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学生一个东西发给我修改,我提了意见经修改后发给我,我继续修改了一遍发出去,修改后第二次发给我,看这架势必须等到我确认不改后才结束。一般情况下,可以给老师发两次,超过两次就不能再发了,如果这样,你永远长不大。
有时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好苗子而言,指导老师疏于管理未必全是坏事,因为这会逼着学生在没有后方的情况下努力向前,何况现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老师也未必全懂,只能在方向或方法论等方面提一些建议。
一些关心学生的老师如果做得太细,其实是害了学生,当然要看在什么阶段,如果的科研的起步阶段,老师指导得细一点是可以的,但一旦过了这个阶段,不妨采取一些粗线条的做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这太重要了。类似小孩刚学习走路,此时大人要多多照顾,一旦基本学会了,就别管了,即使偶尔摔几跤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学会走路。
我最近在研究一个模型,看了大量资料,下载了好几个不同软件的工具包,就是调试不出来,折腾了三、四天,准备放弃,过段时间再弄。因为三四天时间对我而言是非常奢侈的时间,有思路的情况下一篇论文的初稿已经完成了。然而就在今天下午三点半,终于弄出来了。
你做的研究工作,如果真的有点意义,那一定精通这个方面的行家不会太多,由于条件所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遇到问题只能主要靠自己解决,也就是说,你是无助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是唯一的办法。解决的问题多了,你才能强大。
对于学生而言,遇到问题可以问老师、可以和同学讨论,然而这些方法并非总是有效的,沉下去,钻进去是唯一的办法。
2012.12.9 俞立平 于宁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