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5日圣诞节我照例给Martin夫妇写了一封电子邮件,祝他们节日快乐。12月29日夜里却收到卡普拉斯太太的电子邮件,告诉我们一个不幸的消息:Martin 于28日平静地离世。我和我太太袁汇都感到无比的震惊和悲伤。
2023年9月我到波士顿Martin家中拜访并与他合影
2024年4月,我太太袁汇在Martin家与他们夫妇俩合影。
2023年9月我去美国访问时顺便拜访了他们,当时他提到他还在做科研,带一名博士后,并有一笔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基金,用于研究广谱流感疫苗。那次见面的感觉是:93岁的他思维依然敏锐,好像跟我在他那里做博士后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那次访问使我知道他出版了一本自传《天花板上的菠菜》。他在书里,提到“我的杰出博士后之一,周耀旗,尽管有了几篇相当不错的论文发表,还是很难找到教职工作” ,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我当时找工作难的这件事情。我的大女儿不仅帮我在美国买了这本书,而且从纽约去波士顿Martin家,请他在自传书上为我签名。2024年4月太太袁汇去看望女儿期间,去 Martin家拜访,他跟袁汇讲,手提电脑总是在身边,他继续做科研,甚至就疫苗的知识还给她做了个科普。Martin在科研路上永不停步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努力前行。
2025年夏天我应邀将去参加纽约大学主办的一个AI计算化学会议,正计划着顺道拐到波士顿去拜访他,万万没想到,已经再也无法实现了。2023年那一面,竟是我和Martin的最后一面。
我是从1995年7月到2000年6月在Martin实验室做了整整五年的博士后,而后三年一直在积极寻找学术界的工作,其中的艰辛依然历历在目,无法忘怀。正如Martin书中所说,也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要不是1999年我们发在《Nature》杂志上的那篇关于“解释螺旋蛋白质折叠动力学”的文章,说不定我当年放弃学术生涯,重新回工业界工作了,也就没有今天继续在学术事业上耕耘的我。Martin从多个方面影响、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些影响在我写过的多篇文章中得到体现。
例如:2007年我在印地安纳大学任教时,为了庆祝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0周年校庆所写的、在国内广受欢迎的中文版本《写好英语科技论文的诀窍: 主动迎合读者期望,预先回答专家可能质疑》。文中提到的“预先回答专家可能质疑”,就是指Martin对我和他所合写的论文精益求精到“吹毛求疵”、严格自审的深切体会。而在2024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帮助我出版的《出发:不断走出舒适区的科研生活之旅》这本书中,关于哈佛经历的那一章总结了我在Martin那里所学到:科研不仅仅要登高望远,看到大格局,更要尽 善 尽 美,注重细节。至于怎样讲好科研故事、扩大影响力,我还在不断学习中。
Martin和他太太对我们一家也十分关怀。1997年我太太袁汇在美国纽约硕士毕业后开始找工作,他太太主动提出写推荐信,使得袁汇得到了在哈佛出版社的第一份工作。当他们长期不在波士顿的时候,也邀请我们住进他们在哈佛校园里的房子,理由是让我们帮着看家。住在他家的日子里,让我体会到Martin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科学家,也是一名独有眼光的摄影家、更是一个圈内众所周知的品酒师、美食家,家里有个书橱全是各国菜谱。他特别喜欢吃中国的皮蛋,认为very aromatic(非常芳香)。平时,他是家庭主厨,我们曾有幸被他请到家里作客,吃他亲自烧的饭菜,的确不凡。2023年的圣诞节,93岁的他,还掌勺为他的家人做圣诞大餐。 Martin真是科研和生活双平衡的典范,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尽管Martin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在核磁共振教科书里面的Karplus(卡普拉斯)公式,以及研究蛋白质动力学,QM/MM的CHARMM软件等将会继续影响着整个计算生物学领域。更重要的是,他培养的两百多名学生和博士后遍布了全球各地大学、工业界,继续传承他的科学精神。除了我以外,中国出国留学的同学在Martin 那里作为学生或者博士后而受益匪浅的Karplusians有多人。我熟悉的挚友,按在Karplus(卡普拉斯)组的时间顺序,包括现任明尼苏达大学的高加力教授,田纳西大学的郭鸿教授,复旦大学的马剑鹏教授,波士顿大学的崔强教授,北京大学的高毅勤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杨威教授,以及印第安纳大学的濮憬智教授等。他们在计算生物学方面都独树一帜,继续传递着卡普拉斯的科学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我和郭鸿、马剑鹏、崔强等四个人同期在组里做博士后,这可能是卡普拉斯组有最多中国留学生的时候。
Martin, 请安息,您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同在!
附我写过的、受到Karplus影响的博客,部分收集在2024年出版的《出发:不断走出舒适区的科研生活之旅》书中:
1. 菠菜、天花板与诺贝尔奖:Karplus教授的科学传奇 (2024.2.1)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2757&do=blog&id=1420169
2. 美国找教职的那些日子(2015.8.30)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2757&do=blog&view=me&from=space&page=8
3. Martin Karplus得奖有感 (2013.10.22)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735565.html
4. 身边那些鸟事 (2012.4.8)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556945.html
5. 融金发展,流动成才(2011.9.5)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483006.html
6. 既不牛也不帅,但很温柔( 2011.9.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482660.html
7. 胜在细节(2011.4.16)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433722.html
8. 不煮饭,何以主天下(2010.10.28)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398223.html
9. 人生是持久战,科研更是持久战 (2010.10.24),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376697.html
10. 从申请到获得美国第一笔科研经费的历程(2010.10.14)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373053.html
11. 为什么我不再关心诺贝尔奖?(2010.10.7)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370477.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1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