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wumei 科学就是科学

博文

地球那点儿事儿

已有 3977 次阅读 2012-2-18 12:13 |个人分类:科普笔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学习, 修理地球

 
学习杨学祥老师blog的个人笔记【update 4】
 
作者序言
那些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们都有良好的研习习惯,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将所做所想所得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而这些记录成了日后最高贵的财富(无论是在重现实验方面,还是在深入研究方面)……
对人而言,取得共识,或者说“在讨论问题时,均使用大家都能够理解的话语”,不要说在那些非个人主攻的领域,就算是在本人主攻的领域里,也同样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没有“共同的语言”如何讨论?只能自说自话了,偶尔遇到一个交集很共鸣,但是很快就物是人非了。
学习这东西不能唯师唯书,那么唯校就更是胡扯了。科学家都是自己修行出来的,那些神奇的科学领域大部分都是人们自己悟出来和关心出来的。通过导师的眼睛看世界,一是因为自己不会看,二是因为自己看不到。但是无论怎么看,最终还是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什么外行、内行,很多科学领域都是由那些‘没行’的人们始创的。
专注于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努力地发现其中的秘密,最终透过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在盲人摸象的大剧院中坐池座……
    
不间断地关注和思考,等价于,‘行为上’的拜师学艺。
做老师,最郁闷的事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欲把毕生之绝学传与‘爱徒’,未果!”;最开心的事情是“传与爱徒未果,担心‘绝学’就此失传之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在窗外站着一个,他,高声说妙!”
所以,教、学看的是缘份,从事老师这个职业,在遇到诸多情况之后,我不会刻意在具体的‘师’、‘生’,只要努力学和努力教就尽职了,因为总会有人收获到,又何必执着于‘这其中的双方一定都要知情’呢?
 
  于 2012.2.18
--------------------------------------------------------------------
看杨老师的很多blog文章,对这个‘内容’很感兴趣。虽然‘此内容’未必就是‘彼内容’,而且很可能和杨老师blog要表达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但是这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激起了我的兴趣,让我的脑子里蹦出来很多的前所未有的想法,下意识到‘可能看到的新世界’,萌生出对那些未知疆界的期望……”。
毕竟不是搞这个专业的,所以很多名词、概念一直都不理解,所以打算一个个的摘出来。否则,更进一步的思考没办法继续进行…… 
 
--------------------------------------------------------------------
----  “杨学祥  2012-2-18 13:08 记得这么清楚,秋后算账吗?”   
----   不为算账,为学习                             
--------------------------------------------------------------------
 
 
 
 
整理出来的列表(随时更新)
 
【1】深海巨震降温说
郭增建在2002年提出了“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
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度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全球变冷导致海洋100-200m海水层变为两极2000m厚的冰盖,将地壳压扁,形成赤道圈最大的径向张裂,喷出岩浆,形成海洋锅炉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2】太平洋十年涛动,“拉马德雷”现象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90年代后期为“暖位相”。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3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5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海啸、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海啸和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9级地震海啸,是2006年以来极端冷事件频发的原因。 
 
【3】气象干旱 vs 构造干旱

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

著名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曾受到国际气象界的关注,在富集地热的地区,有地下水源则含水热气生成巨量云层,降雨充沛,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墨脱地区;缺水则干燥热气蒸腾,烘烤尽土壤水分,造成赤地千里,其前提条件是长期无降水,所形成的干旱称为构造干旱

能产生降水再循环的不仅有陆地植物的蒸发作用,还有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作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强构造活动的热点,也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热带森林纬度最高的气候变化启动区[89]。热点和构造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增大温度梯度加强大气对流,其二是把地下水和地幔水带到大气参加降水循环,对比马宗晋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大陆及邻区五个地震活动幕的时空分布[10]和高庆华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七大江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年份[11],可以明显看到地震活动与特大洪涝灾害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比全球地震带,沙漠带,构造活动带和水系分布图可以发现,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如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西部[12-14]

由此可见,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是降水再循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地热不仅能造成干旱,而且能造成洪涝。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表明地热在降水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旱震理论讨论的干旱与地震关系,指的是构造干旱与地震的关系,其认定和发展对预测干旱和预测地震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旱震理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490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对唐山地震提前提出了告急,成功预测了1990年代以来的若干次地震。旱震理论描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在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是流动的,流动的岩浆有时会形成旋转上升的岩浆旋泉,岩浆旋泉会在这一地区的下面形成一个高温岩浆洞,使得这一地区的地温长时间较高,地温升高会将地下水蒸发,并会使这一地区的气温升高,空气上升,阻碍高空冷暖空气的汇合,造成这一地区无法降雨形成干旱,同时还会使这一地区的地壳变薄,承受力变小,容易破裂。 在高温岩浆洞的底部,流动的岩浆容易再次形成岩浆旋泉,这时形成的岩浆旋泉阻力小、威力大,它能将地壳顶破,引发地震,因此干旱后容易发生地震。
  在地震前,由于地下岩浆的旋转带动着地上空气的旋转,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较小,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压最低的现象。由于岩浆旋泉会把温度很高的岩浆从下地幔或外核输送到上地幔,热量会扩散到大气中,会使气温升高,所以会出现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最高的现象。又因旋转的岩浆会产生磁场,当磁场较强时,磁场中的分子容易放热,这又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会出现日最低气温最低的现象。由于临震前气温的降低,空气会下沉,冷暖空气在此汇合会形成降雨,因此会出现日降水量最大的情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3662-538725.html

上一篇:一匹大马等于几马力?
下一篇:贫穷3要素
收藏 IP: 123.76.54.*| 热度|

1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