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yingx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ingxiao

博文

伸手为什么不见五指?

已有 7267 次阅读 2012-1-18 09:24 |个人分类:育儿|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 育儿, 游戏, 成语

 
为女儿设计游戏,这是一项技术活。还好我创造力还没退化,在女儿没有玩伴感到无聊时能想出一些招来,结果有些游戏歪打正着成了她百玩不厌的经典游戏。伸手不见五指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晚上把手伸出来看能不能看得到手指吧?”——如果这样对女儿说,女儿肯定说没劲,不要玩。 
 
为了吸引女儿玩,首先要起一个看上去很高深、她听不懂的名字,但又不能完全不懂。“伸手不见五指”正符合这个要求,既有“伸手”、“五指”这些她熟悉的词,合在一起又是她不熟悉的。 
 
具体玩的时候则要加入好玩的元素:钻被子。大白天套上几床被子,黑咕隆咚里伸出手来,果然看不见五指。既借机好好亲子了一把,又形象地教她学了一个成语。 
 
玩多了,她没腻我倒先腻了,只得开动脑筋想些花样。想起小时候做过的一些训练发散思维题目,于是用同样的形式给女儿出题:什么时候会伸手不见五指呢? 
 
“很黑看不见的时候。” 
 
“不错,还有什么时候?”  
 
“手被被子挡住的时候。” 
 
女儿观察还是很仔细的,狭小的被子底下,手确实经常被被子挡住。不错,是个可造之才。 
 
女儿的发散思维到此为止了,后面轮到我来补充了。 
 
很黑看不见、手被被子挡住的时候等等都属于同一类,是传输通道的问题:没有手的反射光到达眼睛。从这个角度,中间有任何东西挡住或偏转都会这样。比如眼睛闭着没睁开(被眼皮挡住了)、中间有雾、中间有个特定角度的透镜、水之类...... 
 
除了这一类,还有一类原因在传输通道的另一头——手上。比如这个人残疾,本来就没有手指头。此外,你做一个没有指头的假手伸出来,也会伸手不见五指。 
 
再一类原因就是传输通道的这一头——眼睛上。光线进入眼睛了,但眼睛有疾病,像白内障、视网膜剥离等,都会造成感知不到手和手指。即使进入视网膜了,如果正好在特定角度、光线落在视网膜盲区那一点、没有感光细胞,那也看不到手指。即使进入视网膜被感光细胞接受到了,大脑里合成图像的神经坏了也会使你看不到手指。即使大脑工作正常,你注意力不在上面,正在发呆,则还是看不到手指。所谓“视而不见”也。即使你正仔细找手指头,如果这个手是别人的,在很远的地方,成像太小,你只能看到一个点、还是看不到手指。 
 
这和传染病的防控倒是有点相像,传染源(手)、传染途径(光路)和易感人群(人眼和脑),有一个地方被切断就传染不过来了。 
 
这些艰深了点,等女儿大点再引导吧。再大点就可以学习这句话的出处了: 
 
网上大部分给的是出处都是 
 
清·颐琐《黄绣球》第四回:“走入一间小房,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脚踏下去,七高八低,都是泥土。” 
 
但也看到有更早的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网上iciba例句: 
 
1.They work until it become completely dark. 
 
他们工作到伸手不见五指。收藏指正 
 
2.The fog was so thick that it was impossible to see more than a foot or so. 
 
雾大得伸手不见五指。收藏指正 
 
3.This is such a pitch-black night. 
 
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收藏指正 
 
4.he was feeling for the light switch. 
 
屋内伸手不见五指,摸索后,他找到了开关。收藏指正 
 
5.It was pitch-dark.I stumbled along, groping my way.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深一脚浅一脚,摸索着往前走。收藏指正 
 
6.It is so dark that the hand cannot be seen. Fortunately we met an old man who led the way for us.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幸好遇见一位老人给我们带路 
 
其他: 
 
Be pitch-dark that you can't see your hand in front of you <Egyptian darkness.> 
 
As dark as night.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160-529906.html

上一篇: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食品卫生
下一篇:听,上帝在说话
收藏 IP: 58.25.156.*| 热度|

5 李学宽 邵伟文 王伟 徐建良 tuner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