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角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xkingdom 轻声低语~不屈不挠,不折不弯,中正平和!成电无理男

博文

關於中國性格的兩種猜想

已有 3224 次阅读 2012-3-2 09: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性格

其實要了解中國人的性格,不用去看什麼《南方週末》那種明顯帶有煽動性的文字

這種煽動是不學術也是不客觀的,只想說報業的浮躁已經觸動了這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如果要了解中國和中國人的性格,推薦讀一讀林語堂的《中國人》

關於中國人的性格,其實魯迅先生也做過幾點揣度

從“狂人”到“阿Q”,最後有“不為最先,恥於最後”的八字结语

 

回到最近在讀的小說

分析中國式英雄的悲劇,可以發現一些踪跡

中國英雄一般都是為國為民,又或者有大仇大怨,最後卻又往往不明不白丟了性命,或者緩和下來遠避出世

簡言之,最後的結局都不好,當然這也是英雄之為英雄的原因

試以悲痛五階段分析,英雄結局或者開局時需有的悲痛過程

悲痛分“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無階段

中國英雄又有武人 文士兩類

武人尚愚忠,一輩子只能站一次隊,才能尤其出眾的才允許站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隊,又或者有特殊意義

譬如關雲長,號為武聖,卻站過兩次隊,似乎就可以推翻以上的結論了,

其實不然,雲長公雖然站了兩次隊,但是每一部小說,評書等等都不忘記強調“身在曹營心在漢”

而這一節是下面要探討到的第二種猜想

那麼中國式英雄的悲痛是怎樣的模式呢?

先看沒有悲痛之前,則有獨領風騷,有一時瑜亮,有縱橫捭闔,有睥睨天下,有權傾天下,

令人側目,然而嫉妒是一切禍源,此一節倒是不分中外東西

當然也有認賊作父者有之,潛入敵陣者有之,謂之權宜

一旦若有大悲痛到來,則新仇舊恨咸集,

所謂中國式英雄悲劇,第一謂 “隱忍”

在悲痛之時爆發,則第二 “否認” 與 “憤怒”

悲痛之後,卻直接跳過“討價還價”,直接進入“沮喪”和“接受”

“接受”之後往往萬念俱灰,很大一部分就沉淪在“沮喪”之下,再也不動彈了

面對這個大欺小的社會,對方財大勢大,如何反撲報復?

不能之下,要么破釜沉舟一起沉淪,要么喪失自我,沉浮世間

若得有些機會,則會產生強烈的反抗意識

譬如水滸之逼上梁山橋段,黃巢之反

真正有能力,有膽識的人,就會站出來大幹一場,

最後卻是等待“緩和”,比如下一任明君,又或者仇恨的對象已死,一切沒有意義就此結束

也有自己變得跟自己反對的目標一樣,終於還是人心渙散,難免滅亡

一切以復仇始,又到復仇結束

 

這樣的故事為中國人所廣為接受

原因只有一個所謂正統是必須要被傳承的,而所謂英雄,

在悲痛之下,要么在悲痛之下被悲劇事件本身吞噬,要么站起身反抗

這時候的被吞噬,被理解為一種獻身和明志

反抗則顯得底氣十足,所謂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然,一切悲劇到最後,不免又落入回歸正統的俗套,

 

 

第二種猜想,身在曹營心在漢

身心是可以兩分的,這確實是中國的創舉,舉國都相信這一條

比如,兩情相悅,男子謨,則女子守寡

女子謨,則男子續弦

所謂懷思,男子念亡妻,譬如蘇軾

女子念亡夫,即便有大戶大門可以再嫁的,依然可以念懷亡夫

所愛之人與同床共枕之人可以不是同一個

而這一切竟然也會被接受

較之西方,似乎更理解靈與肉的結合,由身體來決定一個人的精神

而不是精神可以脫離身體而存在

這一節,之前與朋友有探討,

可謂是自欺欺人麼

最經典的台詞“你可以得到我的人,卻永遠得不到我的心”

其實,在得到人之後,得到心只是時間問題

 

 

以上兩點猜想

權當挖坑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8-543144.html

上一篇:胡说教育的“鱼”、“渔”问题
下一篇:答桃花岛主十二小球问题
收藏 IP: 60.247.1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