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刚学下象棋时,常常极有兴致地找对手下一盘。 父亲每次有空时, 我都缠着他下棋。 我记得清楚, 我在和父亲对弈时时常“妙招”频出,并在得意中赢棋。 我就一直奇怪,父亲这么聪明,怎么棋艺这么不堪一击呢?我才刚学棋呀! 不管怎样,我在赢棋中慢慢获得自信, 敢于和身边的高手过招。 有输有赢,棋艺在艰难中慢慢进步。
关于父亲棋艺的疑问我从未刻意探讨过。一直认定是他水平太差。 直到最近我有了和自己儿子下棋的经历放到一起想时,我才顿悟。
前年夏天我教儿子下象棋。 算是让他接触多一点中国文化。 我也确实觉得下象棋有益于孩子培养运筹帷幄的能力。 要想下的还好,每步棋至少要往前想三步吧。 有个大局观挺好的。
教了他基本规则后,就开始下棋了。 美国并无下中国象棋的氛围。 为了保持他的兴趣并能提升他棋艺,我每次都旁敲侧击,时时提醒他各种选择和可能的后果,希望他能从中慢慢学会自己思考。我每次会给他防守上施压,但都不去赢他,是为了使他既学会思考,又能在在胜利中继续下棋的兴致。 只是当他太得意时,我才以输棋告诫他不可自满。这是一个很细微的难以准确把握的平衡。我做的不够好。 几年后并未培养出孩子下象棋的浓厚兴致。
但当把自己费尽心机却并不太成功的经历和当初父亲和我下棋的记忆联系起来时,我才突然明白原来父亲不仅是神医,他也是个成功的心理学家。他不仅在我受挫受伤时安慰我医治我,用心去祝福我爱我。 他还默默地在貌似平常的输棋中为我一生的行程备上自信的干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