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催化剂载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xiangyun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博文

“奇怪的逻辑”事出有因

已有 4846 次阅读 2008-6-20 00:1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奇怪的逻辑”本是一时的小感想。发表后,有网友留言说该博士后可能碰到为难的事了,希望我能理解他。本想简单回复一下说明真实情况。但写了几句后,发现没法用简单几句话说清楚,只好再熬夜续一文。

该博士后在我们组时确实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结果,但当他得知申请的洪堡奖学金被批准后,就想把我们组的结果带到德国去发表。我没有同意,因此他就不愿意整理实验结果。我写好文章后把他列为第一作者,先投高影响因子杂志,他没有意见。但没有被接受,就得改投中等杂志。这时,他说他不同意文中关于形成机理的看法,如果这样的机理发表后会影响他在碳材料领域的“名声”(也可能是“声望”,我记不清了),因此不愿意在该文署名。多次协商仍没有结果,我就告诉他实在不愿意署名,可以,但必须给我写一个书面的东西,说明是他自己不愿意署名,而不是我要侵占他的成果。几天后,他真给了我这样一个东西。虽然和我要求的不太一样,但也明确说:他不同意文中关于形成机理的观点,因而不愿意作为合作者。我又告诉他,文章如果被接受发表,别人可能无法了解他的实际贡献。他说,在致谢中说实验是他做的就行了。就这样,他没多久就去德国了。后来那篇文章被Carbon接受了,出版前我还把清样(proof)发给他。他回信说:致谢中还应该说他完成了全部分析(analysis)工作。因为analysis这个词不仅可以理解为电镜测试等实验工作,而且还可以理解为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而我在文章致谢中已经说了,大部分实验工作是他完成的,因而我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文章正式发表9个月后,他突然来信让我给他出个证明,说那个工作完全是他独立完成的。我不明白他为什么需要证明,给谁看,就没答应他。连着几天,每天都会收到他的邮件,说我发表的那篇文章如何如何影响他了,他的一篇文章已经被德国《应用化学》(影响因子9点多)接受了,但编辑发现了我的文章,就撤消了他的文章等等。其中有些话根本不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说的。一周后我突然收到Carbon主编的email,要求我解释该博士后对我的指控(complaint),如果我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Elsevier以后将不再接受我的论文。原来他在要求我出证明之前就向Carbon主编告我了,说我偷了他的研究结果。当我向主编介绍了前因后果,出示了他原来给我的声明以及他最近的email(好在都是用英语写的)后,编辑就驳回了他,但他还不罢休,继续给编辑发邮件直到编辑最后不得不对他这样说:You have wasted so much of my time and I wish I could charge you for it ! I do not wish this correspondence to continue. 此后,他又开始向我们所所长发邮件,打电话,说我霸占了他的独立研究成果,要求所里处理我直到所里告诉他“ 再继续纠缠就将此事通知他在美国的老板”后,事情才算告一段落。这件事结束后,我就告诉他:没有经过我允许,不得将我们实验室结果擅自发表! 当然,他也给我发了一个相同内容的东西,警告我。

从那件事以后,我们再无联系。他的一些实验结果,当初他也写成草稿给了我,但我不想再跟他有任何联系,这些结果一直未发表。自从发生了Carbon文章事件后,我们发表文章没有用过他的任何照片,XRD以及拉曼结果。因为他把样品都带走了,我觉得如果他把那些样品重新表征一下,再发表文章,我也不会去追究。

没想到时隔两年之后,他又将我们组的结果拿去发表。这次他将他以前在我们组工作时取得的结果与他在德国的老板合作发表了,文章中讨论的样品是在我们组做的,使用的扫描电镜照片11张也是在我们组时做的,支持材料中也使用了我们组的照片,有些还是我用普通数码相机照的。我将此事向出版论文的杂志反映,杂志编辑一开始也说要认真调查。但一个月后告诉我让我们协商。我向编辑索取他的答复材料,编辑让向他本人索取。于是,我将此情况又通知他的德国老板。德教授很快回信,说他“非常震惊,以为样品和照片都是在德国实验室完成的”,要询问作者(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which surprised me very much. I thought the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figures were done in my laboratory. I will contact the authors about your note.)。由于他现在已经离开德国到美国,所以德国老板要求他解释。

据他自己对我们所一位所长所说,德国教授以前是他现在这个美教授的老板。可以想象,他当然着急了。这次突然来电话,原因就在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32-29707.html

上一篇:奇怪的逻辑
下一篇:纳米尺度的梯子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