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科学研究网络合作进行时

已有 6874 次阅读 2014-8-15 09:59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虚拟社区已经取得重大商业成功,学术虚拟社区也不甘落后,相继有许多虚拟学术社区建立,但大部分这样的社区都相继倒下,最终活下来的都有各自的理由。现在比较成气候的有三家,分别是德国的ResearchGate、美国的Academia.edu和英国的Mendeley。三家公司各有特色,但目前都处于创业阶段,盈利模式也都在摸索中。作为学者交流的平台,虚拟社区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这些优秀网站的不断前进,对学术交流甚至学术的各个过程都可能会产生影响。以下内容根据《自然》最近的新闻改写。

2011年,尼日利亚Emmanuel Nnaemeka Nnadi希望找人帮助测定耐药真菌的基因序列,他当时正在攻读微生物博士学位,实验室没有基因测序设备和技术。他尝试使用学术社区网站ResearchGate寻找帮助。当他和意大利遗传学家Orazio Romeo**后,一项国际合作研究就此启动。过去3年,两位学者对非洲真菌感染进行了合作研究,合作方式是,Nnadi负责采集样本,Romeo(罗密欧)负责基因序列分析,Nnadi将采集到的样本邮递给罗密欧。虽然Nnadi在非洲尼日利亚高原州大学,罗密欧远在意大利墨西拿大学,至今两人也从没有见过一面,但是两人合作相当融洽,结果也非常丰富。

6年前柏林前医生兼病毒学家Ijad Madisch和两位朋友一起创办了ResearchGate。他讲上面这个故事是希望说明ResearchGate帮助科学家建立合作关系上的成功。类似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ResearchGate本质上就是社区网站,本质上和FacebookLinkedIn没有不同,但它是学术社区网站,让成员建立自己的个人简介页,分享论文,跟踪阅读和下载线索,开展学术讨论。例如,Nnadi可以用ResearchGate上传他所有的文章,罗密欧则通过ResearchGate和数百名科学家保持**,有的科学家正在协助他分析真菌基因组。

Madisch说,目前已经有450多万学者注册了ResearchGate账号,有10000人每天登录。和Facebook13亿用户相比似乎是小巫见大巫,考虑到这里只允许学者加入,这样的用户规模就让人吃惊了。Madisch的远大理想包括,ResearchGate将成为进行合作、交流、论文评阅、分享研究数据,尤其是分享阴性研究结果的常用工具,甚至可作为科学家上传研究数据的网络资料库。Madisch告诉投资者和记者,自己建立网站是希望赢得诺贝尔奖(和平奖?)。ResearchGate公司现有120名工作人员,去年6月宣布已经获得比尔盖茨等共3500万美元投资。

Leslie Yuan是帮助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改进网络和软件的团队负责人,他看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这些人有何神通,一下弄到那么多钱?几年前就曾经有许多建立学者社区的尝试,但大部分最后都不了了之。著名失败者有FacebookSciLinks2collab和《自然》网络等。一些观察家推测,这是因为科学家分享数据、论文和评论时相对保守和谨慎,或科学家不喜欢使用相对公开的社交网站,更喜欢用比较私密的方式交流。早期的失败也许是因为思路过于超前,或者就是做的不够好。最终ResearchGate克服困难获得了成功。

Academia.edu声称已拥有1100万用户,总裁Richard Price豪情万丈,说公司目标就是重建科学出版模式。Richard Price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专业,2008年创办Academia.edu时已获得1770万美元风险投资。Mendeley声称拥有310万用户,该网站最早是作图片和文档存储软件业务,2013年荷兰出版巨人爱思唯尔用760万美元收购了该公司。

客观说,融资成功并不代表其真正价值,真正的学术社区价值应该体现在学者参与热情和盈利模式,尤其是通过这些网站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就。正如麻省总医院遗传学家Daniel MacArthur说,在ResearchGate上难以见到遗传学领域的真知灼见。

为了分析学术社区的真实情况,《自然》5月通过邮件对数万名学者进行问卷调查,从95个国家获得3500份学者回信。结果表明,ResearchGate确实是最流行的网站,超过88%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说知道该网站,其中不到50%说经常访问ResearchGate,其次是谷歌学术、Facebook LinkedIn29%的访问者已经拥有自己的账户。华盛顿大学进化生物学家Billie Swalla说,她和大多数同事都使用ResearchGate,在这里查找最新文献比跟踪海量的文献库要方便许多,许多文献数据库和学术期刊总给你发送大量没用的垃圾信息,但是ResearchGate总会把最有价值的最新文献推荐给你。Swalla坦诚使用RG评分将自己和其他学者进行比较,RG评分是一种参与度评价。

