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hai

博文

第五类空间

已有 697 次阅读 2024-4-3 22:56 |个人分类:工作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6-01-26 21:31:37)

    看来,北极之寒流远胜于西伯利亚只寒流,在腊七腊八之节气席卷了奉天大地。其实,何止是奉天大地呀,几乎是整个北半球,无论是寒冷还是酷热,专家都会说是厄尔尼诺现象。“两会”,吾从“高教界”调换到了“民宗界”,那不是因为吾有信仰,而是因为吾需要信仰。

    感冒后咳嗦还没有来得及痊愈,又可持续地发展了半个月。好歹,今天的气温总算回归到一周之前,咳嗦也变成了“秋后的蚂蚱”,整个人看起来又像个人样了。也许真的老了,近几年来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咳嗦。否则,吾就是在以咳嗦的方式,迎接立春的到来。因为,一周后就是农历节气“立春”了。

    每次咳嗦后会得到新的体会,就如同每次得到新数据后重新计算方程,能辨别出可能性较高的假设。用客观的新信息更新吾人最初关于某个事物的信念后,吾人就会得到一个新的、改进了的信念。因此,法则不只是一个被抛弃了隐晦的科学争议,它是对处于绝对真理和完全不确定之间的灰色地带的广泛生活进行推理的逻辑。吾人经常只对吾人思考的问题的一小部分拥有信息,但吾人却是以自己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做出预测,在得到新的信息时改变吾人的信念。

    这也是吾为什么不是无神论者,而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一个多神论者的原因吧。人类原本以为是因为目的而使用了“不择手段”之途径。然而却不知,由于使用了“不择手段”之途径,“不择手段”却变成了最终的目的。也许,这就是人类需要神的理由吧。由于人类更容易相信亲身体认的事情,所以吾人相信医院可以医治好感冒,但是绝不会相信医院能够医治好癌症。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是通过进化肉体与进化灵魂来分类的,是通过信任到信仰来完成的。信任是一个后验事件,信仰则是一个先验过程。吾人习惯于相信吾人自己经验或体认的任何事情,但是却很难相信经验或体认之前的任何一件事情。

    贝叶斯公式的直观意义就是,当吾获知了一个新的信息后,吾对原事件的看法所做的改变。这也就是《易经》所讲的道理。为一个规范的原理,贝叶斯法则对于所有概率的解释是有效的。然而,频率主义者和贝叶斯主义者对于在应用中概率如何被赋值有着不同的看法。频率主义者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或者总体样本里面的个数来赋值概率,然而贝叶斯主义者要根据未知的命题来赋值概率。

    一个偶然之灵,却希望生存于必然之世界里,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会崇拜死亡的道理。在贝叶斯公式里,后验概率正比于先验概率和似然度的乘积。一个结果就是,贝叶斯主义者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贝叶斯法则。贝叶斯推断的含义可以被描述为,先预估一个"先验概率",然后加入实验结果,看这个实验到底是增强还是削弱了"先验概率",由此得到更接近事实的"后验概率"。

    上帝给予人存储,让吾人记住某些过去的事情;给予人搜索,让吾人寻找些什么,但是却没有给予吾人智慧,所以吾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记忆、什么时候寻找。上帝给予人记忆,让吾人回忆某些过去的事情;给予人引擎,让吾人联想些什么,但是却没有给予吾人智慧,所以吾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忆、什么时候联想。上帝给予人相信,让吾人信任某些过去的事情;给予人憧憬,让吾人梦想些什么,但是却没有给予吾人智慧,所以吾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信任、什么时候憧憬。上帝给予人勇气,让吾人克服某些事情;给予人肚量,让吾人忍耐些什么,但是却没有给予吾人智慧,所以吾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克服、什么时候忍耐。

    沿着贝叶斯所指的方向看去,吾仿佛发现了神迹。科学是用人类的语言和符号来解释神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所以不仅要发明些什么,更要遇见些什么。尽管吾很难解析智慧是一个什么东西,但是如果吾人要克服那些不能克服的,忍耐那些不能忍耐的,这样的行为就一定是愚蠢了。

    常言道:“统计是上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25-1428138.html

上一篇:非生命系统之生命特征
下一篇:直觉、间觉与联觉
收藏 IP: 175.169.12.*|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