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白维国《金瓶梅风俗谈》提要

已有 6546 次阅读 2016-2-4 14:38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白维国《金瓶梅风俗谈》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624发布    

 

 

(按:感谢厚艳芬女史惠寄)

 

书名:       金瓶梅风俗谈

作者:       白维国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责任编辑:  厚艳芬

出版社时间:  2015

国际书号:   ISBN—987-100-11656-5

 

目录

 

节俗摭谈

年俗

爆竹

春胜

桃符

辞岁·压岁钱

拜年·忌门

元宵节

花灯

烟花

走百病

清明节

打秋千

斗百草

上坟

端午节

蕤宾佳节

灵符

解粽

绒线符牌儿·纱小粽子儿

艾虎儿

雄黄酒

绿柳、红榴

中秋节

送节礼

重阳节

赏菊

中元节

地藏庵

盂兰会

烧箱库

冬至节

贺冬

见朝

郊天大赦

腊八节

腊八粥

年下

送节礼

封印·开印

游娱拾零

投壶

打球

蹴鞠

齐云社·天下圆·圆社

圆·气球·行头

揸头·对障·校尉

蹴石球

踢毽子

抓子儿

打瓜子

掷骰

双陆

抹牌

斗叶儿

酒令

掷骰

猜枚

看牌

诗词歌赋

顶真续麻

急口令·说笑话

令官

耳报

烧香疤

曲艺撷英

瓦子

勾栏

路岐

慢曲

捣喇

山坡羊

三十腔

十段锦·二十个半截儿

胡博词·扠儿鸡

打谈

笑乐院本

舞鲍老

舞迓鼓

四节记

唱门词

服饰掇琐

冠式

网巾·网巾圈儿

方巾

小帽·帽顶

服式

{衤旋}子(儿)

{衤旋}

褶子(儿)

直身

道袍·禅衣

氅衣

亵衣

抹胸·襕裙

主腰

兜肚

足衣

护膝·护臁·护膝袜

膝裤·裤腿·褶裤·半袜

鞋脚·高底

相思卦·洗坐脚

头饰

缠髻·揸髻

云髻

{髟|狄}髻

凤冠·珠冠·金梁冠

挑心·分心

掩鬓

围发

满冠

梳背儿

钿儿

箍儿

挑牌·缨络儿

簪儿

掠儿

撇杖儿·啄针儿

佩饰

川扇儿

饮食抉屑

筵宴食次

果子·茶食·果盒

点心

咸食

小菜

案酒

下饭

汤品

头脑·头脑酒·扶头酒

添换·果碟

茶·汤

点茶·宽煎茶·泡茶

香茶

茶礼

梅汤·和合汤·白汤

点汤

南酒

金华酒  浙酒  黄酒  老酒  河清酒  麻姑酒  豆酒  金酒  

北酒

烧酒  白酒  火酒  内酒  竹叶清酒  荷花酒  菊花酒  茉莉酒  葡萄酒  黄米酒  药五香酒  艾酒  雄黄酒  鲁酒  羊羔酒

乳饼

蚫螺

饮宴礼仪

安席·叙座·把盏

开桌

吃看桌席

叫呀酒

 

 

后记

这本小书得以完成,首先得感谢厚艳芬女史,没有她的殷切督促,这本小书不知伊于胡厎。

小书写作动因,在于读了邓云乡先生所著《红楼风俗谈》(中华书局,1987年),颇受感染。当时在做《金瓶梅词典》,翻检了一些背景资料,觉得可以仿样写一本《金瓶梅风俗谈》,便给当时在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编辑室任编辑(现在已是副总编了)的顾青先生写了一封毛遂信,有幸获允。至今犹清晰记得顾先生复信中的两句话:“邓先生成作珠玉在前,相信先生大作定能咳唾成珍。”文字很优美,可是我也读得懂这优美文字下暗含的冷峻:你的著述要达到邓作水准才能出版。幸好我从来都对自己的文字能力自信满满,于是动手写作。初无定规,哪一题目的材料成熟了,就写哪一篇。最初写就的可能是饮食谈,以《金瓶梅词话的饮食风俗》为题,发表在《文史知识》1999年第6期上。那便是厚艳芬女史约的稿。以后有空了就写一点,别的题目吃紧了便停下来。

2006年,我退休之后返聘一年到期。《文史知识》副主编胡友鸣先生及厚艳芬女史,以为我退下来有空闲时间了,可以为他们做点事,便来语言所约稿。

友鸣先生,性情中人,据说酒量颇豪,围棋下得好,自然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本来跟我并无交集,彼此了解,乃是通过我的一篇小文《投壶臆补》。那篇小文章是补正吴曾德先生《投壶趣谈》的,吴文发表在《古代礼制风俗漫谈》第二集上,是友鸣先生编发的。友鸣兄不以为忤,反发帖邀我参加中华书局九十年庆典。那是一份挺高的荣誉呵!书生色相,坦荡襟怀,令人神旺。如斯人者命驾约稿,其敢拂逆!于是将写就的几篇,分别以《古代的儿童游戏》和《金瓶梅〉风俗谈》为题,交由《文史知识》陆续发表。编稿的自然是厚艳芬女史。可惜我有几部大词典压手,拿不出更多时间续写《风俗谈》,发了十几篇便无连弩。艳芬女史却不弃不离,隔一段时间便催问催问。后来她转到商务印书馆高就,又把这一题目带到商务,还是隔一段时间便督促一番。奈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继续拖着。

我是那种能力不强却所欲颇雄的人,驽马十驾,破车揽载,常常同时做好几个题目,而且动辄是数百万字的大题目,所以往往把每个题目都弄得很沧桑。这本小书也不例外,从198910月被告知选题通过至今,整整二十五年过去了,倘若不是意外变故,它还是一个睡在我的电脑里的半成品。

变故出现在2013年底。我被查出罹患癌症,而且是凶险的胰腺癌。生命似乎一下到了尽头,该打理后事了。把手头正在做的几件事掂量一番,只有《风俗谈》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而且《风俗谈》是我个人的题目,我不写,便胎死腹中了;其他都是集体项目,没有我,还有同仁可以完成,于是决定首先完成《风俗谈》。唉,人总是自私的。

这样,在跑北京各大医院诊病、治疗的同时,抓空儿续写《风俗谈》,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总算把它完成了。

成稿之际,再次感谢厚艳芬女史。她是一位比作者更关心这一题目的编者。她的督促使我产生一种责任感,觉得从道义上也必得完成它。

感谢为我诊病的医生们,特别是最初为我确诊的四位:宣武医院的曹韬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季加孚院长、沈琳副院长,解放军总医院的韩志宇主任。我的表弟,任职天坛医院副院长的张立伟教授,身任剧职,有求必应,寻医问药,其情可感。

