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到“14马力拖拉机”是小时候在农村过暑假。新奇过后,首先就是对马力这两个字困惑不解,于是就找很多人请教……最后在明眼人的点拨之下:“1马力”就相当于“1匹大马”,这才恍然大悟,“N马力=N匹大马”,自己又推论“马力=马的干活能力”。
很快又开始困惑了,仅凭当时的智商和理解力,我最终也无法将“一台14马力的小四轮拖拉机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场景”与“14匹健壮的大马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场景”联系起来。无解之后,我却联想到了另一个场景,“14大马与1台14马力的拖拉机同场竞技”,这14马对马力又将如何看待?……小时候,我总觉得同类之间更容易相互理解,比如人不懂野兽的语言,但是野兽懂得野兽的语言……
【博主自评:一件小事,反映出来的是“中土与西方”有多远,在中土学习现代西方的科技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说今天的学生,学的辛苦、学的苦逼、学的迷茫,这真是一件非常让人心痛,但又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如果要搞懂一件事情,在自己不知道也想不明白的时候,就只能一个人一个人的请教,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流,尽量领会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真实的情况是,找到“有我师的那三个人”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任务,而且有时不知不觉的自己也进入到了“有我师的那三个人”的候选名单。与其说是拼智力,不如说是拼体力;与其说是拼体力,不如说是拼意志力。自立者天助之!】
经历工业时代的后发,到进入信息时代的竞争,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显然又一次落于了下风……
如果信息时代比拼的不是机械,而是人……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个人被贴上人力的铭牌(就好像人们从工业时代开始给机械贴功率标签)。
那么,
当一个人清醒的时候——
他、她、它能否相信,居然在地球上还存在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可以用“其他的人类作为基本单位”来标定自己的工作能力;
他、她、它能否相信,居然在地球上还存在着这样的一群人,“这群人自身变成了基本单位‘人力’”,于是“有些人=1人力”、“有些人=N人力”;
他、她、它能否相信,“他们居然等于N个自己”(这太匪夷所思了……)……
透过玻璃我们看到的是别人;
当全部目光不穿过玻璃时,我们看到的是自己;
仔细想想,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有一部分目光穿过玻璃,另一部分没有穿过玻璃”;
所以“把玻璃往眼前那么一放,我们往玻璃上那么一看,其实谁都能看的到”,但是“我们真正看到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想看到的……”
如果说“人对马力这个词感到困惑”的原因,是人们‘无法在短暂的时间里’接受工业化带来的超越“生化个体”的“超能力”。
那么当我们被进入信息时代时,我们能接受人力与人的强烈反差么?我们站在那面镜子前面看到了自己么?
如果说,某人站到那面镜子前碰巧看到了自己:
他、她、它,
是会下意识的慌恐呢?
还是会下意识的恐慌呢?
还是会下意识问上这么一句“我看到的这个人是多少人力的人”呢?
抛开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等等各种时代……
某人站到那面镜子前,碰巧应该看到是“自己”呢?还是“别人”呢?
当各色人类站到那面镜子前,又有多少人不能看到“只要是人的时代,只要是在人类之间发生的竞争,比拼的永远都是人”呢?
人力使人类完成了生物界几乎不可完成的任务,超越了“自身”,超越了“生化个体”对人类的限制。
当站在这样出乎意料的人力平面上时,这样一个‘不能够通过简单算数,使用加法数人头来计算力量’,而必须要‘综合使用加减乘来计算总实力’的平面上时:
又有多少人不能下意识地问出“我=?人力”、“这个国家=?人力”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呢?同时,又有多少人不能下意识地问出“人类中的哪些?他、她、它(们)成为了人力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