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陈述彭先生谈大学同班杨振宁先生对于中国遥感事业的支持与推动

已有 3353 次阅读 2015-2-10 15:15 |个人分类:人物沧桑|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据中国遥感地学之父陈述彭先生介绍,他与杨振宁先生曾是同班同学。在陈述彭先生1972年参加墨西哥国际会议期间,杨振宁先生提供了大力的协助。

    据陈述彭先生称,这次会议是新中国首批、首次参加资本主义国家主办的国际会议。由于杨振宁先生的国际声誉与牵线搭桥,使中国的遥感事业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于杨振宁先生的国内教育经历,据介绍:“1937年抗战开始后,杨振宁一家离开清华园,几经辗转后于1938年3月到达昆明。杨振宁在昆明昆华中学读了半年高中二年级,没有读高三,就于1938年秋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在此期间,杨武之先生介绍杨振宁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同他讨论不同的无限大等观念,给杨振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942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转到清华研究院读硕士。”http://www.china.com.cn/chinese/TEC-c/161618.htm) 

    至于陈述彭先生的大学教育,黄秉维先生在《涛声集——陈述彭院士科学思维述评》的序中写道“他于1938年考入浙江大学史地系,我亦于该年到浙江大学任教。1942年他大学毕业留校为叶良辅先生的研究生。”另据介绍:“刚开始,他(陈述彭)读的是教育系,但是,绘画美丽的大自然依然是陈述彭课余的最大爱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由校长竺可桢亲自主持的纪念徐霞客诞辰350周年的大会。竺可桢极力赞扬徐霞客不辞艰辛、终年跋涉,为认识自然献身的精神,号召莘莘学子效法古人。一番话说得陈述彭热血沸腾,也煽起了他对地理学的炽情,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下,他从教育系转到了地理系,从而实现了最终的愿望,开始迈向我国地学研究领域。”

     陈述彭先生与杨振宁先生虽是一届,但专业有异,“同班”可能是指某些课程同班上课之意,或者表示“同级”。

     陈述彭先生与杨振宁先生都是在烽火连天的岁月,未上完高三,在高二时以同等学历在1938年跨入西南联大的(http://bbs.dili360.com/thread-77123-1-1.html等)。

     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bbs/bbs/bbs_127687_1.html)等网络介绍的所谓“20世纪中国科学院院士毕业学校一览”中“(陈述彭(1941)”的说法看来有误。


附1: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8-30/1138414804.shtml

                                                                          首次接触遥感

  197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陈述彭参加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墨西哥,他发现国外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使他深受震动。

  曾涛:那么您自己后来真正接触到就是所谓的遥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

  陈述彭:第一次接触遥感这个事儿啊是在1972年,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还关在牛棚里,一天说来通知了,说你可以从牛棚出来了,要我赶快写一个,写一个这个申请书,说我是犯过错误的,就要我签字,签这个,我就说我同意这个结论。因为不敢不同意呀,我说但是呢,我同意这个结论,感谢毛主席的挽救,但是你其中有一些事实啊我有保留意见,以后再讨论。

  曾涛:这么些能通过吗?

  陈述彭:没通过,所以说他不能通过我说好了,没办法,我还是坐到牛棚里吧,我说我不能去,他说不行,因为这是总理点名的,又是周总理点名的,我说为什么点我呢?周总理说大概你还可以应付一阵子。这么一句话,那么三个人就这么去了,所以当时后来我就写了,写了三份遗嘱我去出国,那时候,现在的人拼命的要出国我们是不能理解的,我是。我写三份遗嘱,什么遗嘱呢?一封给家里。

  曾涛:出国为什么要写遗嘱呢?

  陈述彭:因为到了墨西哥是很不安全的,因为你是来自共产党国家,要绑票。连大使熊向晖都有被绑票的危险,那我们这么去是更加危险,结果呢到了那里,到了那里呢开完一个会之后,我就发现里头有七篇论文是讲遥感的,这个熊向晖当大使,驻墨西哥大使,杨振宁也在那里,他就叫我去把杨振宁,因为什么?我和杨振宁是同班。

  曾涛:哪里是同班?

  陈述彭:杨振宁就是在西南的时候,他让我去找他,他问我你的英语还找得到吗?还能够找到吗?我说虽然十几二十年不用了,大概找个人还可以,我说,我就真把他找来了,找来了他问我你这里有什么收获啊这次出来。我说我就是发现美国人在搞遥感。

  曾涛:当时为什么找杨振宁来呢?