感谢关心我的家人、亲戚、朋友、同仁。研究生同窗江蓝生研究员七十寿庆时,发现我过度消瘦,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在场的同一研究室共事的曹广顺研究员,旋即把我介绍给他的弟弟曹韬大夫,得以第一时间确诊。贵州大学的王锳先生,不顾自己也是癌症之身(已经八年),且年望八旬,主动承担起《现代汉语语源词典》的主持工作。还有我研究生同窗李崇兴教授,已淡出江湖多年,听说我病,慨然承当《近代汉语词典》的审稿任务。浙江大学的汪维辉教授身兼剧任难以分身,还是请到他昔日的学生江苏师范大学的刘君敬老师共襄《近代汉语词典》审稿。在京的两位大学同窗张圣洁、张光勤二君,更是呴湿嘘寒,殷勤备至。听说要给大夫送书,圣洁君把他主编的《蒙学十三经》悉数慨赠。光勤君陪我在肿瘤医院度过农历癸巳年除夕,又惠泉相助。二人都表示要替我多分担《现代汉语句典》的审稿、定稿工作。有这些知心友人的援手,癌症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天公再假我三年,这些放不下的工作大致就可以完成了。

滴注化疗药时,身体不能乱动,思绪却如泉涌,打油数滴,今录其一,做彼时心境写照:

数拟归期忽有期,百年未剩许多时。

疲牛卧圈鹏垂翼,药草培元香浣衣。

戎笔难抛新岁梦,衰文犹系旧乡思。

敢将望帝唇边血,染作霞篇彩墨滴。

 

                白维国

                20147

 

1,

2,

3,

4,

 

 

****************************

节俗摭谈

      谈风俗,节俗是避不开的题目,尽管许多人谈过了,轮到《金瓶梅》风俗谈,还得拿它开篇儿。

龙躔肇岁,凤纪书元,就从这一年开岁谈起吧。

 

年俗

说到过年,很多人会联想到王荆公那脍炙人口的名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金瓶梅》呢,第七十八回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

看看到年除之日,窗梅痕月,檐雪滚风,竹爆千门万户,家家帖春胜,处处挂桃符。

提到的恰恰也是爆竹、春胜、桃符这三样东西。是啊,哪有比这三样更能凸显年节气氛的呢!下面逐一道来。

 

爆竹

      爆竹,爆裂之竹也。最早的爆竹是把截成段的竹竿放到火中烧,使爆裂作声,故又称“爆竿”。南宋初年诗人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十首》中有一首《爆竹行》,描述农家燃爆竹的情景,十分栩实生动: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蚕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拾却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屏除药里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从这首诗里,我们知道,燃爆竹并不只是简单地把竹节投入火中了事,而是烧透火力后,由健仆持将击扑使爆裂,大约那样响声更猛烈吧。击扑后的爆竹焦头,拾归垫在床下,犹可驱疠。

古代本有于岁前一日击鼓驱疠的民间活动,后来发现火烧竹爆的声响更猛烈,便用它来代替鼓声以祓除不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那么,至晚在六朝时,燃放爆竹已成为岁时风俗。

不过那时燃放的爆竹,跟《金瓶梅》所写的爆竹,名虽同而实不同。《金瓶梅》时代燃放的是那种用麻纸缠裹火药制成的爆炸物,其响如炮,故又名“炮仗”。最早大概见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字作“爆仗”。其卷七写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曰:“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火大起,有假面披发,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像这样每次由爆仗发号而依次出场表演的傩舞前后共有六场,由此可以推想,爆仗最初有可能是作为仪仗信号使用的,所以才叫“爆仗”。

到南宋宁宗嘉泰年刊的《会稽志》记云:“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磺作爆药,声尤震惊,谓之爆仗。”可知名虽称“爆竹”,其实乃“以硫磺作爆药”,跟《金瓶梅》时代燃放的炮仗已经很相像了。只是那时使用大概还不是很普遍,更多使用的可能还是“截筒五尺煨以薪”的爆竹。

《金瓶梅》里还有个挺特别的词儿,叫“元宵炮{火章}”,都出现在第二十四回。一次是家人来昭的儿子小铁棍儿向陈经济要炮仗放,陈经济“与了他两个元宵炮{火章}”;一次是众妇女元夜出去走百病,仆妇宋蕙莲叫陈经济:“姑夫,你放个元宵炮{火章}我听。”看来是一种特制的专在元宵夜放的炮仗。

 

春胜

      说起“春胜”,人们会想到李义山的《骄儿》诗:“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爷,父亲。立春日,小儿请父亲书写春胜条子,拿去张贴。在小儿看来是很好玩的事情,在大人则寄托着厌胜邪魅、保佑安康的厚祷,因为春季阳气回动,万物复萌,最易感染时气,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上引义山诗所说的“春胜”,实际上关合着人日的和立春日的两种风俗。《荆楚岁时记》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帖屏风,亦戴之头鬓,由造华胜相遗。”又曰:“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之字。”

据董勋《问礼俗》云,元月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狗日,三猪,四羊,五牛,六马,第七日便是人日。是日剪彩作人形,象征“人入新年,形容改新”,并造“华胜”以送人。华胜即花胜,是一种厌胜邪祟的吉祥物,大约装饰得很漂亮,故曰“华”,跟后世呈交叠状双菱形的方胜可能属于同一类。做这种物事互相赠送的,多半会是闺中少女,因为那正是他们夸耀手工的绝好场合。立春日剪彩作燕形,象征“燕燕来归”,因为燕子是春季早归的候鸟,戴上燕形,表示春天已经回来了。这日还书写“宜春”吉语,于门户上张贴。人日与立春日的民俗活动,内容差不多,时间差不远,常常闹在一起。春胜就是把花胜与宜春搅在一起了。明代以后,春联盛行,春胜又成为春联的替代语。《金瓶梅》所说的春胜,极有可能指的是春联。

 

桃符

桃符,说白了,就是两块桃木板,上面画点或写点什么,岁除立在或挂在大门两侧,以驱百鬼。桃木可驱鬼的传说有许多,如《神农百草经》曰:“枭桃在树不落,杀百鬼。”《淮南子·诠言训》曰:“羿死于桃。”高诱注:“,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后世道士驱鬼用桃木鞭或桃木剑,盖有以也。

门前悬桃木以驱鬼的风俗也产生得很早,《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引《韩子》:“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那么,最晚公元前三世纪已兴此风,只不过用的是折下的桃枝,悬挂的时间似乎也不确定。汉代把时间固定在“腊除夕”,桃枝也发展成人形的桃偶,并有“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见王充《论衡》卷二十二)等一套比较复杂的程序。汉代风俗的形成,跟下面一则传说有关:“上古之时,有兄弟二人:荼与郁律,度朔山桃树下简百鬼,妄祸人则缚一苇索,执以食虎。”

