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上看,
和院士良性竞赛 共同提高中国科学水平的说法很是一本正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术上看、尤其是着眼整个学术的世界,“和院士良性竞赛 共同提高中国科学水平”的说法基本上不能成立。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粒子:费米子和玻色子。费米子的特点就是一个位子上只能有一个粒子,不能有重样儿的,是个“和而不同”的世界(存在)。而玻色子则是一个位子上可以有很多个粒子,如果都竞争,则是个“同而不和”的世界。
竞争、哪怕是“良性”的,也不是能够提高研究水平的保证。这类问题,在经济学里已经被研究过N多次了,根本就轮不到理工科的来说事儿。饶老师们还是不能理解科学作为一个制度,在操作上应该如何办。也就是说,饶老师们还不能理解
今天人的科研活动实际上是有两个侧面:探索自然的侧面和人类社会活动的侧面。饶老师们过多强调了科研活动里探索自然的侧面,以为这个侧面就是科研活动的全部。其实不然。
饶老师们所崇拜的
美国式的科研文化的范式,不过是一种“偶然”——军事研究文化与科学研究文化的“天然一致”。这种文化值不值得模仿?能否模仿?这个问题不解决,就盲目的崇拜,应该说是缺少批判精神的表现。
科研的模式也受到资本运作的影响。比如说论文的数量,显然今天比才从前的数量多多了。因为
今天的人比前辈们有更多的科学发现么?不论饶老师再怎么“牛”,恐怕也不会没有这个自知之明吧?因为如果不是另起锅灶,科学家与植物的种子一样——一代不如一代。如何解释今天这么多的论文?镜某从前说过了,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导致了排版印刷成本下降。为了维持科技出版的市场规模(货币尺度的),要么是提高印刷的档次——都用彩色套印,要么就是增加印刷的纸张数量。显然,人们选择了增加印数的模式。至于那些印出的东西有没有人看,对于科技出版界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历史上有个“柏林墙”的事情。今天,饶老师们面临着与当年东德的领导们同样的问题:“劳动力”都跑到西德去了。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显然这个要比什么“良性竞赛”云云的更实在,更具体。当年东德的领袖们选择的是“修墙”,不知道今天饶老师们有什么比“修墙”更好的策略。如果饶老师们有思考院士的闲工夫的话,镜某很希望饶老师们们能
思考一下如何“截流”的问题。因为科研的费用,只有用在最优秀的学生们的身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不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这一点,美国人看得很清楚,人家从还庚子赔款时就想到了这一点。----------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