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一个60后的回忆(七)

已有 3562 次阅读 2012-2-27 23:0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60后的回忆

谈到文化,总是很令人纠结的事情。文化不等同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但任何年代,文化都不能独立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而独立存在。今天多元化的文化难免带来人们思想的混乱,昨天一元化的宣传造就的却是单调虚假的文化现实。


没有电视,没有网络,那个年代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但那个年代的学生生活还算丰富,没有升学的压力
, 有的是不断的身体和思想锻炼。不但每学期都要有学工学农劳动,电影院成为我们常去的地方,带有强烈时代烙印的电影成为强大的宣传机器,鼓动着人们的思想激情。


有博友问那个年代我们都看什么电影,想来想去值得回忆的并不是很多,除了《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列宁在十月》《创业》等老片子,看得最多的就是中央新闻电影拍的记录片了。那个年代普通家庭没有电视看,了解重大事件的影像只有通过记录片。


那年代看电影的频率有时很高,似乎有时上课成了有一搭无一搭的事儿,那时当学生还是挺舒服嘀。
想不起为什么,1975年的3月下旬,竟有这么多场电影可看。下面是日记记录的一些状况:


1975
324 彩色记录片《第七届亚运会》观后感。

下午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彩色记录片《第七届亚运会》,颇受教育。第七届亚运会的召开,增进了亚洲各国人们的战斗友谊……第七届亚运会会标火炬象征着觉醒了的亚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霸权的斗争怒火越烧越旺,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炬,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觉醒了的亚洲人民反帝反霸的动人斗争故事……(那时天天被洗脑的结果就是满脑瓜子都是阶级斗争和反美反帝情绪)。

 

1975325  今天观看了《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两部电影,想了很多,想到自己身上是否产生了滋生修正主义的土壤,想到我们该如何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而努力,想到我们这一代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能接好革命的班,保证社会主义红色江山不变色吗?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刻思考。(在写这段观后之前,写下了很长一段题目为“深刻的教训”的感言,大致内容是对伟大导师列宁同志亲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痛惜,表达了“必须不断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占领人民的思想文化阵地,同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进行坚决斗争……要注意教育下一代,接好无产阶级的班,不能让苏联的悲剧在中国重演”。


1975年3月26日 今天观看了彩色故事片《创业》,被中国工人阶级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天不怕地不怕,为甩掉祖国石油落后帽子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靠自己的力量,大搞石油会战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使我看到了创业的艰难、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就是要不断发扬硬骨头精神,不靠天不靠地,不靠外国的支援......(看那个年代,中国人就是穷横穷横的)


1975年3月27日   今天有两件事使我感受很深,一件是上午观看了《带响的弓箭》《骏马飞腾》等三部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短小精悍的影片,影片核心是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在少年儿童中的反映……看了这几部影片,人的最大感受是,在两个阶级争夺接班人这个问题上,斗争十分激烈,阶级敌人一刻也没有放松对青少年的争取......我们要像三部影片中的英雄少年那样,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


连续数天的电影
, 连续数天的洗脑, 为的就是让我们头脑中时刻拉紧阶级斗争这根弦。当时的这些想法是真实的,大家脑子里想的就是阶级斗争,就是要做红色接班人。


1975
年的春天,全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那时的无产阶级是绝大多数,那是一个多数人革少数人命的年代,有多数人的tyranny之嫌,而现如今呢,无产阶级们又究竟在干些什么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541954.html

上一篇:二月二,龙抬头
下一篇:“心”病难防?
收藏 IP: 221.217.200.*| 热度|

7 李伟钢 李学宽 吕喆 武夷山 张玉秀 罗帆 吕新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