东汉人王充所著《论衡》及稍后的应劭《风俗通》都叙述了这个故事,一谓出自《山海经》,一谓出自《黄帝书》,总之流传许久了。

六朝时,这个传说有些变化。《荆楚岁时记》引《括地图》曰:“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

有趣的是,这一时期的民俗也有相应的变化,据《说郛》本《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究竟是先有“鸡鸣桃都”的传说,还是先有了这样的风俗,才附会出那样的传说来,那是民俗学专家感兴趣的事。我们不过由此得知,汉代的桃偶此时已被板状的桃符替代。

关于桃符的形制,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皇朝岁时杂记》云:“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插图所示桃符,是从《清俗纪闻》中截取的,原书附有说明:“桃符系于一对木板上彩画之龙虎、朝官、桃柳、‘平升三级’之图,挂于两门之左右两侧,以除邪气。”原图是彩色的,可惜书在日本,只能从译本中截取黑白图。

笨重的桃木板每年换来换去的,够麻烦,聪明的人就用红纸书写吉语贴在桃符上,每年只换纸联就行了。这大概是春联的最早形式。后来渐渐的连桃木板也取消了,桃符遂成为春联的代用语,名虽存而实已亡。不过,那是《金瓶梅》刊行以后的事了。

 

辞岁·压岁钱

旧俗过年,热在年前的忙碌,闹在年后的灯宵。过年那几天,基本上以家庭活动为中心,气氛的主调是吉祥、喜庆、隆重、和睦,反倒不那么热闹十分的。其中最重要的,大概要数年夜饭和守岁辞岁了。清人富察敦崇用“合家团坐以度岁”来概括,精到。

如今社会风气开放,年轻人喜欢独立,一人在外或小家庭过年的,不算稀罕;但是六十岁往上的人,多少都会记得一大家人团团围坐吃年夜饭的情景。不管离家在外多远,但凡有可能,总要在除夜前赶回家,实在赶不回来,家人也会为他留座,并设碗箸,所以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合家欢”,一道名叫“全家福”的什锦大盆和象征“年年有馀”的大鱼盘是必有的传统节目。除此而外,北方人半夜还要吃一顿跟“更岁交子(子时)”谐音的饺子。晚饭后,男人聚博,小儿放鞭,妇女门便团坐炕上包饺子,刀砧之声,远近相闻。最穷的人家,那怕剁点白菜,年三十的饺子也是不能少的啊!

除夜聚饮,最晚在晋代巴蜀地区已成风习。晋周处《风土记》记蜀地风俗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亦曰:“岁暮,家家具肴蔬,谓宿岁之储,以迎新年。相聚夜饮,请为送岁留宿岁饭。”

那么《金瓶梅》是怎么说的呢?且看第七十八回有关文字:

除夜)置酒于后堂,合家大小——月娘等,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孙雪娥、西门大姐,并女婿陈经济——都递了酒,两旁列坐。

这明明是“合家团坐以度岁”的意思了。不过,这里的“合家”,本不应包括西门大姐和女婿陈经济在内。按旧俗,已出嫁的女儿,除夜、初一这两天不能回娘家,否则会带来穷气,或曰把娘家吃穷。西门大姐因夫家已破,和女婿陈经济久居娘家,是个例外。

接着上面的文字,《金瓶梅》又叙道:

先是春梅……五个磕头,然后小玉……磕头;其次者,来昭妻一丈青惠庆……一般儿四个家人媳妇磕头,然后才是王经……来保儿子僧宝儿、来兴女孩儿年儿来磕头。西门庆与吴月娘俱有手帕汗巾银钱赏赐。

这里写的是大年夜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辞岁。明刘侗、于弈正《帝京景物略》曰:“三十日……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烧松盆,岁也。悬先亡影像,祀以狮仙斗糖、麻花馓枝,染五色苇架竹罩,陈之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已,聚坐食饮,曰守岁。”

这节文字前半说的是熰岁和祭祖。熰岁不一定家家都搞,但祭祖一般人家是不能少的,虽不如宁国府“除夕祭宗祠”那样隆重(插图所示即《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的景象),至少也要设个祖先牌位,供以香烛、羹饭。《金瓶梅》于此项活动,只曰:“西门庆烧纸,又到于李瓶儿房,灵前祭奠。”烧纸,大约就是祭祖送钱的意思了。

辞岁,《金瓶梅》叙得较详。这是一个婢仆成群的千户之家,奴婢按地位高下,一批批的给主人磕头。一般人家则以长幼分,长者端坐,幼者叩拜。辈分最小的孩童,从曾祖、祖父、父母、伯叔一路拜下来,真会把头磕晕了呢。不过孩童也有他们的收获:磕一次头,会从长辈那里得到一个小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钱不一定多,却能由孩子自己支配。眼馋许久的鞭炮了、糖人啦、小风车啦,都可以由自己递上握得热乎乎的铜钱,心口砰砰地跳着,从小贩那里换回来。那是一种“今日我做主”的心理享受,无论父母买回多少玩具与吃食,都不能代替的。《金瓶梅》说“西门庆与吴月娘俱有手帕汗巾银钱赏赐”,那就是压岁钱了。

辞岁与拜年,本以除夜子时交岁分:交岁前为辞岁,交岁后曰拜年。民间似乎不大理会这样的区分,反正都是过年的吉利话,不过图个喜庆吉祥,何分年前年后,便大而化之地都叫做拜年;或加上一个“早”字,曰“拜早年”,以示与正式的拜年有别。

 

拜年·忌门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曰:“正月一日年节……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再往上推,汉应劭《风俗通》已有言曰:“(元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只是不大能说清楚那是辞岁还是拜年。

宋代郑刚中有《家旁有庙其巫毎岁旦必鸣角作法以觞其神邻里闻角声则知其将晓矣》诗云:“村巫吹角天将晓,里巷拜年争欲早。我惊节物懒下床,眼看屠苏心愺恅。未能免俗出门去,礼数乖烦无所考。”这大概是拜年最早的的直接记载了。

元人欧阳玄有一首描写新正的《渔家傲》词,也说到拜年:“元日班行相见了,朝回早,阙前褫帽欢相抱。汉女姝娥金搭脑,国人姬侍金貂帽,绣毂雕鞍来往闹。闲驰骤,拜年直过烧灯后。蒙汉杂糅,各具风情,勾勒出一幅民族风情浓郁的年俗画。

明刘侗、于弈正《帝京景物略》卷二则明确记曰:“正月元旦……家长少拜毕,姻友投笺互拜,曰拜年也。

《金瓶梅》第七十八回把这一活动称作“贺节”:

到次日,重和元年新正月元旦,西门庆早起,冠冕穿大红,天地上炷了香,烧了纸,吃了点心,备马,就出去拜巡按贺节去了。

西门庆贺节,主要是去应酬府县官员,跟姻友互拜又有不同。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五曰:“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市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插图所示为全名贴,红纸六折。另有单名帖,单幅;双名帖,对折。折数多,表示恭敬,有多至十二折者。

