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很难称得上正常或均衡。
就连到了晚上,我们还是不肯消停。还要拿这没剩多少的休息时间,用各种信息刺激头脑,也难怪睡眠不会安稳。
是我们自己把入睡的门槛提得太高,而没有给身体一点缓冲的时间去恢复。
一般谈睡眠的专业书籍,都喜欢拿类似的数据来佐证睡眠的重要性,而进一步强调一个人要睡得刚刚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然而,生命(包括寿命)本身是个多变量的现象,不可能将整体浓缩到一个单一的层面或因素,而还想用这单一的因素来衡量寿命。
累了,就躺着睡一觉。休息够了,即使三更半夜醒来,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把自己交给身体,身体本来就知道该不该睡,倒不是说非要有什么规律不可。
生活中的焦虑和恐惧,可能会换个方式从梦里浮出来。这或许是大脑消化负面情绪和恐惧的方式。
只有在无梦的深睡,我们才可能达到真正的休息。
深睡,能让头脑从平常运作恢复过来。包括支持神经系统运作的神经胶细胞也在深睡中补充糖类,来提供脑部运作所需的能量。
我也一直主张,给孩子的教育,除了专业的训练,更要配合文学、艺术、哲学的素养。也要给学生一定的弹性,让他可以轻轻松松学得好,而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在身心最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才会难忘。
我们身体的弹性是相当大的。重点倒不是期待睡眠来解决我们一切的问题,而是反过来,用白天的时间,随时得到一个休息舒畅的状态,把这种落差减少。这样子,一个人也自然从失眠的困扰走出来了。
睡眠,是副交感神经系统放松的作用。我们可以透过各种方法,活化副交感神经系统,在白天就带来全身的放松,晚上也就自然好睡。
每个人的日周期不见得都一样,这是由“时钟基因”的变异而定。这个生理时钟,其实也不是刚好24小时整。
一个人是早鸟还是夜猫子,既是基因的作用,也和环境、年龄有关,可以说是先天和后天的综合。
知道自己的周期,了解自己身心随时间的起伏,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做个调整,倒不需要勉强自己非要和别人一样不可。
无论如何,如果希望好睡,睡前最好给自己一个空档,远离信息,也远离蓝光。
蓝光是能量最强的可见光,接收太多蓝光,会伤害你的视网膜而可能导致黄斑部病变。
蓝光对身体有种种的作用,而其中之一就是带来身心周期的重整。
在早上和下午多晒点太阳,白天自然不那么容易觉得疲惫,晚上也就自然想睡。
身体和大自然有一个最基础而稳重的频率,找到并使自己遵循这个频率,我们自然能够不费力地休息,让身心自己疗愈。
不光信息、五官的刺激,就连我们白天所累积的知识和信息本身也是一种瘾,而这种瘾不会比酒精、咖啡因、尼古丁更小。甚至它让人更上瘾,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
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发现自己一天下来都在不断讲废话。讲的话,不光跟正事不相关,还让身心的舒畅大打折扣。其实,只要白天少讲话,而且是有意识的少讲话,本身已经带来一个反复的力量。
用鼻子或是嘴巴呼吸,跟我们的神经系统与压力反应有关。光是透过嘴巴呼吸,对身体就足以引发压力的反应,而不利于睡眠。
睡觉时张嘴呼吸,其实反映了我们平时过度依赖嘴巴、讲话太多的习惯。而可能再进一步演变成打呼,影响亲密关系与健康。
透过鼻子呼吸,我们自然体会到呼吸拉长,也会放松而感到稳重。
白天随时舌抵上颚,我们自然养成鼻子呼吸的习惯。
鼻子呼吸,除了避免代谢性酸化产生,也可以维持血液的含氧量,而改善一个人的血液循环。
左右鼻孔并不总是同时通的,仔细观察,通常是单边比较畅通。然而,大约两小时左右,就会换成另外一边畅通。
无论白天或晚上,如果能养成都只用鼻子呼吸的习惯,不光是压力减少,而且精神更好,注意力更能集中。
任何生活习惯的调整,习气的变化,包括睡眠的改善,难免都会引起身体和情绪的好转反应。
身体哪一个部位不舒服或气脉不通,所影响的,不光是睡眠,还包括对我们的工作效率、对事情的看法、对人生的判断都有影响,而且都是负面的影响。
运动,是让身心归零最好的方法。愈是没有时间的人,愈是需要运动。年纪愈大,也愈需要运动带来的好处。
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或任何措施的反应与副作用都不一样,应该很务实地去理解自己的反应,再选择最适合自己、最少副作用的方法。
透过气味和环境的安排,我们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能够放松,而有利于睡眠的环境。
从消化系统来看,左侧睡或许也比较能够避免胃食道逆流。从气脉和能量的角度来看,右侧睡对身体也有好处。左侧睡和右侧睡,从心血管、消化、自主神经的角度,都各有优点。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去体验适不适应。
一个人用自己习惯的姿势来放松地睡觉,倒不需要勉强更改成某一种姿势。太过刻意,造成心理的负担,反而不利于睡眠。
大多数人在睡眠中也自然会变更姿势,也是在配合生理的需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