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也说“科普”是否过时

已有 2320 次阅读 2014-6-11 08: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大早起来,就看到微信上关注的一个公共账号发布了一篇猛料,《“科普”已经过时了?》,文中提到了科普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这个概念,以及它所发源的理论模型—缺失模型。正所谓再说“科学传播”这个特定学科概念的时候提“科普”,就像是在网络2.0时代说曾经的BBS……

不知道本人理解的是否正确,缺失模型并非是科普所发源的理论模型,科普(popularization)这个词汇至少出现的年代要比缺失模型早。同时这个模型的提出也不是科学家(硬科学的科学家)所提出的,而是社会科学家在审视科普这个效果的时候提出来的,而后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指导一段时间以来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

另外,有关用科学传播替代科普的这个提法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若干年前就有一批学者主张科学传播要比科普更恰当。同时我们现在所用的一些概念或者理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西方的话语体系,从科普,到科学传播,到公众理解科学,再到当前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也许接下来是公民科学,等等,这些都是基于西方的话语体系和理论演变为基础的。再者这些理论或者概念的提出都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情境。比如公众理解科学这个理论或者概念很大程度上源于英国的一份报告,而公民科学素养这个概念也和米勒体系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当然从通道上来说,科学传播要比科普更平民话,让人感觉到公平的感觉,至少不具备科学知识的外行感觉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而不是被动地当作接受者。

个人的观点是,西方有关科学传播的演变途径是逐步发展并扩展开来的,从科普,到科学传播,到公众理解科学,同时这些演变也有自己的特色或者方向,比如对公众理解科学这个概念的阐述也是不一样的,澳洲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提出了IAEOU的模式。在对缺失模型进行修正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民主模型,社会情境模型等。在西方科学传播的范围要比科普更广泛,甚至说是科学传播的外延更大,其中囊括了科普的边界。而在国内也许情况是相反的,我们在研究和交流中更多地说科学传播,而在实践层面上更多地提科普,同时,科普的外延和内行可能要比理论中说提到的科学传播更广泛。再有一个问题在于当公众积极地投身于社会热点和焦点议题的辩论时,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科普或者科学传播,还包括公民的参与,公共决策,甚至是公民科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用科学传播替代了科普,也不能包打天下,有些问题不是科学传播的问题,而是科学与社会的问题,那么是否应该更近一步地认为科学传播也过时了。

PUS上曾经刊载过一篇文章,探讨PUS的当代界定,有关科学传播的概念,国内也有不同的界定和论述。另外一个就是在今年PCST-13的一个分论坛上,有人专门组织了一场讨论,探讨PCST的核心关键词,其中有科普,科学传播,缺失模型,公众参与,科学素质,科学文化等等。当然选择科普这个词的人寥寥无几,主持人也认为这个词是上个世纪末的一个概念,目前有些过时了,不过这是否要考虑西方话题体系和社会政治情境的因素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研究中,科普与科学传播经常是混淆着使用的,对二者进行进一步的区分和辨析将有助于研究更加清晰,也更有利于与相关人员建立交流的基础,并达成共识,但是是否有必要探讨科普已经过时,以及科学传播已经过时呢?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普是一种工作,而科学传播是一个研究上采用的词汇和概念,这方面可能也存在着不一致的观点和看法,而至于科普和科学传播是否都应该作为学术研究中采用的术语也需要辩论和探讨。再进一步就是目前科学传播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虽然有高校设立了相关的专业,但是这个学科的边界,内涵,外延,理论体系都不清晰,都需要讨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802342.html

上一篇:《科学家生存指南-科学传播》第一章-离开象牙塔(7)
下一篇:《科学家生存指南-科学传播》第一章-离开象牙塔(8)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5 刘立 王云龙 蔡小宁 李轻舟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