这种望门投刺的虚应故事,南宋时已淫渐成风。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就有一则关于投帖拜年的趣事:“余表舅吴四丈,性滑稽。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恰友人沈公子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于是酌之以酒,因以己帖易之。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悉吴刺也。”

主人自己不到场,派仆人携拜帖四处去投,称“飞帖”,因名帖又称“片子”,清代有人戏作《京月令》嘲云:“是日也,片子飞,空车四出。”可发一噱。

元旦日各家悉出拜客,“鲜衣炫路,飞轿生风”,怎样接待来拜年的人呢?《金瓶梅》又写道:

那平安儿与该日节级在门首接拜帖,上门簿,答应往来官长士夫……后边大厅,摆设锦筵桌席,单管待亲朋;花园卷棚,放下毡围暖帘,铺陈锦绣毯,兽炭火盆,放着十桌,都是销金帏,妆花椅甸,宝装果品,瓶插金花,筵开玳瑁,专一留待士大夫官长。

这应该是比较排场的接待了,或许还掺有小说家的若干点染,一般士大夫人家则不如此铺张。明王锜《寓圃杂记》补遗记曰:“京师风俗,每正旦,主人皆出贺,惟置白纸簿并笔砚于几上;贺客至,书其名,无迎送也。”

此记虽云京师风俗,地方上想来亦无大差。据清人顾铁卿《清嘉录》所记,更有简率者:“或帖红纸袋于门,以接帖,署曰接福,或曰代僮。”

《寓圃杂记》所言之“白纸簿”,即《金瓶梅》里说的门簿,以其置于门厅而称之。门簿不只拜年才设,遇有婚丧寿诞,来客较多时,都设门簿,记下来客姓名及所送礼物,以备将来谢还。《寓圃杂记》还记录一则有关年簿的趣闻:刑部主事刘廷美岁旦外出拜年,家中设门簿,簿侧偶置一首朋友送他的题锺馗画像诗。大约诗做得好,来拜年的人各摘簿纸一叶录之,顷间簿尽;明日,复置簿,又尽。有朋友戏谓廷美曰:“此锺馗乃耗纸鬼也。

元旦拜年虽然忙促,却只限于男子,妇女是日不能外出,俗称“忌门”。谁家这一日若有妇女入门,那是一件很晦气的事情。《金瓶梅》写西门庆外出贺年之后,“月娘与众妇人早起来,施朱傅粉,插花插翠……都来后边月娘房里厮见行礼。”这就关合着忌门的风俗了。初二以后,妇女可回娘家。《金瓶梅》第二十三回道:“话说一日腊尽阳回,新正佳节。西门庆贺节不在家,吴月娘往吴大妗子家去了。”这里的“新正佳节”是泛指,并非指元日,因为当晚吴月娘回家后,与众妾商议轮流做东,称“明日就是初五日”,显然那日是初四。

新正为一岁之首,照旧俗讲,关系一年的休咎,所以禁忌特多:若失手打碎碗碟什么的,得赶紧说声“岁(碎)岁平安”;生了病不能请医生,否则终年不宁;这一天也不可吃稀饭,不然会出行遇雨。初一到初四并忌刀、剪、针,这大概是最令闺阁高兴的禁忌了——终年不断的日常劳作,忽然一下被禁除了,打扮可喜,呼邻引伴,甚至掷骰斗牌赌个小东道什么的,该有多么开心呢!由于新年忌刀,各家在年前就备下年菜,到时只需热一热或加加工,不必现动刀砧的。《金瓶梅》第二十三回写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三人年时赌道东,买个猪头让宋惠莲来烧;第七十八回写吴大舅来拜年,西门庆留饭,上的是“各样热碗下饭,大馒头点心,八宝攒汤”,都是不需动刀砧的。您细着品品,《金瓶梅》的许多细节,是不是经得住敲打的?

初一到初三,西门庆每日出门拜年,初四日到衙门中开印,表示年假放完了。实际上年还过的悠着呢,只拜年吧,清顾禄《清嘉录》卷一云:“(元日)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初十日外,谓之拜灯节;故俗有‘有心拜节,寒食未迟’之谑。”不必更说吃节酒、接路头、破五、咬春、祭星、点灶灯等一日接着一日的节令活动了。一首民谣道:“耍正月,闹二月,漓漓剌剌到三月。”足见过年馀兴之悠长。不过那是把元宵、二月二,甚至寒食、清明都算进来了。一般地讲,过了破五,衙门办公,商店开业,就算把“年”过完了,人们又忙着准备下一个更热闹的节日——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节了。

 

元宵节

   新正虽是大节,可是时值晦朔,月亮不露脸儿,在照明不发达的古代,不宜于夜间户外活动,所以基本以家庭为中心开展活动。到正月十五,一年中的第一个望日来到,为群聚的夜晩户外活动提供了自然照明条件,于是中国最热闹的狂欢节日——元宵,便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花灯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

这是《金瓶梅》第四十二回卷头诗的头两句,又道是“天上元宵,人间灯夕”,“溶溶宝月,灿灿花灯”,元宵总是和花灯连在一起的,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

这风俗起自何时?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列灯赋》云:“何解冻之嘉月,直荚之盛开。……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辉交映,倒影澄鲜。”解冻之嘉月,当指春王正月。蓂荚,瑞草,传说月初一始日生一荚,十六日起日落一荚,盛开,正当十五日。可见那时已有正月十五燃灯的活动。

隋代柳彧曾呈文奏禁上元夜“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之类“非法非道”的民间游娱活动,唐代却得到皇家的批准。韦述《两京新记》载:“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验之以隋唐两代“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等元夕诗句,可知元夜张灯从隋唐始已成不可逆转的盛大民间习俗。

宋初,蜀孟初降,太祖赵匡胤以年丰时平,诏开封府更增十七、十八两夕,元宵观灯之期从三夜增加到五夜,而张灯的准备工作实际上从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曰: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之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横列三门,各有彩结,金书大牌:中曰“都门道”,左右曰“左右禁卫之门”。上有大牌曰“宣和与民同乐”。

这种热闹的情景,除元代那几十年外,差不多延续了千有馀年,至今遗风犹存,民间习俗该有多么大的力量呢!被目为明代社会风俗长卷的《金瓶梅》,对跟元宵有关的活动的中心——逛灯市与赏花灯,自然不会惜墨。

灯市,唐人诗文中没有提到。大约那时还是以游赏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民间贸易。北宋词作中有两处提到灯市,但是记北宋都城汴梁风物甚详的《东京梦华录》却没有记载;记南宋都城临安风物的《武林旧事》卷二提到了,谓“都城自旧岁冬孟驾回……而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石湖有《灯市行》诗,诗云: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做灯市。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春风。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簺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

