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新华字典》一个误读的辨析

已有 6306 次阅读 2011-7-20 20:2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style, color, target, title, 新华字典

幼年童话与《新华字典》一个误读的辨析
      2004年第10版大字本《新华字典》封面书影
幼年童话与《新华字典》一个误读的辨析
       《新华字典》390页“荨”(qián)字条
        幼年童话与《新华字典》一个误读的辨析

        中华读书报文章《中国话·外国话·“对不起”》

 

    许多人都知道,汉字中有一字多音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一篇短文无法详细探讨。从为汉字正音的角度来说,最为不合理的是《新华字典》所标“荨”字的两个不同读音,其中一个显系误读。

    在《新华字典》第390页和545页,“荨”字的读音分别标为qián(音“钱”)和xún(音“寻”)。

    标为qián(音“钱”)的字条说:“[荨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生细毛,皮肤接触时会引起刺痛。茎皮纤维可以做纺织原料。”标为xún(音“寻”)的字条说:“[荨麻疹]一种过敏性皮疹,俗叫‘风疹疙瘩’”。

    很显然,“荨xún麻疹”的得名是由于“荨qián麻”的某种属性所引出。这使我想起幼年时期读过的一个外国童话故事。故事说:王后死了,国王娶了一个女巫作为儿女们的继母,女巫王后将国王与王后所生的王子们变为天鹅。仙女答应帮助将王子们变回人形,条件是要他们穿上美丽柔弱的妹妹用荨麻亲手为他们编织的上衣。在他们穿上荨麻上衣之前,公主要忍耐皮肤接触荨麻造成的痛苦而不得发出任何声音。故事的结局是,王子们变回了人形,女巫王后的恶行被揭穿。

    由于接触“荨qián麻”之类的缘故所得的疾病被命名为“荨xún麻疹”,当然是不合理的。探究其原因,显然是《新华字典》的编者为了迁就医务界对该字普遍存在的误读。那么,医务界为什么会发生这一误读?《中华读书报》几年前的一篇文章,给出了让人们大跌眼睛的结论。原来这与解放初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有关!

    这篇文章说:解放初期,“批判知识分子中的崇美、恐美心理,要求大学教师一律用中文讲课。但是老一辈医学院教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接受教育和临床训练,都是用英文学过来的。很多人的临床思维恐怕都是用英文来进行的。一下子要改中文,非过来人恐难想象。”“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贯彻用中文教学的结果,至少在解放初年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全国医生都念了很多错别字。如把‘肱骨’读为‘宏’骨;‘骼骨’念作‘客’骨;‘龋齿’念作‘禹’齿;‘血管翳’念作血管‘羽’。”作者说:“我曾写过一篇短文,回忆当年我们普遍读错的字,大约有20来个。”不知道这20来个错字中是否包括“荨”字,这个字现在有了合法的外衣,一定不肯自承误读字了。

附“九龙河网友在新浪网博客所发博文《荨麻》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3a043c0100ghrd.html可以参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466673.html

上一篇:孔子的歌唱
下一篇:推论
收藏 IP: 60.247.43.*| 热度|

7 肖重发 李小文 卢湘岳 刘新建 刘钢 刘艳红 anonymit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