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荆州战国乐简所载古乐谱研究的当下意义

已有 1728 次阅读 2023-10-11 12:2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荆州战国乐简学术研讨会”的会标


         刚才,看到孙学军博友的博文《AI如何颠覆学术出版》,触发了我的联想。故留言如下:

        我想,荆州出土的战国乐谱,因为文本量足够大,所以利用AI技术来进行古乐破译的可能是非常大的。这一前景让我欣喜。可以试想,当人们听到两千多年前的音乐再现是一个什么样的心境?我日前正在进行这项研究。当然,我不做,过几十年,上百年,或者更长、更短的时间,也会有人做。随着AI技术的进步,无疑会纷纷利用它来进行我所说的这项研究。但这不正是生命的当下意义吗?

       留言后,觉得干脆写一篇短文,因为这正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忙于筹备“荆州战国乐简学术研讨会”,没有时间写博客,甚至很少上科学网来看。偶尔一看,还是有收获的。科学网嘛,科学工作者多,总会有各种思想的火花能够引发我的思绪。荆州战国楚墓出土乐简所载古乐谱,总数有160支之多,已知两简共144个字。计算下来,总数应该一万有余。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是《老子》和《周易》字数之和。与经学关系密切,又是人们前所未闻的新知,它对我的诱惑,可想而知。

      到现在为止,与其相关的古文字学界和音乐史界的朋友,皆持矜慎态度。只有我们发表了一篇文章(《荆州战国楚墓竹简古乐谱书写制度初探》,《艺术传播研究》2023年第4期)。我曾对拟参与我所策划的这次会议的朋友说,荆州战国楚墓竹简古乐谱的发现及其研究,必将作为一个重大学术事件而载入史册!可惜能够理解的人,少之又少。写这篇博文的时候,我的心境有了一点变化。如上所述。也许,这只是我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一个活动。因为我不做,再过若干年,AI也会替我们做这件事。不过话又说回来,机器创造出来的历史,会这样让我们激动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1405535.html

上一篇:在第九届乐府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下一篇:[转载]“荆州战国乐简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圆满召开
收藏 IP: 106.39.91.*| 热度|

13 郑永军 尤明庆 王安良 张永刚 杨正瓴 张晓良 宁利中 池德龙 许培扬 马鸣 刘炜 葛及 刘全慧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