石湖先生是南宋初年人,此诗序云“以识土风”,那么灯之成“市”当在更早的时候。到明代中叶,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繁华热闹的景象,又非《武林旧事》所记可比。《金瓶梅》第十五回有一大段铺叙狮子街灯市的锦簇文字,很能反映出明代元宵灯节的繁盛景况。且摘引一段以娱耳目:

往东看,雕漆床、螺甸床,金碧交辉;向西瞧,羊皮灯、掠彩灯,锦绣夺目。北一带都是古董玩器,南壁厢尽皆书画瓶炉。王孙争看,小栏下蹴鞠齐云;仕女相携,高楼上妖娆炫色。卦肆云集,相幕星罗:讲新春造化如何,定一世容枯有准。又有那站高坡打谈的,词曲杨恭;到看这■响钹游脚僧,演说三藏。卖元宵的高堆果馅,粘梅花的齐插枯枝。剪春蛾,鬓边斜插闹东风;■凉钗,头上飞金光耀日。

灯市上百货杂陈,士女如云,笙歌鼎沸,灯月争辉,该有多么热闹欢快呢!不要以为这只是小说家笔下的夸张与渲染,跟刘侗、于弈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所记帝都灯市的富盛宏大场面相比,《金瓶梅》所记毕竟缺少大家气象,竟然显得有些寒素呢。且看刘侗、于弈正所记:

今北都灯市,起初八,至十三而盛,迄十七乃罢也。灯市者,朝逮夕市,而夕逮朝灯也……市之日,省直之商旅,夷蛮闽貊之珍异,三代八朝之古董,五等四民之服用物,皆集;衢三行,市四列,所称九市开场,货随队分,人不得顾,车不能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也……向夕而灯张,乐作,烟火施放。于斯时也,丝竹肉声,不辨拍煞;光影五色,照人无妍媸;烟罥尘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

这是一幅多么火爆热烈的场景!读此,即可知《金瓶梅》所叙并非虚饰了。

尤有趣者,刘、于还记有“市楼南北相向,朱扉绣栋,素壁。绿绮书;其设氍毹帘幕者,勋家、戚家、宦家、豪右家眷属也。”读到此处,便自然联想到《金瓶梅》第十五回所叙西门庆妻妾,在灯市街的临街楼上看灯玩耍那一段文字来,其中写潘金莲:“一径把白绫袄袖子搂着,显他遍地金掏袖儿,露出那十指春葱来,带着六个金马镫戒指儿,探着半截身子,口中嗑瓜子儿,把嗑了的瓜子皮儿都吐下来,落在人身上……引惹的那楼下看灯的人,挨肩擦背,仰望上瞧,通挤匝不开。”文字恣肆活泼,把市井妇女百无忌惮,名曰看灯而实欲人看的情态刻画活现。帝都勋戚家眷,想来不会如此放肆无忌,但那场景、那韵味、那心情,该是一脉相通的哟。

既云灯市,核心自然在灯。前引《金瓶梅》铺叙灯市的那一段文字,开头还有一大段对花灯诸品的描绘,亦引在下面:

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沸沸纷纷。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钟馗并小妹并坐。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咆咆哮哮;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玩玩耍耍。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绿藻……转灯儿一来一往,吊灯儿或仰或垂。琉璃瓶映美女奇花,云母障并瀛洲阆苑。

这里所列的几十种灯品,也并非小说家的夸饰与虚构,实出于现实生活,有同时代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所记为证:

腊后春前,寿安坊而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出售各色华灯。其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之属;花草则有栀子、葡萄、杨梅、柿橘之属;禽虫则有鹿、鹤、鱼、虾、走马之属;其奇巧则琉璃球、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罗、玻璃瓶之属;而豪家富室,则有料丝、鱼■、彩珠、明角、镂画羊皮、流苏宝带。品目岁殊,难以枚举。

你瞧,二书所列灯名目,该有多么相近,足见当时灯品之盛。而每一品灯用料之精美,工艺之考究,作工之精巧,又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得了的。下面只拣《金瓶梅》里提到并于史有征的说上几品。

先说开头的那两句:“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这是转着文说的,若俗着说,就是两条龙灯、一只鹤灯。以彩龙兆祥,仙鹤兆寿,取意吉祥。这两品原是宋代宫廷大型灯彩,仁宗朝做过参知政事的夏竦有《上元应制》诗云:“宝坊月皎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焰平”,咏的就是这两款灯。如今人们谈起龙灯,会想到耍龙灯、舞龙灯什么的,而最早的龙灯只是供人观赏,并不能耍着玩的。《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当时的龙灯形制云:“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如双龙飞走。”可以想象,数万盏闪烁摇曳的灯烛长龙该有多么壮观,那才是名副其实的龙灯呢!读到这里,人们就会明白什么是“龙衔火树”,什么是“火龙宝炬”,而不再把他们只看作华丽的词藻了。《金瓶梅》这两句诗又见于《水浒传》,文字或许脱胎于彼,但更大的可能还是风习相传吧。

《金瓶梅》这段赞词里所写的灯,许多是用动态来形容的,如“鲇鱼灯,平吞绿藻”;“秀才灯,揖让进止”;“师婆灯,挥羽扇”等等。这也不是作者笔下的虚泛之词。明桑悦有一首咏老人灯的诗曰:

假合分明两鬓秋,鲍郎衫袖带膏油。衰颜自分随灰灭,急景何妨秉烛游。得火常时能腹暖,避烟终夜只摇头。却疑南极星辰见,一点光芒落海陬。

《金瓶梅》也写到老儿灯,是借潘金莲之口说出的,没有描写。读了桑悦的诗,就知道老人灯的头部原来是会摇动的,大约跟走马灯一样,利用了空气对流的原理。同理,秀才灯会作揖,师婆灯能挥扇,鲇鱼灯可吞藻,足见花灯匠人用心之巧。不过,若是跟那些作工复杂的豪华巨灯相比,这些小巧机关又数不着了。《东京梦华录》卷六记文殊、普贤灯曰:

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

《武林旧事》卷二记大型琉璃灯曰:

禁中尝令作琉璃灯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机关活动,结大彩楼贮之。又于殿堂梁栋窗户间为涌壁,作诸色故事,龙凤噀水,蜿蜒如生。

明吴兆咏夹纱灯诗曰:

火树当筵出,灯屏绕席斜。逶迤一片影,匼匝九枝华。薄素流明月,层波浸百花。龙膏燃作雾,鹤彩散成霞。晓户鸾窥镜,春窗蝶误纱。盈盈空内外,瞰客若为遮?