  陈述彭:因为杨振宁的名气大,我们这些人国内的不知道啊,所以杨振宁的牌子,因为他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就在墨西哥给这些部长什么。后来就是熊向辉大使和杨振宁他们两个人出面请一桌饭把这些副部长墨西哥的,搞遥感的14个副部长一起请来交代一下,说我们来了这么一个,国内来了这么一个,几个科学家,希望你们接待一下,让他们看一看,就这样子的。

  曾涛:从这样得到一个机会比较深入的了解一下遥感技术是怎么回事儿。

  陈述彭:使我感觉这个遥感是有用的,确实有用,而且回来就做报告,因为那是我们那个时候参加资本主义的世界的国际会议,这是第一个,第一批。这个各个部委都请做报告,做了十几个报告,十几个报告 以后批评批孔运动来着,又把我批上了,他说什么呢?你还是谈大求洋本性不改。好象说你不光说美国好,你连墨西哥都要说它几句好话,你这是一个,完全是崇洋媚外的。

  曾涛:那您对这种评论自己心里怎么想?

  陈述彭:这个时候已经不要紧了,因为这个时候是什么呢?已经不会打不会罚了,不会体罚了,也就是那么坐个椅子上了,就是你拼命说好了,因为这已经是老运动员了已经,不在乎了。我马上就建议国家派第二个代表团去,就是一批遥感的各个所,各个单位的二十多个人,再到墨西哥去,因为那个时候中美没有建交,我们不可能去访问美国,就在这个,我叫做,我给他们说起的名字叫做窗子里看看人家,对不对,进不去嘛,我说你们就在窗子里看看人家遥感到什么程度。

  曾涛:这样就开始建议中国也开始遥感。

  陈述彭:对,后来以后就是这样子的,后来以后很快就是方毅同志担任科学院院长又担任国家科委主任,他就,这个时候就经过了,已经经过了拨乱反正了,已经开了科技大会了,这个时候他就又找我,他说你带一个团去欧洲看一看,他说上回是你提出来搞这个遥感,他说你去欧洲看一看到底不放卫星以前我们能不能先于把遥感发展起来,他就给我这个题目,我就是北欧几个国家又跑了一通了,这个时候我是团长了已经,带上六七个人了,那是五六七个人很精干的了,搞雷达的,搞高光图的了,他们都是技术方面的,我就带着他们。到了欧洲看了回来,给方毅同志一汇报之后,他就给我开绿灯,他说我们,人家对我们一清二楚,我汇报了一些清楚。我们对人家一摸黑,这个遥感赶快要搞清楚,他得一个结论,所以他就给我说要求媒体,其实那时候也包括,那个时候电视还不太……

  曾涛:还没有。

  陈述彭:还没有,还是广播电台的,给你开绿灯,你每个星期做一次科普讲演,写给你的遥感。

  曾涛:我打断一下,您是跟方毅先生什么样的事情让他这样一个。

  陈述彭:为什么引起他的重视是吧,我讲了两个事儿,一个是蝗虫,我说这个欧洲这些国家。已经研究蝗虫,我到英国去考察,我是个遥感代表团,他安排第一个让我参观蝗虫研究所。我说这奇怪了,他是不是捣乱呢是不是,故意,我说这个先看看再说吧。一看人家已经研究蝗虫十多年了,就是研究这个蝗虫是在亚洲怎么起飞。怎么发生,在沼泽地里头怎么发生,然后怎么起飞,用这个卫星监测它又到了埃及附近呢用气象卫星监测它,这个气象界面,这个风的流向发生转折的地方叫做风面,这个风面上,这些蝗虫一些落下去然后就派,因为蝗虫啊是身上有油。所以雷达看起来是很透明的,像灯光一样的,所以他就说把它这个蝗虫啊一些落下去的地方赶快就沙在这个地方,保证非洲和北非不受蝗虫的灾害,你想想这个事情去年我们还做这个事儿呢,去年蝗虫又恢复了起来了。从渤海边上,内蒙往新疆飞。这个这叫亚洲飞蝗,他那里就已经是全部,你看用了资源,用了陆地卫星,用了气象卫星,用了雷达来处理蝗虫,我想人家为什么要让我们看这个,这是很了不起的事儿。

  第二个事情呢我向他汇报。我说英国我找了一家地质公司,我们中国援助尼泊尔修条拉萨到加德满都的公路,是中国出钱的,中国支援尼泊尔的,但是修好这条公路尼泊尔去请英国的这家公司来验收,他用什么验收呢?他就是用卫星。用卫星把这个你的施工情况,原图啊,哪一块是好,哪一块不行一清二楚。

  曾涛:就是这个中国替尼泊尔修的这一条公路,结果尼泊尔请了英国的一家验收公司来验收这一条公路。

  陈述彭:你想,所以这两个例子使方毅很震动,他觉得赶快搞,所以这样子后的几个计划,七五,八五,九五遥感都作为国家规划的重点,在他指挥下。

  曾涛:所以说可以很准确的讲遥感是从您开始在中国。这个领域开始长足的发展。

  陈述彭:也许可以这么说吧。

附2:http://xu900827.blog.163.com/blog/static/12928607320121985158199/ 

                                         开启那扇门的人——陈述彭先生的地学国际合作之旅  

                                                                  2012-02-09

     尊敬的陈述彭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他开拓了我国现代地图学和地球信息科学领域,带领我国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该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而正是陈述彭先生,推开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大门。

