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馆的的研究生院,今年进入了第六届招生过程,时间过得真快。最近看到国内读研究生要交钱的事,就在想过去和现在正在读研的人,真是捡了个便宜,免费获得知识,省了很多饭钱,还能拿学到的本事去挣钱,无本万利,感谢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的确是非常独特,不断实验着各种社会发展形式,有时候是猛不丁就换了方式,人很容易out。这个过程中,贡献一点想法和不同的做法,不会有什么好处,但也再坏不到哪里去,没准是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在过去的博文中,介绍过我们这个研究生院,大体上每年招博士生4到5人。目前有三位和我们学院相关的、但在哥大就读的中国学生。作为招生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我可以介绍一下这里招生的大体过程:
1)设定一个和别的学校招生日期相当的申请截止日期,学生在网上提供自己的申请,内容有大学和硕士学位的成绩单,GRE成绩,外国学生还要求TOFEL成绩,三封推荐信,一个简历,一个自己研究的简介,主要讲过去做了什么,有什么经历,有什么文章发表,有什么特别的技能,以及今后想做什么研究,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来做你的研究,等等。尤其是我们的学院,要求学生四年毕业,比一般的美国大学要短至少一年。学生也可以在申请前和有关的研究员联系,甚至就是在他(她)的实验室做过夏季实习,等等。在所有这些内容中,学生在学校的长期表现,做科研的经历,发表文章的记录,推荐信等等,都是比较重要的。而GRE、TOFEL成绩会是参考因素,但通常都不重要,如果不是差到不能见人。
2)所有的研究员可以到网上评阅所有申请者的资料,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个学生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等等。实话实说,大家的评论都很直截了当,喜欢就是好听的话,不喜欢就是难听的话。但大家也都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
3)招生委员会根据这些评论以及自己的判断,决定需要面谈的学生名单。因为每个研究人员有自己的“心思”和“偏见”,在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甚至有利益冲突时的偏见,会影响招生的公平。招生委员会总的来说比较超脱,会在自己的评价中,尽量参考所有人意见的情况下,筛选出一个面谈的名单,我们基本上每年有18个人。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有硕士学位,有的只有学士学位。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但最后的结局,还是取决于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
4)18个人分作两批,分别在两个星期中到馆里来进行面谈。有些是外国学生,我们会出钱(机票、旅馆费等),让他们到纽约来。特殊情况下,会安排skype的网上面谈。面谈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也是真正认识一个学生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书面上认识的一个学生,在面谈时会变成一个非常不同的人。我们的面谈有几个内容,包括申请者和在校学生的交流(午餐、晚餐等社交活动),和自己相关领域若干导师的单独面谈,参观馆里的有关研究设备、实验室等。最重要的,是在招生委员会上的面谈。
5)和招生委员会的面谈,每个人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自己先介绍一下过去的经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来以后想做什么,等等。然后是五个委员会委员的轰炸式提问。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有各种不同的提问,从最基本的概念,到今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五花八门,要看学生自己怎么显神通。最后是申请者对招生委员会提问,自己对这个学院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这个过程类似一个答辩过程,是招生中权重比较大的一个方面。对外国学生来说,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吃亏,要用非母语面对刁钻的问题,听得懂或是答得上来不,都是问题。有时还会有时差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在考虑中,但通常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较大。
6)面谈完以后,所有参与对新生面谈的在校博士生,博士后,以及研究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印象在网上提供意见,对每个申请者提出自己的看法。招生委员会的人当然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有专人收集整理这些意见,集中起来供招生委员会参考。所有这些意见,都是保密的,不能外传。
7)招生委员会在面谈活动完成后,立即举行会议,根据所有方面的意见,对申请者进行甄别。哪些肯定适合到我们这儿来学习,哪些学生不错,但不适合我们这个4年的训练过程,哪些完全不行。然后会产生一个排序名单。如果我们需要招收5个学生,我们通常会有一个10人名单。原因是这些学生中,有些人同时也申请、面谈了耶鲁、哈佛、哥伦比亚等学校,他们可能被名校录取,选择去学校而不到我们这儿来。基本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不同的学校在“竞争”得到最好的学生。
8)被录取的学生,都会得到全额奖学金,在四年中,不用担心吃喝拉撒睡等问题。有的学生通过特别的途径,自己申请到奖学金,会对他(她)的申请有帮助,但不会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东西,还是学生表现出来的素质,过去的研究经历和能力,今后的研究项目的合理、可行、以及重要性,今后学科中的发展前景等,同时兼顾和我们这个特别环境相兼容的内容。
9)最后是学生自己的决定。来还是不来,是学生自己一生的选择,需要自己决定。我们希望得到最好的学生,但决定权在学生身上。而一个好的学生,总会有比较多的选择。一个研究生院的成功与否,关键看能得到什么样的学生。而得到什么样的学生,和研究院自身的各方面,比如说研究人员的特别之处,研究院的主题研究方向和性质,相关的资源,等等,都有密切相关。学生、学校的双向挑选,应该是高等教育的机制之一。
现在国内的收费读研政策,如果属实,肯定会有利于富家子弟。从一方面看,这可以起到调控读研学生数量的作用,不要多到泛滥;另外一方面,它会堵死一部分有天赋贫困学生的前进之路。尤其在中国,学生没有别的选择,比如通过一些私立的学校或基金得到深造的机会。进入到博士研究生这个层面,我个人的感觉是需要社会对其付出,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投入而不能指望立即收获的行当。无论工科、理科学校,要收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智力和对科学发展的储蓄,而不是金钱。需要下功夫的地方,是研究生培养目的确认,以及达到这个目的合理筛选办法和实施。尽管在西方的体系下,一个学校收到高智力的潜台词,从长远来看也是金钱,但在当下的中国,如何能收到最有潜力的头脑,比收到学费要重要一千万倍都不止,这是我的偏见。当然中国的情况也特别,聪明的人太多,有钱人中的聪明人也许就够使了。社会公平是另外一个问题。无钱念书者中,真要漏掉一个爱因斯坦似的大脑,谁会关心呢?这个地球会照样转。
相关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