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化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dwick 做技术社会学和STS研究方法的拓荒者!

博文

《面向科学和公众的写作》新开课诚征意见,并欢迎选修、旁听

已有 4045 次阅读 2015-12-22 03:55 |个人分类:苏菲的世界|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面向科学和公众的写作

Scientific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to the Public

星期一第三节(9-16周),六教6B109

 

1.  课程描述:

“以前都是写作文,老师们布置的论文究竟是个什么东东?”

“家里人老问我学的这个**学究竟是学什么的,怎么才能和他们说清楚呢?”

其实上述两个问题是很多同学从高中进入大学,甚至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面临的两个沟通难题:一是面向科学,即如何能按照科学共同体所熟知的方式有理有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一是面向公众,即如何能让不具备专业知识(expertise)普通人也能理解甚至接受我们的想法。然而任何一种沟通都是困难的,因为沟通的本质不是一种单向的广播,而是争取达到某种视域的融合。很可惜,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对两方面的训练都非常不够。缺乏这种沟通技能的结果,小则导致论文投不到好期刊,推研、出国申请拿不到好offer;大则影响到国计民生——清华学生曾打响百度百科“PX”词条保卫战,但时隔一年后仍遭到网友的疑问和责难;近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CCTV-8)所播放的“我们恨化学”广告,也遭到了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公度先生和中国化学会的正式抗议和反对……

本课程面向人文社科类低年级本科生,旨在通过文本(含影像资料)阅读与写作实践的结合,教授学生提升分析式阅读、批判性思考、有效撰写和表达的能力。希望去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弥合上述两种沟通的鸿沟。

2. 课程要求:

(1)要求学生分析阅读材料所用的吸引读者的撰写策略,模仿并改进这些策略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2)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逻辑论证,并在理解、建构和表达意义时有目的地使用语言;(3)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与互动,拓宽词汇和视野、丰富素材、提升写作技巧;(4)使学生了解与写作有关的技术规范、学术规范和社会规范。

3.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单元,后8周上课。其中每单元的第一讲以教师讲授为主,引导学生围绕阅读材料展开课堂讨论,形成本单元的作业大纲。第二讲以同学们的作业初稿汇报和分组讨论为主,教师主要负责对汇报和同学们相互提出修改意见的情况给出反馈,完成最终稿并进行交流。

第一单元  批判性阅读(4学时):中国人的“面子”(4月18日、25日)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学生需从4篇材料中选取一篇,精读之后,总结这段文字的基本观点,分析作者论证基本观点的具体做法,讨论文章的分析和论证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学生需将上述内容整理成文稿,作为第一单元的作业,字数在1500-2000字。

阅读材料:

1)       Hwang,Kwang-kuo.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of Sociology (1987): 944-974. (中译名: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2)       翟学伟."人情, 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 社会学研究 5 (2004): 48-57.

3)       温方伊:蒋公的面子(剧本)

4)       伍思薇:面子 Saving Face (2004,电影)

延伸阅读(选作):“面子”的地方性与跨国比较

陈小青.  “面子”背后的地方性知识——从文化与认知的视角看西藏藏族青少年的“面子”观. 开放时代,2015(3): 193-204.

Oetzel, John, et al. "Face and faceworkin conflict: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China, Germany, Japan, and theUnited States." CommunicationMonographs 68.3 (2001): 235-258.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耻感文化).

Goffman, Erving. "On face-work: Ananalysis of ritual eleme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 Psychiatry 18.3(1955): 213-231.

第二单元  分析论证(4学时):素质教育(5月2日[调休]、9日)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论证能力。学生在阅读给定材料后,需从给定材料中的各方观点中选择一方,用这一方的观点和论据分析材料中其他几方的观点,并说明选择这一方观点和论据的原因,以及这一方的某个或某些概念是如何帮助你描述与分析其他几方的观点的。学生需将上述内容整理成文字稿,作为第二单元的作业,字数在2000-2500字。

阅读材料:

1)       Kipnis,Andrew. "Suzhi: A keyword approach." The China Quarterly 186 (2006): 295-313.

2)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3 (2005): 5-23.

3)       张欣武,刘卫华. 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 北京: 作家出版社,2000. (纪实文学)

4)       BBC: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 (2015,纪录片)

延伸阅读(选作):高三、高考与教育的本质

周浩:高三(2005,纪录片)

Brian Hill等:为什么贫穷? Why Poverty? (2012,纪录片)——第8集:出路

应星, 刘云杉.“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与梁晨、李中清等的商榷. 社会,2015(2): 81-93.

布迪厄. 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

第三单元  科学写作的综合训练(4学时):城市化与造城运动(5月16日、23日)

本单元旨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利用第一、第二单元学到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法,按照教师建议的选题范围,选择一个写作主题,形成一篇文字稿,作为第三单元的作业,字数在2500-3000字。按照教师介绍的引文和参考文献格式,规范本次作业的引文和参考文献。

阅读材料:

1)       张鹂.城市里的陌生人 : 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权力与社会网络的重构.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 (第七章:拆除浙江村)

2)       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导论、结论部分).

3)       罗伯特·A·卡洛. 成为官僚.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8. (小说)

4)       周浩:大同(2015,纪录片,又名:中国市长)

延伸阅读(选作):

费孝通. 小城镇大问题.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4 (苏南模式).

王绍光, 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 (分税制改革).

Gary Hustwit:城市化 Urbanized (2011,纪录片)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24 City (2008,纪录片) / 邓超:恶棍天使(2015,商业片)

第四单元  面向公众的写作(4学时):气候变化的政治(5月30日、6月6日)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面向公众普及专业知识(即“科普”)的写作能力。学生从4篇不同类型(传记型、故事型、历史型、纪实型)的科普作品中选取一篇,或者自选1篇优秀科普作品,分析不同类型科普作品的特点及写作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及特长,亲自完成一篇科普作品。

阅读材料:

1)       布莱恩·费根. 小冰河时代.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2)       UN. 应对气候变化,青年在行动:来自世界各地的灵感和启发, 2013.

3)       Robert Kenner. 贩卖疑惑的商人Merchants of Doubt (2014,纪录片)/Davis Guggenheim:难以忽视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2006,纪录片)

4)      冯小宁:大气层消失(1990,商业片)

延伸阅读:

Oreskes, Naomi, and Erik M. Conway. Merchants of Doubt: How a Handful of Scientists Obscured the Truth on Issues from TobaccoSmoke to Global Warming. New York: Bloomsbury Press, 2010. (中译本:贩卖怀疑的商人)

Oreskes, Naomi.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306.5702(2004): 1686-1686.

Oreskes, Naomi, and Erik M. Conway. The Collap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 View from the Future.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2014 (小说).

PBS: Climate of Doubt (2012,纪录片)

4.  参考书:

Harmon, JosephE., and Alan G. Gross. The Craft of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5.  考核方式

本课程设1学分,共16学时。以百分制统计成绩,保持相对位次不变经正态分布后,换算成等级机制。其中,百分制=平时成绩(四个单元作业+课堂讨论)40%+期末考试60%(开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156-945001.html

上一篇:中国的信任“坎”:从清华化学实验室爆炸案谈科学的A面与B面
下一篇:从“耶稣圣诞”到“圣诞节”:一段“空虚”的小史
收藏 IP: 72.70.37.*| 热度|

4 王安良 史晓雷 王可骞 赵宇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