     在陈述彭先生的年轻时代,长期积弱与封闭的中国,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与国际间的交流甚微。陈述彭先生作为开拓者,积极将先进思想和技术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新的思想和理论,不仅开创了中国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新局面,也对世界贡献良多。

      早在1958年,陈述彭先生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国家地图集委员会”(ICA),是我国科技人员参加较早的国际地理学术交流活动。1973年,关在“牛棚 ”中的陈述彭先生受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出席墨西哥“科学与人类”大会。在墨西哥,国外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他深受震动。回国后,陈述彭先生便建议中国 要开展遥感的应用研究,从此开创了中国的遥感应用之路。1977年,他率遥感代表团访问瑞典和英国,打开了国际学术交流的新局面。

     1979年,陈述彭受命组建中科院应用遥感所。同年他提出推广、应用遥感技术并准备发射资源卫星的建议。此间他领导开展的腾冲资源遥感、天津城市环境遥感、四川二滩能源遥感项目,后来被称为中国遥感事业起步的“三大战役”。

     1978年,陈述彭邀请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总裁Jack Dangermond先生访华,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术交流,使国外新兴的GIS技 术与中国深厚的地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地球信息技术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随后,在陈述彭先生的倡导下,中国开始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应用的研 究。1985年,他负责领导和筹建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走出了一条运用GIS进行地学分析的创新之路。在他的指导下,实验室完成了洪水险 情预报、黄河三角洲建设、三北防护林生态、京津唐国土整治、全国城镇体系等多项信息系统研究。

     陈述彭先生在地理与地球科学上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他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连续两届被推选为国际地理联合会 (IGU)地理数据采集与分析委员会副主席。1982年至今被聘为英国、德国两种国际性《地理信息系统》杂志的编委。1992年,受聘为加拿大卡尔顿大学 客座教授。同时,他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奖项,包括:美国地理学会第四界奥?米纳地图科学金奖(1998),陈嘉庚地球学科学奖(2000),亚洲遥感贡献特 别奖(2001),国际岩溶学会贡献奖(2001)和国际地图学协会最高荣誉奖(2001),等等。

     回顾陈述彭院士走过的光辉一生,我们有幸能与大师在国际交流的道路上相逢,并衷心感谢曾得到的教诲和鼓励。我们将不负期望,继续以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发展为己任,“共同缩小世界数字鸿沟,只争朝夕”(陈述彭院士题词)。

附3:据称,以下杨振宁年谱原載《人情物理楊振寧》(葉中敏著,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2年)。2010年經本人修訂。

1972年   五十歲, 第二次訪問中國,會見周恩來總理時提出中國應重視基礎科學研究, 得周總理的重視, 當時即命周培源落實此政策。周培源為文於10月6日的“光明日報”發表。(周恩來年譜, 下卷, 1972年7月至10月。)      

1973年   五十一歲,父楊武之於5月12日病逝上海,享年七十七歲。追悼會上,緬懷父親一生對中國數學教育的貢獻及愛國精神。同年七月第四次訪問中國,獲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書房接見。

附4:http://www.jfdaily.com/guoji/new/201408/t20140815_670279.html(杨振宁支招助华裔教授返乡)

                                1973:一个华裔美籍教授的漫长归乡路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滑璇

1972年2月底,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籍华人、纽约州立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林多樑感到,回家的机会来了。

这一年,林多樑已离家23载,家乡的父母无时无刻不让他魂牵梦萦。但中国闭关多年,与美国更是处于敌对状态,能不能回家、怎么回家,林多樑心中毫无把握。这时,他想到了在耶鲁大学做研究员时结识的杨振宁。

1971年7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首次回国探亲。当时,他已回国两次,可算“大陆通”。他给林多樑出了一个主意:要想知道能不能回家,可以先给父母写信。只要父母回信应允,就表示中国政府批准了;如果连回信都没收到,一定不行。

对此,林多樑十分不解:“父母回信怎么能说是政府批准?这完全没有关系嘛。”

电话里,杨振宁说出了一个生僻的中文词汇:单位。“在中国,每个人都有一个单位。你说你要回家,父母根本没法决定,他们一定要经过单位向上汇报。”杨振宁向他解释,“他们最后告诉你的,其实就是政府的指示。”

如今,84岁的林多樑已满头华发,但仍然乡音未改。尽管已在中美之间往返几十次,他都没想出一个与“单位”完美对应的英语单词。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他只知道,“单位”似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特殊产物,代表着一种体制,包罗万象,包含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种内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867058.html

上一篇:与李小文先生首批公派出国,并同年获美博士学位的遥感院士金亚秋
下一篇:介绍陈述彭先生弟子、著名遥感、地信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林珲教授
收藏 IP: 112.80.94.*| 热度|

2 田青 科学出版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