一些科学家对社交网站推送的邀请信非常恼火,这些网站定期以学者同事的身份发送邀请信,以引诱大家加入这些网站,例如《自然》调查发现35%ResearchGate用户是因为收到邮件加入的。有学者指出,许多这类的邀请信并不是真正的学者发出,而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用软件自动推送的。这对那些不愿意加入这些网站的学者来说,这些方式有骚扰的嫌疑。Madisch对这些批评并不十分介意,他申辩说,相对于大量喜欢使用的用户来说,这些批评微不足道。

Academia.edu不如ResearchGate名气大,只有29%的被调查科学家说听说过该网站,只有5%的定期访问。不过Academia.edu有自己的绝活,在这里用户不仅能分享文章,而且可以分享访谈、书评和讲座。另外Academia.edu对用户不设置门槛,任何人都可加入。Mendeley获得48%的知名度和8%的访问比例,但Mendeley发起人Jan Reichelt说,用户多并不能说明更好,因为这不能体现出真正的交流效果。

为了获得交流质量的数据,《自然》问卷中包含对活跃用户的具体活动内容的调查,大部分活跃用户回答一般是为回应要求建立好友**的同行,其次比较多的活动内容是上传相关资料,寻找同行、管理评分和查找推荐文献。

学术社交网站一个敏感话题是关于文章版权问题,现在Academia.edu已经上传了7百万文章,ResearchGate更多达1400万,这些文章有的涉及版权问题。学术出版商担心这些网站会成为侵犯版权的公共窝点,2013爱思唯尔已经发出3000份通知,告知这些网站已经违反了美国千年数据版权法,希望他们删除非法上传的相关文章。Academia.edu将这些通知转发给相应用户,这已经引起过用户的强烈抗议。有一位匿名科学家说:几乎所有科学家都违反版权法,被告知的只是不幸被抓的,希望出版商别弄这些恶心玩意。其实关于版权问题是大型网络社区的共同问题。大学网站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爱思唯尔也发出过类似通知。这其实是关于学术出版和自由获取学术信息的一场战争,出版商在法律上拥有权利并不错,但这样的处理方式会限制学术信息交流的畅通。学者们作为学术信息的制造者,就好像是农民租借地主的土地种地,每年给地主上交租金,而自己整年忙活,一无所有。

学术虚拟社区也希望通过传统方式影响现实的学术社会。今年3月,ResearchGate创办了一个新杂志Open Review,鼓励学者对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深度批评。Madisch说,用户已经提交了10000份这样的评论,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他希望用户能上传原始数据,包括一些阴性研究结果,生物医学方面的阴性研究结果往往找不到杂志无法发表,现在每天有700多个阴性研究结果提交。Academia.edu也计划创办类似杂志。

这些活动本身无可非议,但许多人不知道有什么理由让科学家们自愿参与。Madisch认为,这就是网络社区的魅力所在,你只要上传资源,就能找到潜在需要的人。也有人担心这些网站会泄露个人信息给商业用户。MadischResearchGate绝对不干这种恶劣行径,他们开始通过发布招聘广告赚钱,将来希望能与一些公司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实验技术和实验耗材代理服务,也可以给学术机构提供学术分析服务。但有人认为,学术网络社区的盈利能力有限,毕竟用户规模有限。网络的威力在于规模,社交网站没有用户规模就等于没有生命。

Mendeley被爱思唯尔收购也让它获得了一个全球学术合作的平台,因为可以和其他爱思唯尔资源进行对接。使用许多普通计算机软件可以分析Mendeley提供的统计数据,而Academia.eduResearchGate现在没有这样的功能,不过Madisch说正在开发这样的功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819629.html

上一篇:让出版商们大汗淋漓的消息
下一篇:分享论文的南美学生面临牢狱之灾
收藏 IP: 58.247.243.*| 热度|

9 刘洋 张南希 周华 杨金波 孙爱军 gaoshannankai ljxm zhangling divingme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