读了这些豪华灯品的记述与描写,就可知道《金瓶梅》所写“双龙戏水”,极有可能真的有水可戏。制造如此精巧侈华的灯具,不知须耗费灯工多少的心血与工夫。明张岱《陶庵梦忆》记里人李某,曾作闽中二尹,“抚台委其造灯,选雕佛匠,穷工极巧,造灯十架,凡两年,灯成而抚台已物故。”这位抚台大人既有闲情委人造灯,想来还不止于衰朽至甚,两年时间,灯未成而人已逝。这个例子或许太偶然,或许所制的灯太复杂了,我们再看看最普通的灯吧。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记有莲花灯的制法:

以竹一本,其上破之为二十条,或十六条。每二条以麻合系其梢,而弯曲其中,以纸糊之,则成莲花一叶;每二叶相压,则成莲花盛开之状。爇灯其中,旁插蒲棒荷剪刀草于花之下。

这一盏极普通的莲花灯,制造起来也够复杂的了,所以面对“月让灯光”的盛大灯山、灯河、灯海,人们是不能不感慨的。明谢肇淛《五杂组》载,宋仁宗时蔡君谟知福州,上元日令民间一家点灯七盏。有人做诗讽曰:“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清歌无妙曲!”弄得这位太守扫兴而罢。

除了上面那段赞词所铺叙的诸色灯品,《金瓶梅》还零星写到一些花灯名色,如羊角玲灯、绣球纱灯什么的。这里只说说第四十一回乔大户送给西门庆的两款灯——珠子吊灯和羊皮屏风灯。

珠子灯以珍珠穿成,素以豪华称。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载,唐明皇时,匠工毛顺“巧思结创缯彩,为灯楼三十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锵然成韵。”这恐怕是珠灯之滥觞吧。宋人著述中已见珠灯名目。《武林旧事》云:“珠子灯则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或为龙船凤辇、楼台故事。”清代琐记扬州风物的《扬州梦》也写到珠灯:“方者以木为胎,穿珠成行,草成花纹;玲珑者,以铁丝为胆,穿珠成宝盖,成禽鸟式。然燃烛处必雕檀木,嵌玻璃。”

珍珠本就光泽圆润,为宝盖,为流苏,在灯烛辉映下会愈显得莹晶剔透,彩光纷呈,平添出许多富贵气象。但那灯的照度,肯定不能博人恭维,兼以贵重,平日是不用它的,只在节间才拿出来挂挂。《金瓶梅》第七十八回写“玳安与琴僮站着高凳,在那里挂灯——那三大盏珠子吊挂灯”,既出于生活真实,又对前文乔大户送西门庆的“珠子吊灯”不动声色地做了交待,堪称细密的一笔。

羊皮灯以细薄羊皮镂刻成图案,衬以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产生影戏那样的效果。《武林旧事》谓:“羊皮灯则镞镂精巧,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

羊皮灯的原料并不贵重,制作上有讲究:首先灯的规格要大,小了影响效果;其次图案繁简须适宜,过繁灯不显,过简影不显。《金瓶梅》专举“羊皮屏风灯”,可谓深得其窍。屏风灯面积大,光源小,本有明暗不匀的缺点,用羊皮镂刻的图案来调解,近光源处遮,远光源处露,使灯屏布光均匀柔和,又可增强明暗反差,充分显现出羊皮灯的影戏效果来。这跟他写的珠灯必举“珠子吊灯”的用意是一样的:珠灯高悬,珠络累垂,最能体现出珠灯的华美来。俗话说,凡事怕琢磨。一张灯节礼单上平平开列的两款灯品,没有比这再简单的情节了,仔细咂摸咂摸,竟也有许多意味在里面呢。

最后要说到的是“烧灯”,它是元宵节的结束曲。《金瓶梅》第十五回有这样一个小细节:西门庆众妾在灯市节楼上看灯,潘金莲指给孟玉楼看这个婆儿灯,那老儿灯,“忽然被一阵风来,把个婆子儿灯下半截割了一个大窟,妇人看见笑不了。”明代灯市从初八日起到十七日止,十天时间,风吹雪打,象这样损坏的灯会又不少;没坏的,也减色旧了许多。所以灯市结束时,除了贵重精巧的灯精心收贮外,一般的也就“纸船明烛照天烧”了。刘邦彦有《上元五夜观灯》诗,十三夜云:“新放华灯连九陌”,十四夜云:“灯光渐比夜来饶”,十五夜云:“九衢灯烛上熏天”,十六夜云:“次第看灯俗旧传”,十七夜云:“试看烧灯如白日,鳌山无影海漫漫。”把灯市初开,渐入佳境,盛极一时,逐渐冷淡,最后一炬烧空的过程写得甚有层次。到烧灯这一刻,元宵节就算结束了。

 

烟花

说起节日燃放的烟火或烟花。唐代王勃《守岁序》已出现:“贲鼓雷动,烟火星流”字样。北宋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更记曰:

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火大起,有假面披发,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绕场数遭,或就地放烟火之类。

但是从上下语境来推测,尽管这里的“烟火”可能已经使用了火药,但还是用于施火放烟,还不是后来施放的掺入金属药料而被称作“烟花”或“焰火”的那种烟火。到南宋《武林旧事》卷二所记:“宫漏既深,始宣放烟火百馀架。”吴自牧《梦粱录》卷六所载:“又有市爆杖、成架烟火之类。”才是被称为“烟花”或“焰火”的那种烟火。

放烟花也是元夜游娱的重头大戏。前引《帝京景物略》已言:“(元夜)烟火施放……烟尘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这样热闹的场景,《金瓶梅》自然不会漏空。两次过元宵节,都写到放烟花。一处在第二十四回:

陈经济与来兴儿,左右一边一个,随路放慢吐莲、金丝菊、一丈兰、赛月明……三个妇人还看着陈经济在门首,放了两个一丈菊,和一筒大烟兰,一个金盏银台儿,才进后边去了。

另一处在第四十二回,写西门庆家元夕放烟火,是一大篇夸张铺叙的书会留文:

 一丈五高花桩,四围下山棚热闹。最高处一只仙鹤,口里衔着一封丹书,乃是一枝起火,起去萃律律一道寒光,直钻透斗牛边。然后正当中一个西瓜炮迸开,四下里人物皆着,剥剥万个轰雷皆燎彻。彩莲舫,赛月明,一个赶一个,犹如金灯冲散碧天星;紫葡萄,万架千株,好似骊珠倒挂水晶帘。霸王鞭,到处响亮;地老鼠,串绕人衣。琼盏玉台,端的旋转得好看;银蛾金弹,施逞巧妙难移。八仙捧寿,名显中通;七圣降妖,通身是火。黄烟儿,绿烟儿,氤氲笼罩万堆霞;紧吐莲,慢吐莲,灿烂争开十段锦。一丈菊与大烟兰相对,火梨花共落地桃争春。楼台殿阁,顷刻不见巍峨之势;村坊社鼓,仿佛难闻欢闹之声。货郎担儿,上下光焰齐明;鲍老车儿,首尾迸得粉碎。五鬼闹判,焦头烂额见狰狞;十面埋伏,马到人驰无胜负。总然费却万般心,只落得火灭烟消成煨烬。

