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角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xkingdom 轻声低语~不屈不挠,不折不弯,中正平和!成电无理男

博文

每日功课-再读唐诗(3)

已有 4704 次阅读 2008-12-14 15:15 |个人分类:文虫史蠹|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诗词, 唐诗, 体悟, 意境

前几天,因为电脑系统丢失个文件,今天才找到移动光驱把系统修复,竟然已经3天没有做功课了,实在有愧,在寝室看孙涛写的诗事,觉得无什大趣味,还是王曙的这本“唐诗的故事”颇得我心~
闲话少叙
(文中无注明者作者朝代皆为唐朝)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宫词——无名氏
花萼楼前春正浓,蒙蒙柳絮舞晴空
金钱掷罢娇无力,笑倚栏杆屈曲中

宫词五首 之一 ——顾况
九重天乐降神仙,步舞分行踏锦筵
嘈囋一声钟鼓歇,万人楼下拾金钱


第一首,火树银花,现在已经非常常用,典出原来在此,说元宵是唐都唯一不宵禁的几天
所以这几天晚上的唐都特别热闹,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极写来往的人和车马之多,
最后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说明晚上这么热闹的原因,原来金吾使都不禁夜,原来就朝廷给百姓放假
只是唯怕这夜晚过得太快,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治理天下也不能365天天天宵禁,所以嘛,该宽松的时候还是要狂欢一下~
苏味道写的元宵夜倒是颇为中正,只是为人就不怎么有主心骨了

后面四首都是早朝大明宫
一帮子在朝中供职的诗人写的
为首一人诗名一般般,后面三个却个个都是响当当

先读了贾至舍人的一首,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倒也是过得去
一二句写景,后两句再写景,到五六句时,“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这些早朝的官员们才露相
剑佩相击、衣服摩擦之声也显出一些动态,最后一句朝朝染翰侍君王,写得很白啊,显得有些无力了些。
前后衔接又似乎稍差了一些,而且作者的视野相对狭隘,写的都是早朝所见之物,
或许也是贾舍人这一篇没能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原由吧

看王维一首,这气象就大多了,从报晓,到送衣服给皇帝,一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何其壮哉,
大唐泱泱之态跃然而纸上,这三四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颂,九天之壮写宫殿,万国之大扬皇威,可谓是千古佳句
淡淡一些朝中,跟着前文贾舍人文章,写到了御炉之香,
最后却点明和作之意,写贾舍人回到中书省准备起草文书。

再读岑参之作,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这里面一个“寒”一个“阑”不知道为何?
总觉得“寒”“阑”都是写萧瑟之意的,春色之阑,寒意之盛,莫非是岑氏之风格?
而后四句,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倒是写出了这些当官的包括当皇帝的辛苦,晓星初落,露水未干,就已经早早等在殿外准备早朝
后面一句,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颇有恭维之意,也是点出是和贾舍人之作
看来这位岑嘉州,确实满腹牢骚,不胜忧愤。

最后一首杜甫之作,也没能入选《唐诗三百首》,但却被贴在故宫翊坤宫的墙上
九重春色醉仙桃,这味道就不同前面岑参的”春色阑“了,看来这二位官人对景色的感官还是有所区别的,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引入了周遭的动物,
龙蛇之态,可以联想到皇权和官员,燕雀之姿多半还是诗人自比了
香烟携满袖,比之贾舍人的”身惹御炉香“ 要好一些,携这一动作又显得雍容得多
末了两句也是和诗之意,颇有恭维之意,池上于今有凤毛,用来夸人倒也是不差~



跟在后面两首宫词,是因为王曙老师编书的时候就是这么编的
两首诗写得也是差不多
嗟来之食,向来为君子不齿,可是这丢来的金钱却是让官员和百姓都无法抗拒
花萼楼前,侍女撒钱,百官争抢惹得皇帝妃子倚栏一笑,岂这那是笑人争钱,可是要笑掉天下的呀
”万人楼下拾金钱“之状,到底该说是可悲可叹还是可怜可笑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8-51090.html

上一篇:每日功课-再读唐诗(2)
下一篇:每日功课_再读唐诗(4)
收藏 IP: .*| 热度|

1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