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izz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Clizzy

博文

我的选题设计与分析—— “数据时代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与发展研究”

已有 1056 次阅读 2023-7-11 17:1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我的选题设计与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与发展研究”

一、选题依据

1)研究背景

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历史而言,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始,教育资助制度中采用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办法,定额配置的优点是全国各院校在政府编制的框架内按“定额”规模平等地获得经常性财政资助;其缺点是投资主体只有政府一家,且投入资金不足,难以适应各地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求,其行政运模式一定程度上对地方院校有效资源的竞争积极性产生抑制作用。另外,中央财政为反映国家重大和重点建设需求的事业和工程配备了“专项资金”。尤其近十数以来政府加大了专项资助力度,“专项资金”总量较以往有明显增长。例如,投向高等教育领域的主要专项资金包括“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等。其中“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具体包括多项子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以及“双一流”学科群及特色专业建设等。在此背景下,国家政府颁布的相关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三五至十四五规划确立了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形成基于数据驱动的教育资源配置导向,以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高效地配置”,因此,为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

2同类项目的动态

十三五规划时期,同类项目大都关注的是“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大多数成果都集中在对“资源配置效率”采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即数据包络分析等方面,例如,确定和选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投入(成本)指标,及产出(贡献)指标,普遍聚集“双一流”建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数据测算及对测算结果的分析,主要成果包括依据数据进行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分析、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主要受到技术效率变动的影响,以及技术效率变动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变动的影响。例如,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关于东中西部划分标准,经过DEA的测算,西部地区单就纯技术效率变动值已然优于东部地区,原因是东部地区资源投入总量较大,导致纯技术效率表现不近如人意;此外各区域资源配置仍然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但在另一方面,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多年来实施扶持西部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已经获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使的区域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获得了较高的均衡性。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

就本课题的理论价值而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行资源配置优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下一阶段发展的理论研究热点。质量管理和保障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系统工程,显著表现为资源效应和资源诅咒效应同时并存,此类共存意味着:一方面,占据优势资源能够有效提升一个区域或某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某些占据优势资源的区域高校通常并没有创造出比较高的资源利用率,有的甚至出现负债问题。还有为数不少的高校和科研单位由于立项过多而导致科研力量不足草草结题,导致科研质量的下滑等。资源与发展的关系在于——资源不是万能的,没有资源是万万不能的。

对当下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政府/政策行为而言,存在于学术界的一些质疑的问题普遍表现为例如,政府应用统一标准进行选择性资助,这些标准是否真正有助于获取较高的办学效益?是否实际上帮助扩大了低收入群体家庭的子女入学率和参与率?某种质量保障方式,对优教学、教学时间、教育资源、院校规划及开发新课程能力进行资源支持之外,还会产生其它的哪些影响?等等。概括而言,改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传统方式是时代需求,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资源配置框架中尚未纳入地方、行业、企业和高校实体的发展需求和旨趣是问题关键。资源配置方式由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轨,同时推动战略层面的授权管理、分权管理等自主管理的践行是解决经费不足、促进地方高等教育主动均衡发展,以及有效提高地方主动性的实现途径。