所谓花桩,就是有彩画装饰的木桩。明清时代的烟火是跟器械装置联组施放的。各种装置封装在一个个盒子里,利用药线连接,届时借助火药的力量把各色奇妙的装置打开,呈现五彩缤纷的景观,所以要用高木桩或层台把各色盒子错落有致地摆放开。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二记兖州鲁藩烟火:“殿前搭木架数层,上放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四旁珍珠帘八架,架高二丈许,每一帘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大字。每字高丈许,晶映高明。”可做参看。

山棚就是临时搭建的高大看棚,虽不专用于元夕看烟火,却是元夕观看烟火不可少的设施。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写到北宋东京汴梁皇家扎缚的豪华看灯山棚:“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昨汴京大内前缚山棚,对宣德楼,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明瞿佑所作《看灯词》叙写了明代民间扎缚的看灯山棚:“东家斫竹缚山棚,西舍邀人合凤笙。官府榜文初出了,今宵喜得晚西晴。”都有助于我们理解《金瓶梅》里写到的“四围下山棚热闹”是一幅什么样的热闹景象。

最高处一只仙鹤,是说花桩的最高处扎缚了一只像生仙鹤。这也是元宵烟火常套。宋詹无咎《鹊桥仙·题烟火簇》词就写到了:“龟儿吐火,鹤儿衔火。药线上、轮儿走火。十胜一斗七星球,一架上、有许多包裹。”

起火,俗称“钻天猴”,一种靠火药燃烧产生的后推力向上飞起很高的烟火,多缚在细杆上以保持飞行方向。明程敏政有《元夕灯诗·起火》诗曰:“活火翻成一缕烟,暖风吹上碧云边。须臾响作春雷起,万紫千红献帝前。”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记曰:“放烟火:用生铁粉杂硝、磺、灰等为玩具,其名不一:有声者,曰响炮;高起者,曰起火;起火中带炮连声者,曰三级浪。”

《金瓶梅》里的起火做成仙鹤衔丹书形状。丹书,皇帝的诏书,用来向上苍报信,所以这只起火不会装爆药,只要求它飞得极高,以达天庭。从插图看,这只仙鹤左右各装了三枝起火。大概只有这样足够强的推动力,才能把扎彩的仙鹤送上天吧。

西瓜炮,又称百子西瓜炮,是一种爆裂后有炮子迸出以伤人的火器。清魏源《圣武记》卷一记曰:“有西瓜炮者,量敌营之远近,虽数里外必至其营始裂。”《金瓶梅》所写,虽只肖其形,并非真的用来伤人,也使“四下里人物皆着”,可以想见其威力。

彩莲舫,未见着录,顾名思义,当是形似采莲舟的烟火。

赛月明,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五有记。其记兖州鲁藩演《唐明皇游月宫》剧:“如轻纱幔之,内燃‘赛月明’数株,光焰青黎,色如初曙。”可知是一种能发出青白色光的烟火,大约以镁条为主料吧。

紫葡萄,前引瞿佑《看灯词》的第二首也写到了:“都司烟火揭高竿,万斛珠玑撒玉盘。看到顶头齐喝采,紫葡萄上月团团。”总之是肖葡萄之形而色紫吧。

霸王鞭,乃“报旺鞭”的讹音。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有记:“送神之时,多放爆仗,有单响、双响、一本万利等名。或有买编成百千小爆,之连声不绝者,名曰报旺鞭。”又引蔡云《吴歈》诗:“三牲三果赛神虔,不说赛神说过年。一样过年分早晚,声声听取霸王鞭。”并云:“霸王鞭应作报旺鞭,报来岁兴旺之意。

地老鼠,大约跟今天孩子们放的转轮相似。《金瓶梅》说它“串绕人衣”,前引《宛署杂记》说它:“不响不起,旋绕地上。”它是烟火中的老资格。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记曰:“穆陵(宋理宗)初年,尝于上元日清燕殿排当,恭请恭圣太后。既而烧烟火于庭,有所谓地老鼠者,径至大母圣座下,大母为之惊惶,拂衣径起,意颇疑怒,为之罢宴。”

琼盏玉台,书里说它“端的旋转得好看”,应该是一种有机械装置能转动的层台样烟火。明刘纶《元夕同杂宾里中观放烟火》诗云:“枞金叠鼓转层台,绛火银花映杂苔。”说的是类似景物吧。

银蛾金弹,当是一种能发射的装置,射出的金弹击中飞动的银蛾,所以书里说它“施逞巧妙”。写到这里,不由想起少年时观看《采茶捕蝶》小剧的情景来。那只在细竹竿尖翩翩翻飞的蝴蝶,跟这里被金弹击中的银蛾,应该有某种联系吧。那银蛾多半会是安置在细弹簧上,利用共振原理让人产生飞动感觉的吧,否则金弹难以把它一下子就打中。

八仙捧寿,演绎张果老等中八仙各持宝物为西王母献寿的故事。前引《陶庵梦忆》记鲁藩烟火又写到:“下以五色火漆塑狮、象、橐驼之属百馀头,上骑百蛮,手中持象牙、犀角、珊瑚、玉斗诸器,器中实千丈菊、千丈梨诸火器。兽足蹑以车轮,腹内藏人,旋转其下。百蛮手中瓶花徐发,雁雁行行,且阵且走。”可以看作“八仙捧寿”的另一种表现。

七圣降妖,演绎梅山七圣降伏妖魔的故事,《西游记》有叙。其实早在《东京梦华录》记述“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已有称作“七圣刀”的表演:“又爆仗响,有烟火就涌出,人面不相睹。烟中有七人,皆披发文身,着青纱短后之衣,锦绣围肚看带。内一人金花小帽、执白旗,馀皆头巾,执真刀,互相格斗击刺,作破面剖心之势,谓之‘七圣刀’。”后世的“七圣降妖”会不会是从“七圣刀”的表演敷演出来的,很有这种可能。《金瓶梅》用“通身是火”四字概括这一组故事演绎,这也有佐证可循。上引《陶庵梦忆》就接写道:“移时,百兽口出火,尻亦出火,纵横践踏。

黄烟、绿烟,以及上下文提到的大烟兰,都是只燃烧不爆响的烟花,里面不装炸药,燃放比较安全。所以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里说:“至于小儿顽戏者,曰小黄烟。”

紧吐莲、慢吐莲,当是烟花展放若莲花状,随填药成分不同,燃放速度有快慢之分。

一丈菊和一丈兰,前引《陶庵梦忆》已经提到,虽其名曰“千丈菊”“千丈梨”,应为同物异名。《陶庵梦忆》里说它们是“火器”,装在诸如象牙、犀角、玉斗等容器内,当是管筒状的、燃放时冲起较高的、形成菊、兰、梨等花形的焰火。

