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间休息,接到一个微信朋友的语音电话,想问问我单位是否有用人需求,她想换个工作环境,也就是想从科普实践转向科普理论研究。
详聊之后发现,实际上她是一直困惑如何将科普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或者说在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何改进,比如在组织科普报告时,专家讲的东西是否被目标受众所接受,专家是不是也要不断地跟踪前沿科学的进展以便及时地修订自己的内容,再比如,在涉及科普活动时,是否以及该如何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境,也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问题。
在了解了她的困惑之后,我给出的建议如下,当然也可以供那些活跃在科普一线的实践者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工作还是暂时不要换,因为现在就业的形式还是挺紧张的,除非你已经觉得自己不想再做科普这个方面的工作了,那你可以考虑换一个方向。但是似乎她对科普还很有感情,只是发掘自己的困惑没办法纾解。
其次,科普有理论吗?也有也没有,说科普有理论是指科普不是小儿科,它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论的指导,需要借助其他学科中的理论,比如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动机性推理,框架,等等。而这些理论并不是脱离开科普实践而存在的,因为科普本身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事情,离开了实践,很多理论只能空对空。而且这些理论和方法也需要贯彻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那么说科普没有理论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何做好科普并没有一定之规,只有最适合的,没有最好的。比如我们说科学大众化存在着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问题,从知识的缺失到态度的缺失再到信任的缺失,那么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补偿机制,虽然这些年来公众参与科学或者说科学与社会的讨论比较多,那么是否意味着缺失模型的那种传统科普就不重要了,或者说就不需要了,我看未必,在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或者说偏远的区域,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仍然有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
再次,科普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如何摆平?我们有众多研究科普或者说科学传播的研究者,我们也有一大批从事着科普或者科学传播实践的一线人员。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隔阂。一方面研究者对实践关注度不够,有些理论研究成果不能非常好地指导实践,同时实践者也有自己的方法论,但是他们不太会去刻意地总结梳理,以便供更多人去参考,模仿或者创新。另外一方面,研究者的成果基本还是发在期刊上,体现成果好坏的往往是引用率,同时实践者往往是不会去看这些论文的。那么问题就是如果实践者发现有问题,他们该怎么办?那就是需要有一些处于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人或者说跟这两个圈子有交集的人去发挥衔接的作用,而这正是想换工作的那个朋友可以大做特做的地方。
最后,做科普与做好科普。科普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但是似乎考虑如何做好科普的人并不多,就我们的一些调查来看,体制内的科研人员在科普方面还是等待被安排的人比较多。同时我们说做科普要考虑目标对象也就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不会去关注这个。我们的科普人员更多的是着眼于我想告诉你什么,而不是你想好知道什么。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迎合受众,而是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然后找到受众的需求与你要传达的内容的结合点,这样的效果才会更好。
ps>好久不上科学网,密码居然忘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0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