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袁隆平?——也说科技创新

已有 4166 次阅读 2012-3-1 11:22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class, justify, 杂交水稻, 能够

《科技导报》2012年第1期卷首语刊登了袁隆平的文章《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我能够读到此文,原因是其“读者之声”发了我的文章《十问科学研究》。将两篇文章结合起来读,我不禁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袁隆平?

论袁隆平的科学成就,已然不是国人尽知,而是世人皆知,故而才会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

除去他头上众多的光环,袁隆平只是一个农夫科学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他在回答别人问其成功的原因时,概括了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先说说他的“汗水”,用他自己的话说,即“要脚踏实地的苦干,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育种研究是一门应用科学,需要实践,下到田间地头,肯定要流汗。在攻关的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背上一个水壶,带上几个馒头,中午下田,顶着太阳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流了很多的汗。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乐在其中,因为我感觉有很强的希望在激励我。我培养学生,第一要求就是要下试验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培养你,我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是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电脑里面也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我之所以这么原文照搬,是因为没有谁能比他对此体会更深,用农谚来说就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世上的事原本没什么巧,谁流汗最多,谁的收获也最多,这便是他农夫的本色。

那么,中国有十亿左右农民,为什么独独出了个袁隆平?

原因还在于他不仅是一介农夫,还是一位勤奋钻研的科技工作者,即他所说的“知识”问题。他认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我们“不一定要博古通今,除要熟悉自己的专业外,还应努力开阔视野,把握好研究的正确方向,以免走入死胡同这既是经验之谈,更是对同仁们的提醒。

另外,他也承认“机遇”很重要,只是他所说的不是一个人的发展机遇,而是科学发现的契机问题,譬如雄性不育野生稻的发现。他说:“我的助手们在海南为什么能找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呢?是他们慧眼识出,而别人不懂这些,即使身在宝山,也不见得能够识得出。”此话的言外之意,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是不可能抓得住“科学的机遇”的。

如果仅此三点,袁隆平也就是一名杂交水稻方面的专家而已,他的研究也不会产生那么深刻的影响。所以,科学家也要懂点艺术,譬如他所说的“灵感所谓苹果砸了牛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也就是这个道理。袁隆平说,他1997年去江苏农科院观察培育的新品种时,被其中一个品种形态吸引,“灵光一闪”便有了超级杂交稻的株型模式

大凡科学的新发现,都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则往往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之上。袁隆平的出现,其必然性是中国要养活的人很多,对水稻等主要粮作物的需求较大,而偶然性即他的“八字箴言”。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袁隆平?这不是“十问科学研究”之外的问题,恰恰是“十问”的要害与结果所在。宝山兄曾留言,问我能否给出“十问”的答案?我的回答是:一切尽在“十问”中,包括本文的答案。

 

2012年3月1日

 

附:才子《十问科学研究》: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48631&do=blog&id=51286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542824.html

上一篇:人是可以吃人的——话说演员白静之死
下一篇:到底是谁想出名?——后说袁荃做教授
收藏 IP: 58.54.111.*| 热度|

7 黄富强 刘洋 张骥 葛素红 陈智文 戴德昌 czhc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