火梨花,虽然名称带火字,其实也是一种小焰火,可以拿在手里燃放,所以一首儿歌唱道:“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见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它的资格也够老。宋代詹无咎《鹊桥仙·题烟火簇》词就写到了:“梨花数朵,杏花数朵。又开放、牡丹数朵。便当场好手路歧人,也须教、点头咽唾。”

落地桃,虽亦未见著述。但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记曰:“又以枣肉炭屑为丸,系以铁丝燃之,名‘火杨梅’。”可以作为想象的参考。

以上诸种,都是可以单独燃放的烟火,无需机械装置配合。类似的还有第二十四回写到的“金盏银台儿”,它跟前文介绍过的“琼盏玉台”不同,它是由书中人陈经济带在身边随路燃放的,不可能配有复杂的机械装置。它是一种由白色花样托起黄色花样的焰火的形象名称。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记曰:“其菊有七八十种……白而大心黄者名曰金盏银台。”又水仙花亦别称金盏银台,命意异曲而同工。

货郎担,即卖货郎挑的杂货担子。旧时货郎不但要靠吆喝,有的还要靠演唱招徕顾客。这在《水浒传》第七十四回有生动描述:“众人看燕青时……扮做山东货郎,腰里插着一把串鼓儿,挑一条高肩杂货担子。诸人看了都笑。宋江道:‘你既然装做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燕青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所以会社队舞中常有货郎担的表演,因此也被纳入烟火扎彩中。

鲍老车,即鲍老推的车子。鲍老,也在会社队舞中经常出现,是个衣着郎当、进退失据、逗人发笑的角色。有文献说,他出场时常抱一面大铜锣,因此被称作“抱锣”,鲍老是抱锣的讹音。《金瓶梅》写他推车儿,跟抱大铜锣的形象很接近。只不过这里不是真地在表演,而是扎制成的焰火形象,所以焰火一起,它便“首尾迸得粉碎”了。

五鬼闹判这一烟火名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有载:“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旗火、二踢脚、飞天十响、五鬼闹判儿、八角子、炮打襄阳城、匣炮、天地灯等名目。

五鬼闹判,也是一个流布很广的民间故事,说五个小鬼不服判官的判决,夺笔,扯帽,折带,脱靴。雕塑、绘画、戏曲都有表现。明代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十回也写到了:“这五个鬼人多口多,乱吆乱喝,嚷做一驮,闹做一块。判官看见他们来得凶,也没奈何,只得站起来,喝声道:‘!甚么人敢在这里胡说?我有私,我这管笔可是容私的?’五个鬼齐齐的走上前去,照手一抢,把管笔夺将下来,说道:‘铁笔无私,你这蜘蛛须儿扎的笔,牙齿缝里都是私丝,敢说得个不容私!’判官看见抢去了笔,心上越发吃恼,喝声道:‘!又还胡说哩!我有私,我这个簿可是个容私的?’五个鬼因是抢了笔,试大了胆,又齐齐的走上前去,照手一抢,把本簿抢将下来,说道:‘甚么簿无私,你这茧纸儿钉的簿,一肚子都是私丝!’判官去了笔,又去了簿,激得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平跳将起来,两只手攒着两个拳头,前四后二,左五右六,上七下八,支起个空心架子,实指望打倒那五个鬼。那晓得那五个鬼都是一班泼皮鬼,齐齐的打上前来,一下还一下,两下就还一双,略不少逊。自古道:好汉不敌两。老大的只是判官一个,那里打得那五个鬼赢?把头上的晋巾儿也打吊了,把身上的皂罗袍也扯碎了,把腰里的牛角带也蹬断了,把脚下的皂朝靴也脱将去了。判官空激得爆跳,眼睁睁的没奈他们何处。

《金瓶梅》说到的五鬼闹判,跟烟火名目中经常出现的火判官应是一路货色。清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载曰:“京中演火判一剧,口含纸卷,内卷硫黄,然之而喷,浓烟自口出,火星迸散,跳跃而舞。”可作参看插图中,烟火盒子下面悬挂的象生人物,应该就是火判官的形象。

十面埋伏,据说是楚汉会垓中韩信布下的阵名。韩信用此战阵把项羽逼刎乌江。它也是极适于烟火表演的题材。清代魏学渠有《法曲献仙音·咏走马灯》词。小序曰:“灯剪采缯为人马,作十面埋伏刘项战斗之状,烧蜡则四围环走如生。”其词云:“翠羽红绡,寸人豆马,一炬中间连串。喑哑重瞳,名骓驰骤,只少虞姬生面。楚歌来,乌江血,垓下风云,战光如电。  算英雄,可能不散。胯下子、千古弓藏,留恨渔父舣扁舟,只争差、鸿门高宴。玉漏听残,掷金卮、灯微风扇。只剩得、秦时明月,教游人见。”可作为《金瓶梅》烟火“十面埋伏”的实证。

 

走百病

走百病也是元宵的一项节令活动,专为妇女而设。明高士奇《灯市竹枝词》云:“鸦髻盘云插翠翘,葱绫浅斗月华娇。”注云:“正月十六日夜,京师妇女行游街市,名曰走桥,消百病也。多着葱白米色绫衫,为夜光衣。”

刘侗、于弈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亦有类似记载:“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至城各门,手暗触钉,谓男子祥,曰摸钉儿。”

又张宿《走百病》诗曰:“白绫衫照月光殊,走过桥来百病无。再过前门钉触手,一行直得一年娱。”

写的也是京城景象。但是这一节俗并非仅限京师。清刊《广东通志》卷五十一曰:“(正月)十六夜,妇女走百病。”又《陕西通志》卷四十五引《临潼县志》曰:“(正月)十六夜,妇女出游,谓之走百病。”江南称作走三桥。清顾禄《清嘉录》卷一有载:“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可见此风范围之广。

以山东清河为背景地的《金瓶梅》也写到这一节俗。不过用了一个很特别的词儿:“走百媚儿”。出现在第二十四回:

宋惠莲)于是走到屋里,换了一套绿闪红段子对衿衫儿,白挑线裙子,又用一方红销金汗巾子搭着头,额角上贴着飞金并面花儿,金灯笼坠儿出来,跟着众人走百媚儿。月色之下,恍若仙娥,都是白绫袄儿,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满,粉面朱唇。

同回后文又说:

却说那陈经济,因走百病,与金莲等众妇人嘲戏了一路儿。

可见二者说的是同一件事。如果前一“媚”字不是误书或误刻,那么《金瓶梅》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珍贵的风俗资料。想想,如果“队而宵行”能使自己增添几分美媚,对女性而言,那不是比消百病更美好的期盼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54446.html

上一篇:谭凤环《红楼梦》画展序
下一篇:自己动手干干净净迎新年,更盼学术生态环境的干净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1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