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延续上篇《科研的无奈》
(先补充上次的内容,觉得需要多说一些)
一、彷徨的研究生阶段(后补)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自己犯的最大错误是等待老师指定课题内容,自己没有能力判断课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只是一味地做实验,把试验技术等价于科研。当时的学术目标就是能发表出一篇学报论文,虽然最后实现了这样的目标,但是也费了很大周折。其中自己感觉最大的困难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方面。因为大学和大学前自己的作文能力太差,基本的文字能力根本达不到成文的水平。当时有3个教授给我帮助很大,文字能力强的重点帮助修改文字表达,基本是一句句修改。这对后来自己的文字能力有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有的教授在思路上强就重点指点如何把实验结果解释清楚。这也是自己在科研道路上取得的第一次“真经”。师兄师姐也给自己许多帮助,最重要的是技术方面和英语写作方面。基本上英文摘要都是他们帮忙翻译完成的。总之,回想起来,自己总觉得硕士是自己科研第一步,也是最不堪的一步。硕士阶段可以说科研入门都不入门。
博士阶段,继续攻读原来导师的,由于硕士的经验,在硕士毕业的时候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课题方向。仍沿着硕士阶段的思路,改变动物模型,并增加细胞学和机制方面的研究。我硕士的课题是颅脑伤,模型是用最粗糙的砝码直接打在动物皮层上,这个模型最大的问题是稳定性不够。1992年,美国新墨西哥Rosenberg教授制备了一种脑出血动物模型,具体就是将胶原酶注射到脑纹状体内,可以诱导出血,这个模型现在已经成为脑出血的经典模型。关于这个模型的论文我是在1994年读到的,觉得这个模型要比我原来用的创伤模型要好。因为依靠药物剂量可以制备出不同程度的出血,也就是说模型的稳定性可以控制。最后利用这个模型做了博士论文,效果也不错,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自己确定题目,自己确定研究内容,最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顺利毕业。毕业论文发表了一些国内的核心期刊。最后把论文的主要部分写成英文,投稿到Stroke上,后来杂志给了许多意见属于大修,因为自己当时实在不懂得国际期刊的投稿,一看那么多的问题,直接就放弃了。几年后,自己在投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一般杂志会给一些意见,然后根据意见进行修改或解释,接受发表是非常有希望的。这是在1999年,当时学校发表国外论文的总数量不到100篇,能在这样杂志上发表论文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好事竟然被自己活活放弃了。这直接导致自己在6年的研究生阶段没有发表一篇SCI论文的后果,并使自己对自己科研能力缺乏自信好多年。
二、科研独立有喜有忧
实话说毕业后科研能力确实比研究生阶段高了一些。自己研究生6年的工作没有发表一篇SCI论文,但我指导的学生几乎全部都能发表SCI论文。从这个角度看,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现在自己毕业都14年了,科研上有了一点进步,自己也能带博士了。
回想起刚毕业那个阶段,真的有很多苦衷。刚博士毕业的时候可以说不是独立而是孤独,没有学生,没有经费,没有实验条件,没有方向,没有科研。只有压力,只有渴望,只有空想。那个时候真的很希望国家应该给青年人一次机会,就是把条件降低到最低,给一个雪中送碳,给一次免费午餐。
毕业刚到一个新单位,没有真正可以使用实验室,有许多房间空在那里,没有人做实验,研究生也只能做做动物模型,只能达到取材阶段,后面的都需要到其他实验室求助。这让我那个滚烫的科研之心顿时凉了下来。
总不能坐以待毙,最后联系到武汉物理所读博士后,也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2年时间只是熟悉并掌握了如何操作MRI,但没有什么工作成绩。不过在那里接触到许多物理和化学领域的老师,也给我很多好的影响。例如他们大部分都对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十分看重,不象生物学领域许多数值都要看统计。后来回想这个阶段,主要是因为自己对科研工作缺乏经验,没有好好利用一个非常好而且有价值的工具。
2001年,依靠教学方面的成绩、几篇博士期间的论文和学科的劣势,有幸晋升为副教授,并可以带硕士研究生,可以说自己对带学生没有多大自信。但仍为自己的“科研”前途着想,硬着头皮招了几个学生。开始了不太合格的导师之路。
2002年自己联系到加拿大Manitoba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由于老板是化学领域的,与我的专业并不一致,唯一的工作是负责给一个大型课题做一些技术活,后来觉得这个工作没有可能有大的成绩,自己就放弃回来了。但一年的经历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见识了国外教授对科研的敬业精神,那就是几乎所有的教授都对科研十分投入的精神。发表论文尽管重要,但都是他们真正的心血的结晶。这对我后来的科研工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2003年后直到2008年,我重点在一个小领域做了一些工作。那就是氧气的毒性效应。氧气的毒性效应在150年前就被人类认识,但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理想的解释。这可能代表了生物学领域对基本生命现象的无知。我觉得一下子也很难能做出什么有价值的工作。就从反面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1998年前后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以毒攻毒”,利用氧气的毒性来诱导身体发生预防疾病的能力,当时国际上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报道。
2000年的时候日本国防大学的访问团到我们这里访问,就曾经有这个方面的报道,给我很大触动。至少我觉得国际上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有遇到知音的感觉,他们的工作也是这个领域国际开创性的几个工作之一。2004年,国际上已经有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我在2004年才开始带着学生正式开展用高压氧暴露预防低氧的研究。初步的结果好地令人吃惊。这些试验都是我和学生一起做的,进行了多次重复,结果非常确定。我们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反复暴露高压氧后,3天后动物耐受低氧的能力大增,可以说是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这一现象,后来国内有人利用这个研究用于高原病的预防,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利用这一个结果,我们2005年拿到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这个基金资助下,我找到5个学生帮助我开展了在不同器官上的保护效应研究。例如心脏、肝脏、脊髓、脑和视网膜等,2008年我们在国际上发表了10余篇相关论文。目前这些论文引用的情况非常好,可以说是我科研独立后的第一次真正的学术成绩,也使我增强了科研的自信,成为我继续充满自信开展后来研究的重要心理基础。
这个阶段也有过彷徨和无奈,从好的方面看,3-5年来就围绕这个看法做了一点研究,并逐渐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例如,对一些生物分子功能的评价,如何简单设计课题,但这个阶段的研究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发现,只是带着这几个学生一起发表了几篇普通的SCI论文而已。如果说是最大的收获那就是培养了几个比较好的学生。但这些研究确实没有什么深度,国外同行也多次在审稿中指出这是些“描述性”研究,没有分子机制的研究,对这个评价我们很能接受,我们是有自知之明的。但那个阶段我们确实也不知道怎么深入,或者知道怎么深入也没有经费和条件,但更主要的还是科研能力的不够。
许多青年学者都希望自己能早日科研独立,当你有机会真正独立科研的时候,最渴望的可能是有棵大树好乘凉。当你需要申请经费的时候,他能帮你找到关系;当你科研上遇到困惑的时候,他能帮你解惑。这其实就不是真正的独立,或我们仍缺乏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独立的科研需要有相对全面的能力,虽然不一定什么都十分突出。例如你不一定那个技术高超,也不一定经费特别多,但唯一重要的是必须能独立提出科研思路,具备带领学生完成科研课题的能力。这一点是作为一个年轻导师必须要具备的,否则的话,能带研究生不一定真的具有指导能力,那样的导师可能是误人子弟,带的学生越多,害人越多。
(仍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