三、选题的实践价值

本课题实践价值,即本课题研究重点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纵深两个维度对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拓展和综合研究,包括结合宏观和微观、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其纵向维度而言,通过对资源投资主体的划分而形成投资结构,其横向分布而言,通过资源总量及技术效率变动等数据分析而形成资源分布格局。本课题研究的关键理论与实践价值就在于应用结合宏观和微观、定量和定性的综合研究对上述资源配置结构进行复杂性系统研究,探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对策,为持续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本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就如下三个区域比较而言,在科技研发及高校科技创新领域的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表出某些特征:政府/政策行为获得强化的同时,在一定程度弱化市场配置;而政府/政策行为被弱化,其市场配置效率会相应提高。例如,区域一体化的资金来源、风险投资及专利数情况等项数据比较就明显反映出上述特征依据2014京津冀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资源基本情况”,就“政府来源经费内支占比%”这一指标表现而言,京津冀拥有地理禀赋等有利因素,其所运营的经费内支来自政府的资金占据近4成(39.96),分别高于长三角(占14.49)15个百分点及高于珠三角(占7.29)约5.7倍;然而就“企业来源经费内支占比%”而言,三个区域的指标表现发生了明显的逆转,京津冀占据5成(52.03),长三角占据8成(80.54),珠三角占据9成(90.09)排在区域经济体第一位。就“有效专利数/万件”而言,排在区域经济体第一位是长三角(140.95),第二位是珠三角(67.01),第三位是京津冀(42.48),由此能够反映出长三角和珠三角在高科技企业和自主创新的活跃程度方面均略高于京津冀,及其市场配置资源活跃程度也比较高上述三方面数据均可作为市场配置活跃度的关键指标。

本选题的实践价值集中反映在通过扩大市场配置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途径和对策研究等方面,除了政府及国家战略需求决定资源配置的主流方式和途径(自上而下)之外,市场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辅助功能,包括制定市场准入标准确立资源配置的技术路线(自下而上),选择多竞争和收益协调途径,以及构建第三方收益性评价制度体系等。

四、选题的重点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是总体框架的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即基于数据驱动的转型研究和对策研究,其难点是总体框架的第三部分,即资源优化配置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系统工程固有的高度复杂性的多元系统机制,即研究对象和变量所涉及的复杂多元的系统关系,其本质、过程及结构都是处在非线性运动及组合之中。相对论和系统科学不仅为认识非线性运动提供方法论指导,而且还发明了或然性工具——概率计算和统计。许多社会事业领域广泛应用了概率统计与数学计算工具,尤其适用于投资、金融及科技转化等领域进行风险评估、需求评估,回归方程的预测,以及先导指标预测等。因而,概率统计的普遍应用起到了帮助社会工程规避风险的功能。此外,对社会工程中涉及的复杂多元的变量关系进行数学演算和推理预测,可以帮助社会工程有效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从而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例如,在全国和区域内形成包括中央政府与当地政府/政策系统、高教系统、高校科技园系统、企业系统、企业研发系统、风险投资及基金系统等多元主体构成的科技创新生态圈,此类科技创新圈就是一个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资源配置系统这是一个多系统协同的典型的社会工程系统,其经过提出假设、建模、验证、分析、设计和优化等系统工程路径,使的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多元系统工程得以构建:即以项目任务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路径,以大型计算机系统为技术基础,以推动多学科实现联合攻关,以及实现整合定量与定性、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的综合研究为已任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工程。

五、创新之处

1在学术思想及观点上的创新之处

就本课题研究重点及难点问题而言,就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即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挑战,需要研究者主动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体系和概念体系。系统工程相比一般系统论更加适用于多元系统的控制,为协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实施有利于综合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决策体系。社会工程相比科技系统而言,其复杂程度更高,控制难度更大,因此,社会工程有必要适时引入系统工程的观念和方法,实现对多元主体复杂关系或利益冲突的协调,以及对复杂的经济行为和人的行为的开展定量研究。

2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与特色

本课题应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模式研究法、数据包络分析(DEA、目标分类与分析法,指标研究法等。本课题所应用的模式研究法从实效性而言,模式法一定程度上就像进行的科学实验,将复杂多元和不可预测的认知系统还原为以简洁著称的一类认知目标、标准和框架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由此可见一般

外,通过将高等教育诸多优秀成果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需有效结合起来,进而提出解决思路和有效建议,无疑对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所进行的质量发展评价与资源配置具有有助于提高效率理论的应用价值。(TClizz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3736-1394984.html

上一篇:试论“辩论术”与“窗子”的关系
下一篇:我的读书笔记:高等教育社会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张丽)
收藏 IP: 218.68.15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