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 晴
记 录 人: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秦雨瑶
队 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清涛
队 员:蒋雯、秦雨瑶
导 师 组:程瑞、罗阿蓉、朱朝东
进入阿里地区后,我们每个人都明显感受到了天气的干燥。加之蔬菜瓜果摄入不足,口腔溃疡几乎成了我们的共同困扰。早饭后,我们前往科迦村进行采集。这里也是吴老师和蒋雯去年的采集点。
与阿里地区其他干旱的地表情况不同:科迦村的农田里,青稞和豌豆苗都长得郁郁葱葱。吴老师和蒋雯在农田旁放置了黄盘和三色盘,而我则在附近翻动石头。这里的石头大多是碎石子,极少有贴地的大石块。石块下的昆虫也以拟步甲为主,步甲则寥寥无几。
放黄盘
拟步甲
暗步甲
不久,我便加入了他们扫网采集的队伍。田里的豌豆花吸引了众多熊蜂,而田边的贴地小花吸引了更多种类的蜜蜂。其中,分舌蜂居多,地蜂和熊蜂也不少。一位村民正在田里清理杂草,她的两个孩子在豌豆田里帮忙摘豌豆。懂事的她们在摘满一袋豌豆后,终究抵不过孩童的天性,好奇心驱使她们来到我们这里。她们观察我们扫网工作,并热心地给我们指出哪里有昆虫飞舞。
扫网
泥蜂
熊蜂
褐分舌蜂
隧蜂
翠雀
收网
下午,我们离开了科迦村,驱车前往口岸方向,希望在沿途找到合适的采集地点。前往口岸的道路一路畅通,直至普兰口岸的国门赫然出现在眼前。这让吴老师感到意外,尽管多年在西藏进行采集,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普兰口岸的国门。
普兰口岸
沿途并未发现合适的采集地点,我们决定返回去年曾有大片黄花草木樨的农业示范园。抵达后,我们大失所望,园内的黄花草木樨已被全部清除。幸运的是,示范园周围仍有盛开的紫花苜蓿。我们在此处进行了扫网采集,随后返回科迦村收回了黄盘。最后,我们还去了昨天的样点,收回了黄盘和诱杯。
农业示范园
连日开车疲惫且身体不适的吴老师将我们安全带回宾馆后便休息了。我和蒋雯则出门寻找菜市场,买了些新鲜水果和黄瓜,也给吴老师带回了晚饭。希望这些能够帮助他恢复体力。
小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7 0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