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大女儿从哈佛本科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决定直接步入社会工作,而不是去读研究生。想当年,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对于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的我,有进入社会的恐惧感,所以选择考研究生,这样可以继续躲在学校里。而她不一样,在社会上已经闯荡过多次。高中打过工、大学三个寒假都飞到澳洲国立大学当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的教练,三个暑假也在中国的三一重工、美国的亚马逊和微软公司分别实习过。大三实习结束,微软公司就给了来年毕业后的聘用书。根据几次实习中的体会,她决定去微软公司做产品经理,而不是软件工程师。因为做产品经理,需要综合性的才能:和团队合作、与用户沟通,统筹一个产品包括技术发展的整个过程,更加适合既把握技术又喜欢与人交往的她。由于在实习中,微软公司对她很满意,聘用时比通常的大学毕业生升了一级。上班后,上司对她甚是欣赏,过了一年多就提前升了一级,虽然如鱼得水,但她却觉得工作的挑战性不大,很轻松就能完成任务,做的是虽然必要但比较无聊的软件产品,渴望做更加“伟大”的事业。我曾经问过她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微软内部升迁,但她并不以为然。同时在新冠期间,常常宅在家里工作,原来外向的她变得有点内向了,我们都觉得这不是好事情,我怀疑是西雅图阴雨天过多所带来的问题。
202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女儿接触到一家从事开发新型教学软件的公司。虽然创业不久,已经有一个州的学校使用了这家公司的教学软件教计算编程,这家公司还把软件工程外包给一个中国团队。教育一直是女儿喜欢的副业,在中学阶段就在校外打工做过小老师,校内组织兴趣小组帮助低年级学生补习,高二在澳大利亚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比赛获奖之后返聘当指导教练,在大学里也担任过助教,甚至曾经考虑过修教育专业,步妈妈的后尘。在微软工作时,作为志愿者利用早晨上班之前的时间远程教美国边远地区学生的计算机课,所以用AI来革命教育这个行业跟她的宏大理想吻合。她利用业余时间帮新型教学软件公司做了一个项目,从而得到了他们的聘用邀请。她思考后,决定离开工作两年多的微软出去试一试,希望在创业公司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从事更加激动人心的项目。我也觉得离开西雅图这个阴雨连天的地方去纽约这个大城市换换环境不是一个坏主意。
这家创业公司刚刚拿到新一轮的投资,所以手头钱不少,几年内继续成长不是问题。但加入不久,她就不喜欢公司CEO的管理方式。CEO经常指手画脚,对手下人吹毛求疵。尽管工作辛勤、努力,她却得不到支持。不久,她的直接上司就离开了公司,多人受不了公司的文化,一走了之。今年初,毫无预警,中国北京的软件工程团队也不再续签合同。很快地,工作了八个月的她变成在公司做得最长的职员之一了。平时大女儿跟妈妈聊到工作,总是没有那么快乐,妈妈劝她换工作吧。我也建议骑驴找马,看看行情。
6月份初我被邀去在波士顿召开的RNA计算设计和递送会上做报告以及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作讲座,顺道和两个女儿见见面(小女儿这次不在波士顿上学而是在纽约长岛一家公司暑期实习)。大女儿告诉我已经提出了辞呈,CEO在她面辞时,大怒发飚,但第二天又写了一封长长的电子邮件来挽留,奇怪的是邮件里继续指责,让她感觉到啼笑皆非。这个CEO不断打击她的自信心,感觉像PUA。我非常赞同她辞职。但没有下一个工作就辞职,我内心还是有点担忧的,万一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毕竟,美国IT行业包括微软、脸书、和谷歌都在裁员,IT公司的钱都送去买图形处理器(GPU)做大模型去了。美国经济虽然表面繁荣,但很脆弱,有很大的内在问题。虽然我以前也多次辞职,但都是在确认有了去向才提出的,在这方面女儿比我胆大,看样子对这个创业公司实在是厌烦到顶了。
这次去美国,我把刚刚拿到的样书《出发:不断走出舒适区的科研生活之旅》送给两个女儿。本来想在给她的书上留言:“迷一样地相信自己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以鼓励她拾起自信,重新开始。后来还是换成“感恩有你,永远爱你”以表达作为后盾的决心。我也笑着跟她说“放心,养你没有问题!”。小女儿还开玩笑:“姐姐有积蓄,养自己也没有问题。” 同时,我也提醒她可以考虑去读个研究生,作为一个可能的选择。
这次她有选择地挑选她真正有兴趣的公司,而不是广撒网。不久就有了两个面试,她在一家公司的面试过关斩将,主管私下告诉她,她给几轮面试的同事都留下了好印象,不久正式收到了聘用通知,另外一家公司的面试也说聘用书在路上,几乎是无缝连接,而且各方面的条件都比以前的还要好,她最后谈妥了她心仪的一个公司。我和太太都是喜出望外。女儿也坦诚地说被原公司打击掉不少的自信心,一下子满满地回来了!我们都挺开心,这才是本色的她!我现在感受到她选择做产品经理而不是软件工程师的英明。软件编程将越来越多地被AI所代替,而产品经理一时半时,AI还是代替不了的!
我太太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年我们家从纽约州的布法罗搬到了印第安纳州,她不得不离开汇丰银行美国总部的舒心岗位,找到了印第安纳一家医疗保险公司工作。这个保险公司在印第安纳的分支很小,只有六个人,上司为了保住这个办公点,拼命工作,并对下属非常苛刻,连因为孩子生病请假也会不高兴。虽然太太的职务是升了,但几个月后还是决定辞职、回到大学去拿了第二个硕士学位:教育,改行进入她更喜欢的教育行业,从此找到了心爱的事业。困难带来转机,希望大女儿这次变动给她带来新的机遇,发现自己的方向。
上名校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只是给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学以致用、工作后的具体表现才是更加重要的、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指标。事实上,女儿的哈佛大学同学毕业后也是各有各的际遇,并不是每个人有一个好的故事。女儿从如鱼得水到度日如年这个冰火两重天的体念,应该学习到了不同公司理念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我相信她今后一定会远离不断打击自信心的上司,去发现更加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因为即使是金子,泥浆里也是无法发光的。正如我一次在深圳湾实验室博士后职业和人生规划的座谈上所说的:你要去的地方应该是一个理解、欣赏并重视你潜力的单位,有友好并且能够合作的同事。因为只有滋养自信的地方才能把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我们期待着大女儿在新的环境里继续成长,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做平凡的人,干有益的事。
如果你想知道我女儿们小时候的故事,可以看看我的新书《出发:不断走出舒适区的科研生活之旅》,在京东、拼多多热卖着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