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主义教育观与科学教育(二)(TClizzy)
——近代英国科学教育沿革探究
四、皇家科学协会成立与科学爱好者社团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广泛扩充了人类知识领域,培根提出科学知识观标志着科学造福于人类的新教育观念的产生,一种时代乐观主义的思想便由此产生。科学知识首先在拥有先进知识的有闲阶层中间广泛传播开来,他们以科学的业余爱好者的身份组织各种科学团体,举办定期的集会,科学讲演及讨论会,向各阶级民众推广科学知识。这一时期,各种科学技术发明的大量涌现,不断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生活效用,这种将知识和教育诉诸实践性的新观念极大影响了近代英国教育观念改革和实践,使教育变革在这个富于人文传统的国家成为历史的必然。
17世纪上半期,推动科学发展的力量多是来自于科学家个人的研究成果,如吉尔伯特和哈维;而17世纪下半期,更为广泛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家、社会改革家为了共同的科学爱好,以及为思想交流提供便利,一个被世人称为“科学爱好者社团”(皇家协会的早期形式)逐步发展起来,正如默顿在他的《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指出的:“科学再也不是一种游荡的动力,只是在不时的发现中找到些支支吾吾的表现,科学已获得(社会的)认可并组织起来,在这一方面,皇家协会的建立就是一个例证。”哈特里卜(Samuel Hartlib)、杜雷(John Dury)和威尔金森(John Wilkins)等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新教育的倡导者。哈特里卜是当时科学爱好者活动圈子中的核心人物,他们受到培根科学教育计划的鼓舞,致力于推动科学家的合作事业。1641年,应哈特里卜之邀夸美纽斯访问了英国,宣传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进而,给英国政府提出建议:“有必要建立一个国家资助的科学研究中心,就像培根在《新大西岛》所描述的所罗门大学一样,去做那些现今大学里所没有做到的事情。”这个计划虽然没有实现,其却推动哈特里卜圈子提出以“发展和推广普遍知识”为目标的、更具实践性的教育改革计划,这个伦敦的社交圈子被称为“无形大学”,他们在格雷沙姆学院(Gresham College)的一系列集会,成为皇家协会建立的一个最初来源。
17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克伦威尔的连襟威尔金森的领导下成立了一个由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协会。他们在瓦德海姆学院(Wadham College)的不定期的聚会构成了皇家协会成立的第二个来源。由此,1662年,查尔斯二世的支持下设立了皇家协会,这是一所“以物理、数学来促进学术研究的大学”,“皇家协会的职责就是协调有关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切实用技术,制造工业、机械设备、发动机的发明创造,以及依靠实验对其进行改进。”从此,分散的和零星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科学爱好者的活动归属于同一个科研组织而获得整合,自从,科技发明成果数量及科学家数经历了显著增长,体现了这一时期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生命力。
皇家科学协会成立以后,各类科学协会和讲习所相继创立,科学知识逐步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如1755年由希普利创办的“工艺促进协会”;1768成立“伯明翰的月光协会”,其会员有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生物学家达尔文、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等;还有1783创立的曼彻斯特的“文艺哲学协会”,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曼彻斯特学院。这些民办的科学协会和讲习所在19世纪初获得较快的发展,如安德森在曼彻斯特曾为职工举办了应用化学讲座,在格拉斯哥大学向民众讲授实验哲学。到1850年,职工讲习所已经发展到600所,拥有10万名以上的会员和70多万册图书,旨在向工人和普通民众推广科技知识,成为将最新技术发明应用于工业和农业的一支不容忽视的科学促进主力军。
19世纪中期以前,科学理论研究主要是在正规学校教育系统之外进行传播的,许多重大技术发明多是有经验的技工和科学爱好者推出的,不言而喻,这是一个拥有活跃的科学活动和科技发明的时代,不但为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有科学知识基础的人才和大量新技术发明,而且为科学理论和科学研究引入正规教育体系准备了前提条件。
五、教育观念的时代变革
这个时期经历了科学革命、清教革命、国内战争、工业革命,每一次社会大变革都伴随人类思想观念的更新:追求自由平等和个人的独立思考等思想观念形成这个时代的精神。反映在教育改革中就表现为其实践效用获得增强,以及对科学调查和研究更为重视。
哈特里卜深受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思想的启发,1639年他写成《一般科学的模仿》“始终如一地寻求把现实主义的、功利主义的、经验性的新型教育引入英国。”1653年,哈特里卜和杜雷向“知识促进委员会”提出建议,要求建立一个新型教育制度和相应的教育机构,虽未获得任何实际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哈特里卜、杜雷和其他的社会改革家提出更为细致的教育改革计划。杜雷出版了其《改革了的学校》(1650年),对正在开展语言改革运动提出倾向于现实性(实践功能)的理论依据,主张以实际生活经验和民族语言为开端,依循一系列具体学科,循序渐进,一直到达文学及抽象理论的最后阶段。他的这本著作,被许多私立实科学校引入作为教材,与古典语言一同教授。他在这本书中把大学设想成为培养有用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与此相似,哈特里卜和配蒂所规划的大学建立在格雷沙姆学院的基础上包括10多所学院,“是一种国立的教育机构,它将提供一种实用性的教育,而且亦能够促成国家支持的以实践为目的研究。”但只存于此类设想中的联合式大学未变为现实。
