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lin Wu Bolg Quantum Hermene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glwu philosophy of physics、philsophy of technology、quantum hermeneutics

博文

吴国林等著《技术哲学研究》正式出版

已有 3158 次阅读 2020-5-6 16:14 |个人分类:物理学哲学量子信息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技术哲学, 量子技术, 哲学


吴国林等著《技术哲学研究》正式出版

  吴国林

    书早已出版,因在四川乡下,回校后即取。

    由吴国林等著《技术哲学研究》已于20191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受吴国林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量子诠释学研究”的资助。本书涉及到当代技术哲学的前沿问题。全书共17章,共有35万字。正文254页。

    是由多名学者共同完成的,他们是:吴国林,肖  峰,周  燕,沈  健,朱诗勇,李君亮,曾丹凤,林润燕,叶路扬,程  文,杨  又等,感谢他们的负责任的贡献!

    该著作一是补充原来我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技术哲学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的未说完的部分东西(因字数要求40万字,实则62万字。),二是为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量子诠释学研究”奠定新的基础。

    本书就当代技术的重要哲学问题展开研究,再次讨论技术人工物的系统模型,本书反映了分析哲学的风格。具体内容如目录所示:

 

《技术哲学研究》

总序     

前言

作者简介     10

目录      11

第一章  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问题       15

第一节 技术人工物的意向性分析     15

一、意向性的涵义   15

二、技术人工物的“被指”状态       16

三、技术人工物的“能指”状态       19

第二节 技术人工物的自然类、人工类与实在性分析 22

一、自然类及其分类标准     22

二、人工类的概念与分类标准    26

三、人工类的实在性分析     29

 

第二章 技术何以可能?       31

第一节 简要的历史考察       31

第二节 对“技术何以可能”的再分析    33

一、先验因素    33

二、目的因素    35

三、理性因素    36

四、质料因素    37

五、实践能力    38

 

第三章 技术人工物的系统模型      40

第一节 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模型     40

第二节 技术人工物的系统模型  43

第三节 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47

 

第四章 技术的本质      53

第一节 技术的涵义与分类   53

第二节 论技术的本质    58

 

第五章 技术知识    65

第一节  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    65

一、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       65

二、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联系       68

第二节  技术知识及其结构 69

一、对主要技术知识分类的考察       69

二、一种技术知识的新分类模式       72

 

第六章 设计综合与溯因推理    76

第一节 工程设计中的综合   76

第二节 扩展的溯因推理       77

第三节 设计综合中的溯因推理  79

第四节 溯因在设计综合中的应用     81

 

第七章 技术解释的实践推理路径  84

第一节  实践推理概述  84

一、实践推理的基本含义     84

二、实践推理的基本模式     85

第二节  实践推理在技术解释中的应用  88

一、技术解释的基本内涵     88

二、技术人工物的结构-功能的逻辑鸿沟 89

三、对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逻辑鸿沟的一般技术解释     90

四、基于实践推理的技术解释    92

五、实践推理在技术解释中应用的意义  94

 

第八章 生物技术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的一体性     96

第一节 生物技术的概念       96

第二节 生物技术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的界定      98

第三节 生物技术的科学化与实践/理论推理的一体性       100

第四节 生物技术的符号化与实践/理论推理的一体性       101

第五节 生物技术的智能化与实践/理论推理的一体性       103

第六节 生物技术的整体性与实践/理论推理的一体性       104

 

第九章  技术逻辑的创新功能  106

第一节 引例:电子工程学的“逻辑化”问题      106

一、电子工程学的“逻辑”化的问题      106

二、技术创新的限制与逻辑的关系   107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逻辑       108

一、技术的语义学   108

二、技术推理的基本规则     109

三、技术推理链与技术推理树    110

三、技术推理的逻辑推论     110

第三节 技术逻辑的创新功能      111

一、技术逻辑是创新自由的逻辑根据      111

二、技术逻辑是技术批判思维的工具      112

三、技术逻辑是技术创新的指南针   113

 

第十章 技术进步    115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概念       115

第二节 技术过程及技术进步的实现 116

一、技术的过程及其要素     117

二、技术进步的实现形式     117

第三节 影响技术进步的外在因素     120

一、社会需求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动力      120

二、科学是技术进步的理论导向       121

三、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影响技术发展的意愿 122

第四节 影响技术进步的内在因素     124

一、技术要素决定技术进步的内容   124

二、技术的内在矛盾促进技术自我增长  125

 

第十一章 核心技术问题     127

第一节 核心技术     127

一、核心技术的涵义      127

二、创造核心技术的案例:大疆无人机  133

第二节 核心技术与中国原创文化     135

一、核心技术之源   135

二、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原始创新吗?      138

三、中国哲学及其问题  142

 

第十二章 技术的演化发展 148

第一节 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      148

一、社会需要导向型      148

二、科学理论导向型      149

三、现象发现导向型      150

四、日常改进型       151

第二节 技术演化的过程       152

一、技术演化的内在动力     152

二、技术演化的一般特征     153

三、技术演化的选择机制     157

四、技术与科学的协同进化 158

 

第十三章 认知技术及其哲学探讨  160

第一节 认知技术概要    160

一、认知技术的基本涵义     160

二、认知增强技术   165

三、人工智能技术   167

第二节 认知技术引起的哲学问题     169

一、技术对认知的影响  169

二、技术对认知对象的影响 173

三、身体、自我与身份问题 174

四、认知增强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176

五、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方法论意义      178

 

第十四章 量子信息技术及其意义  181

第一节 量子信息技术的涵义      181

第二节 量子信息技术的本质      183

第三节 能否消除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  185

第四节 量子信息文明正在来临  188

第五节 世界的复杂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190

 

第十五章 技术与人的关系 194

第一节 对技术现实生成与存在的考察    194

一、“技术”的四种类型       194

二、技术现实生成与存在的一般过程      195

第二节 技术与人脑思维(能力)的关系       198

一、技术的起源       198

二、完全进化了的人脑具有的能力   201

第三节 技术与人类实践能力的关系 204

一、实践活动与人的类本质特性之间      204

二、人的类本质力量在技术的现实存在中得以确证   205

三、技术的人类学本质  206

 

第十六章 “技术负载价值”的哲学分析    209

第一节 什么叫技术的价值负载?     209

第二节 分析技术负载价值的几个维度    211

第三节 技术负载价值的环节      213

第四节 技术负载价值的复杂性  215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技术思维    219

第一节 中国技术文明的诞生及其技术特征   219

一、人类文明时代的技术特征    219

二、中国技术文明在先秦时期的诞生      221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思维的缘起与发展       223

一、中国古代技术思维的缘起    223

二、中国古代技术思维的发展    224

第三节 中国古代技术思维的特点     225

一、案例I:中国古代天文机械时钟装置的发明与演进    226

二、案例II:火药的发明及其的应用       228

三、几点思考    229

参考文献     23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7363-1231886.html

上一篇:坚持科学理性,改变中国的不良饮食习惯
下一篇:吴国林等著《技术哲学研究》之前言
收藏 IP: 221.4.34.*| 热度|

3 郑永军 杨正瓴 朱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