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经济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ndlight 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三个变量互相制约和发展。

博文

电脑与人脑的差距,医学计算机化思考,医改思考之九

已有 4720 次阅读 2010-5-13 08:53 |个人分类:思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工智能, 复杂网络, 医学, 医改, 专家系统

赵凤光

昨天晚上聊到一个话题,电脑还不能取代人脑,规则清晰的国际象棋,电脑能打败人脑,但规则简单模糊的围棋,电脑还没有人脑厉害。

说起这个话题的由头是想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建议电脑化,以减少误诊降低成本。

其中,所遇到的问题,一个是医学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计算机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

一、医学方面的问题

1、包括对对病人诊断的信息标准化问题,准确化问题,比如摄像头不同对人体照片的数据采集就有颜色差异等多层次的问题。中医脉象中28分形的模糊交叉问题。2、针对相同信息,不同医学理论解读和治疗方案的差异,同一个病人,多个专家诊断,给出相对或相反的诊断问题。

3、语义的歧义性问题。

4、病人的个体差异问题。

二、计算机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是穷举,遍历,连续思维,人工智能能简单做规则学习,但很难做出跳跃性思维,而人脑可以做到量子计算机的不见过程,直见结果的跳跃性思维。如规则清晰的国际象棋,电脑能打败人脑,但规则简单模糊的围棋,电脑还没有人脑厉害。其原因在于围棋的“势”很难量化,但电脑很难掌握。

2、图像识别和搜索匹配技术。

3、自学习系统的规则建立问题。

4、专家系统的困境,由于变量太多,到后期给不出建议。未见成功的专家系统。

三、经济问题

由谁买单的问题,

开发此系统的目的是节省病人的开支,降低医生服务的投入。但现实中有些反例,

1、医患关系的紧张,导致医生倾向于全面检查,避免漏检误诊。

2、保险公司认为早期全面检查,避免后期重大疾病赔付。

部分技术成功的医疗体系的计算机系统:

仪器检测的信息化和专家诊断系统相对成熟,如血样,心电图,已经能给出诊断和初步治疗方案。

病人的终身病历电子化和统一,技术没问题,取决于国家或保险公司的力度

医院内部的排队系统(包括病人,医生,药品的分配),诊断实时传输,远程诊断会诊。

 

322456 到底以什么为中心,医改思考之八

  43657 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 医改思考系列文章之七
43656 市场化的含义是什么 医改思考文章系列之六
43428 公平与效率 医改思考系列文章之五
43426 公布大处方医生有用吗 医改思考系列文章之四
43425 医院流程问题 医改思考系列文章之三
43424 药价虚高的问题-药品价值链 医改思考系列文章之二
43423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区别 医改思考系列之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542-323646.html

上一篇:金字塔形人才体系与科研评价体系
下一篇:深图可以按图索书有图版
收藏 IP: .*| 热度|

2 金小伟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