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气对人体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氢气也是细菌代谢产生的关键化合物,通过吸入或饮用氢水给人体补充氢气就是一种典型的“后生元”postbiotics。我们今天借用《自然》的一篇文章学习学习什么是后生元。不过氢气也是一些细菌的食物,也具有类似益生元的作用。所以氢气应该是益生元,也是后生元。这样的话,氢气应该是双生元,英文是 bisbiotics。估计这个英文单词目前还没有。
健康和肠道细菌的联系是新兴研究热点。肠道细菌代谢产物是细菌和人体关系的最关键的介质。给人服用益生菌或有益细菌的益生元都最终通过增加细菌代谢产物发挥作用。
现在,“后生元”,也有翻译为“益生素”。正在进入肠道菌群领域。尽管对该术语的确切定义仍然难达成共识,但postbiotics广义上指的是尝试将预先转化的代谢化合物直接输送到肠道,而不需要人体自身的细菌作为中介。或者说直接代替细菌给人服用对人有好处的化合物。
化学品制造商Daicel公司的研发经理Kazuya Mitsuhashi解释说:“有时一个人可能没有健康的微生物环境,无法使用益生菌或益生元中受益。”人体内微生物的组成各不相同,受性别、年龄、饮食习惯和压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Mitsuhashi说:“后生元是指在不受特定微生物存在或不存在影响的情况下将化合物输送到肠道。”他补充说,虽然益生菌和益生元可能有助于培养健康的肠道菌群,但后生元可以满足更直接的需求。
Mitsuhashi举出了大豆异黄酮的例子,这是一种在大豆中发现的成分。小规模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能有助于妇女绝经后的健康,因为肠道细菌将其转化为马雌酚,一种结构类似于雌激素的化合物。这些论文表明,雌马酚功能很像雌激素的弱替代品,2018年的一项荟萃分析得出结论,有效补充雌马酚可显著降低绝经前后女性潮热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然而,2010年代早期的研究表明,大约只有30-60%的日本人能够从大豆异黄酮中生产马酚。日本年轻女性的这一比例甚至更低,只有20-30%。“客观地说,超过一半的食用大豆异黄酮产品的人可能无法从一开始就获得预期的好处,”Mitsuhashi说。
Daicel希望利用后生元技术来克服这个问题。凭借40年处理微生物的经验,Daicel于2014年将转化后的equol推向市场。“我们模拟了在肠道中发生的发酵过程来制造马酚,”Mitsuhashi解释说。
Daicel团队回顾了之前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使用厌氧细菌生产乙酸,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用于许多溶剂和纤维素塑料,在充满细菌的发酵罐中,Daicel团队重现了类似于肠道的厌氧环境。他们的产品被用作一些膳食补充剂的原料。
线粒体自噬诱导剂
在一个类似的行业中,Daicel正准备将从石榴、坚果和浆果中鞣花酸中提取的尿石素A。
Mitsuhashi解释说:“尿石素A是第一个被证明可以诱导线粒体自噬的生物后化合物,即人体破坏旧的或受损的线粒体,将蛋白质回收用于新细胞。”他引用了2016年瑞士研究人员使用动物模型在《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篇论文。
线粒体自噬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器,本质上是细胞的动力源。当线粒体减少时,细胞的能量生产会恶化。”这篇论文表明,在线虫中,尿石素可以延长寿命,防止因衰老而丧失活动能力。该化合物对小鼠也有积极作用,改善肌肉功能。Mitsuhashi指出:“很明显这种化合物在激活细胞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也有许多可能性来影响健康。”
2019年发表的一系列小鼠研究表明,尿石素A可能能够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这些结果如果进一步在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将对整体肠道健康和炎症性肠道疾病产生影响。
但与雌马酚不同的是,产生尿石素A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其中涉及大量的中间体。2016年,Daicel团队取得了突破,他们发现了两种细菌,每一种都在化学反应的不同亚群中发挥作用。它们现在都被用来帮助产生化合物。
Daicel投资的其他项目包括从啤酒花中提取的化合物,啤酒花以用于啤酒而闻名。啤酒花含有前雌激素化合物黄腐酚,在肠道中会转化为8-戊烯柚皮素。8-戊烯柚皮素是另一种具有强烈的雌激素样性质的化合物。Mitsuhashi的团队成功地分离出了能够将啤酒花中另一种丰富的化合物转化为8-戊烯柚皮素的细菌。他指出“这是迈向大规模生产的巨大飞跃。但目前,我们仍在探索这种化合物的具体功能。”
Mitsuhashi说,虽然对那些幸运地拥有非常多微生物群的人来说,后生元制剂可能是不必要的,但它们可以帮助那些与肠道健康作斗争的人。他说:“最终,是否服用益生菌、益生元或益生后的选择应该由消费者决定。”“我们的任务是提供多种选择,以便随时获取潜在有益的肠道化合物,无论何时个体肠道内滋生的细菌类型如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