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读:清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符号标志之一了(2008年起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已十年),然而其英文翻译总感觉不到其韵味。清明的“清”应该是“清新”的意思,而它的“明”应该更强调的是“透明”。此外是“清明”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特殊的含义,比如“清明上河图”绝不是“清明节”那天的上河图,政治清明也绝不是政治的“清明节”。清明强调的是闻着舒服,看着悦目(过分强调brightnes在生理上会晃眼睛,很难受),所以KFC建议用Freshness(清新) and Lucidity(明朗)。作为节日可以用the Fresh and Lucid Day(Festival则喜庆意味浓,而且也稍啰嗦)。
KFC在农大教工程力学专业英语,而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紧密相关(尽管与工程力学有点远,但是与天体力学还是能扯上点),所以也搜集和梳理了二十节气的英文翻译,与诸位分享。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因为指导农事,所以提起二十四节气,很多人本能地认为它们是农历节日,这就大错特错了。二十四节气是将太阳一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个时段,每一时段对应一个节气,所以是地地道道的公历节日。但是为了指导农事,节气第一天的名称往往用该时段典型的时令、农事、气候、物候等名词命名。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代表作名录。但是KFC在该组织的网站上并未找到各节气的英文翻译。
节气的翻译有两个角度。一种是现象的描述,这可以用陈述句或动词性短语。第二种是名词性短语。我们更喜欢第二种,因为它比第一种相对简洁,使用起来也方便。
二十四节气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是时间节点,共8个,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第二组“大小”配对,共6个,即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第三组与气候、物候等相关,共10个,即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处暑、白露、寒露、霜降。
一、时令相关组
第一组中的“立”表示“开始”,对应的英语单词有start, begin和commence三个。KFC查到的结果是这三个词都有用,出现比较多的如下
立春: Beginning of spring; Start of spring; Spring begins; Spring commences;
立夏: Beginning of summer; Start of summer; Summer begins; Summer commences;
立秋: Beginning of autumn; Start of autumn; Autumn begins; Autumn commences;
立冬: Beginning of winter; Start of winter; Winter begins ;Winter commences;
每个词的前两个是名词性词组,而后两个是句子。
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四个词不能发挥了,因为英语中已经有这样的词汇了。英语中"equinox"表示在太阳穿过天球赤道(此时昼夜长度大致相等),因此“春分”为“vernal equinox”(也有用spring equinox),“秋分”为“autumnal equinox”。
夏至和冬至中的“至”不是“到”(夏“到”叫立夏;春“到”叫立春)。这里的“至”是“极端”的意思。英语中“solstice”表示太阳与天球赤道夹角处于极端值。当然一年有两次,最小那一次太阳离地球最近,叫夏极端(夏至),最大那一次离地球最远,叫冬极端(冬至)。所以夏至和冬至在英语中已经有名词了,分别为summer solstice和 winter solstice。当然也有人用summer extreme和winter extreme。
二、大小配对组
这组有三对六个,分别是: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这里面的大与小是一种程度修饰,比如大寒和小寒,并不是对有形物体“寒”大小形状的描述,而是对相应时段冷的程度描述,所以KFC倾向于将“大寒”翻译成“severe cold”(此处cold为名词),而“小寒”为“moderate cold”(mild和gentle 是moderate的近义词,但是原来修饰“寒”就有点太温柔了,“寒”毕竟不是招人喜欢的)。按此类推,小暑和大暑分别为moderate heat和 severe heat。
在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年代,那么小雪和大雪用moderate snow和 severe snow是非常合适的。但是,但是,但是在帝都,下个雪都是享受,所以KFC建议小雪和大雪还是翻译成mild snow和great snow吧。
以上是KFC的个人感觉。搜索网络和字典,“小”译法有 minor, light, slight,moderate,而“大”译法有"great, heavy,major"等,所以这些译法与“cold”,“heat”,“snow”的组合都有出现。
三、气候、物候等相关组
此组十个: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处暑、白露、寒露、霜降。这组中国元素最为明显,也最难处理。
雨水:最传神的译法是spring shower(春天的淋浴)。其它“憨译”有:Rains; Rain Water; the more rain than snow(这个节气雨比雪多—恐怕这既不是北京,也不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特点)。
惊蛰: 查到的翻译有waking of insect; insects waken; Insects awaken (insects awakening of hibernating insects)。KFC感觉还是用reviving from hibernation比较有感觉。在中国古代,不只是insect才叫虫子,老虎和蛇也都叫“虫”。
清明: 查到的翻译有:pure brightness; bright and clear; clear and bright。感觉这组词没有一个有感觉的。清明的“清”应该是“清新”的意思,而它的“明”应该更强调的是“透明”。此外是“清明”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特殊的含义,比如“清明上河图”绝不是“清明节”那天的上河图,政治清明也绝不是政治的“清明节”。清明强调的是闻着舒服,看着悦目(过分强调brightnes在生理上会晃眼睛,很难受),所以KFC建议用Freshness(清新) and Lucidity(明朗)。作为节日可以用the Fresh and Lucid Day(Festival则喜庆意味浓,而且也稍啰嗦)。
谷雨: grain rain(rain helps grain grow)—在现在农事中,似乎没有太大的感觉。
小满: 搜到有这些grain buds; grain full; grain fill (grains are plump--full in form)。这个应指的是小麦处于灌浆期,谷物只是“小”满,而没有全满。也有人用“corn forms”这样的译法,需要指出玉米(corn)在明朝后期才进入中国。另外小满节气大体为公历5月21日到6月5 ,此时黄河地区的小麦并没有灌浆(反倒是长江流域的进入灌浆期),但也许古代是这样。
芒种: 这里的“芒”不是“忙”,“芒”表示谷物上的硬刺,如麦芒,如芒在背等等。因而这里的“种”是第三声,是种子的种(第三声),不是种地的种(第四声)。所以芒种不是忙着种地,而是麦有芒了。“芒”的英文是awn(名词),所以KFC推崇的翻译 grain awn stiffening。 很多人用grain in ear,查英文ear有The seed-bearing spike(剑穗) of a cereal plant, such as corn这样的用法,但正如前面所述,玉米(corn)的棒子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的,所以这样的译法“corn on ear”韵味更不够。Awn和beard(短胡茬)有神通之处,所以把“芒种”翻译成beard of grain grows也蛮接地气的。
处暑: 处(第三声)是停下来的意思,处暑就是暑天停止了,译法有end of heat, stopping of heat等。也有人译成The limit of heat,因为高等数学的limit是极限的意思,这种译法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就有点取极限的感觉,而极限容易联想到无穷,而这不是处暑要传达的韵味。
白露: 查到的“憨译”是white dew--condensed moisture makes dew white。KFC感觉秋天这个时候还蛮神清气爽的,所以推荐用sparkling dew(晶莹的露珠), 用shining dew, glittering dew, crystal dew也比white dew有韵味一些。
寒露: cold dew这个译法也说的过去。KFC建议用chilly dew。Chilly有这样的义项“Feeling cold, often to the point of shivering(瑟瑟发抖);Distant and cool; unfriendly: a chilly look(冷漠的眼神)”,这更能让你感觉到“冷”。
霜降: frost's descent, hoarfrost falling( white frost appearance of frost and descent of temperature)。这两种译法都说得过去。
最后为了便于你记忆,用二十四节气歌制作了如下图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0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