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教师的“负担”有哪些 精选

已有 10448 次阅读 2019-9-10 10:20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timg.jpg

 

 

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教师”这一职业便登上了历史舞台,因为“文明”需要教习和传承。那么,教育无可争辩的具有“教化”的作用,教师无论具备何种思维,“教化”都是其逃脱不掉的职责。

然而,人类教育事业发展至今,特别是中国教育,仿佛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是遵循人的天性,还是去教化它?

这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不是问题,原因是人类文明发起的初始,我们是否定人的天性的,认为必须去改变,使人“文明”起来。可到了今天,人类开始反思了——其实,现在的“天性”已不是当初完全型的“动物性”了。

当然,这不是教师的“负担”所在,这是人类教育发展至今的“负担”。

那么,中国教师的“负担”都有哪些呢?

 

名与利,何去何从?

在文明世界里,人都是有名利思想的,包括万世师表的孔子。

入世也好,出世也罢,都离不开名和利,只不过圣人强调的是“取之有道”。

这个“道”,老子说是“法自然”,孔子讲是“仁爱”,无非不要别人太“直接”了——可“间接”取之。

这实际上给了教师一个思想的负担:名和利,怎么拿?

今天的教师,你让他或她完全放弃“名利”,这可能吗?

如果不可能,怎么来保障?

要找到“出口”,对于勤耕于教育的人,就应该给名给利,让人脸红,把“名利”这个负担彻底拣开。

 

梦想与现实,怎样解题?

过去我也反对教师跳槽,现在不了,为什么?因为我想“通”了: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个人一生只干一个职业。

教师从教时大都是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青春梦想,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去实现。而且对于学生而言,如果老师能够以身说法,把梦想变为现实,或者为了梦想执着追寻,那就是最好的教育了——榜样的力量永远大于说教。

那么,另一个问题是:社会上无论什么人,当他或她有了经历,想跳槽到“教育”这块时,我们同样要鼓励并创造条件,毕竟这些人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无疑有很大帮助。

相教无类,不能只是针对学生,还应包括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

这么做,肯定能帮教师拣开一个大负担。

流动的才是人才。

 

身与心,何以解忧?

没有教师真正愿意用分数去考核自己的学生,问题是总有人拿着分数来考核教师,所以他们是被“应试”了。

为了分数,一道题反复地讲;为了分数,一道题反复地让学生做;为了分数,一道题如同嚼蜡,还要咀嚼。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精神折磨,他们为什么不选择放弃呢?

能吗?高考及各种考核的指挥棒太厉害了!

要让教师有尊严,要让学生有兴趣,这样行吗?

学习是思维的启迪,探索是思维的实践,育人是思维的终结,你说教师应该怎么去教学?

教师的职责是带好学生,让他们心智增进、体能提升、品质健全,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将来成为社会各方面需求的人才。

给教师一片纯净的天空,便是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工作与家庭,怎样兼顾?

要想教师安心教育,他或她的家庭首先得安定,即能够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不要总是强调讲奉献,如果这种奉献能够持久,那它就再寻常不过了,又有什么可贵呢?

教师这个职业决定着,国家必须给予特殊照应:要建立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的长效机制,让社会感觉这个职业就是不一样。

怎么做?

无论社保还是医保等公共服务及保障,均可给予倾斜,家属及子女均可享受一定待遇,从机制上保障其“心无旁骛”。

另一个方面,必须要有严格的职业操守,确保教师在岗一天即尽职一天。对于履职不尽心的,可以清除出这支队伍;对于道德操守有问题的,纳入社会诚信体系,永不录用。

 

教与学,孰轻孰重?

我个人认为,学比教重要。

教师首先需要学习,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只有当教师的学识积累越来越丰富时,教师的视野才会真正开阔,他或她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学生引导好。

学生更需要主动地学,而不是被动地“受教”。把探求问题式地学习放在首位,久久为功,才能培养起学生好学的习惯——这也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

既然学习是终身的,教师的引导是阶段性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学生带上车送一程,而非包办式地完成他或她的“终身大事”。

这也是在拣开教师的负担。

 

 

2019年9月10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8631-1197386.html

上一篇: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四周年
下一篇:2017年诗五首
收藏 IP: 111.47.62.*| 热度|

12 王卫 宋威 璩存勇 焦飞 梁洪泽 郑永军 汤茂林 黄永义 曹建军 马军 刘建兴 汪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