1644年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写成《论教育》一书,这是一本批判经院哲学的力作,但他对古典传统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以文字训练和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古典语言既浪费时间,又毫无用处,弥尔顿所强调的是通过学习古典语言和名著,接触和了解各种科学知识,借助革新了的方法,通过有意识的选材来教授关于建筑学、农业、历史、军事学、自然史、天文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知识,这种旨在将古典学科和现代学科结合起来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他相信拉丁文对一个绅士就像对一个学者一样是绝对必要的,但是它应通过对话和阅读来教授,而不是通过方法规律教授的”。在这里不难发现洛克的教育思想存在的偏颇之处,带有明显的等级偏见,但是洛克所倡导的对古典语言与文科教育的改革,还是以服务于实践和职业目的为核心的。皇家协会的创办者之一配蒂和18世纪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都是早期阐述对大众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的经济学家。配蒂所建议的学校改造计划是最早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的体现。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在向机械化大工业过渡时期,他提出向全体国民普及科技教育的主张,并认为这是提高工业效率和增长国民财富的途径和基础。
19世纪初,近代学园培养出的一个杰出人物是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他既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是“氧”的发现者,又是一位颇具影响的教育家。他认为知识来自于全部的经验,是从前人和现时经验中继承下来加以重组的;任何知识都来自于自然。由此,他强调人类与自然密不可分的联系,认为只有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结合起来,以此为基础,才能最终达到一种和谐或平衡的科学理解。因此,在他创办的适中(Moderate)的科学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注重加强人文学科和自由学科的学习这一思想对19世纪英国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六、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影响
培根的原则,倡导以自然事物取代人类意识,并把它作为人类知识重构的基础,这就为学校教育的变革指明了方向。
在皇家协会成立之前,经院哲学垄断和控制着以传统大学和文法学校为代表的正规学校教育。但在17世纪50-60年代产生改革的趋向。由于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语言地位的提高,使拉丁文的实践功用愈益减弱,与此同时,对新兴科学和实科课程的兴趣却在不断增强。在牛津和剑桥大学中,自然哲学和数学教席在开讲时常常座无虚席,由此两所大学为顺应时势开设了少量的新科学教席,例如17世纪初,牛津开设了几何和天文学、自然哲学教席,并招纳了许多科学协会的成员作为新设教席的教授,如威尔金森、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主持的教席在牛津颇受学生们的欢迎。牛津大学的瓦德海姆学院成为牛津新科学爱好者经常聚会的场所,并直接促成皇家科学协会的成立。但是上述两所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古典学科和柏拉图主义者,新科学仍然受到排挤,科学活动仅限于探讨形而上学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统大学的内部变革是不明显的,新科学教席的开设及大量科学学者的存在,有助于自然哲学向大学内部的渗透,并为传统大学的改革奠定基础。
这一时期如哈特里卜、杜雷等许多社会改革家都针对新式学校提出建议,他们的教育改革设想明显体现出寻求依靠教育途径达到改善社会之功利性目的。17世纪50年代,创立了具有实科倾向的达勒姆学院。哈特里卜对斯普里格(Sprigg)提出的教授现代学科的建议进行评价时说:“斯普里格作为达勒姆学院的一位教师职员极为擅长绘画,也精通光学”……“通(Tong)建议要办一所医学学校,使我(哈特里卜)了解到建立一所科学学院的整个设计,在达勒姆学院有几所学校,还包括一个图书馆和一间厂房。”
哈特里卜等一批皇家协会成员也致力于新式学校的创办。他曾在契彻斯特办过一所学园,进行现代学科教学和实践训练;威尔金森在他所创办的学园里设置了一个玻璃蜂箱,这个概念是来自哈特利卜广为流行的出版物《改革了的蜜蜂共同体》(Reformed Commonwealth Of Bees);皇家协会的许多成员建立起各种科学实验室,创立了医学、物理学和光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弥尔顿在伦敦办过7年学园,他所创立的这类学园遍及各地,不但包括中等教育,也持续到高等教育的程度;普里斯特利创办的科学学校在19世纪的前10年颇为流行,影响也很大,该校比较重视利用新式电动设备和机械设备进行教学。
这一时期还有许多清教人士创办了各种类型的学园,总括起来,其教育课程改革有两个特点,一是纳入且以民族语言和科学课程为核心,二是强调科学实验的精神。这一时期学园深受新兴中产阶级的欢迎,发展成为中产阶级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文法学校因受到私立学园成功办学经验的有力冲击和影响,已然开始进行内部的改革,象科尔福斯(Colfes)文法学校,1819年增加了现代学科,但是要对这些学科收取额外的费用。由此可见,古典语言与文科仍然维持其在文法学校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但在当时还有几所文法学校,拥有一整套科学课程体系如切尔滕纳姆(Chelterham)文法学校。但是这类学校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