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文先生在访谈《科学就是追求简单》(记者/晏礼中,经济观察报)中提到:“经济观察报:当时没想过要留在美国吗? 李小文:也不是完全没想过,但基本上我觉得在哪儿都无所谓。我也没有别人那种要回国大展身手、报效祖国的觉悟,真的没有,只是当年是杨老师把我们三个人送出去的,后来杨老师当了所长,叫我们回来,我们三个就都回来了。不是我们觉悟高,是杨老师个人感召力强。当然,作为1979年国家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总觉得花了老百姓很多钱,不回国问心有愧。”
对于上述报道中所提的另外两位先生是谁,我总是有些好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864346.html)中也提到中科院拟派四人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学习遥感等技术。
因为《珍贵史料——'美国地理遥感之父'Simonett1979年在南京大学的谈话(Simonett是小文先生的美国导师之一)》( 网搜之下,发现2011当选院士的电磁波物理民遥感科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金亚秋与李小文先生有一些类似的经历:“同批出国,并同年获得美国博士学位”。
至于李小文先生与金亚秋先生之间的交往我尚一无所知。大体判断,金亚秋先生应当不是李小文先生当初的遥感快乐四人行或快乐三人组。因为金亚秋先生的国内导师是
气象学家周秀骥先生,他的回国原因中也未提及杨世仁先生。尽管我是遥感的门外汉,但可以看出,中国的遥感事业在前辈们与当代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正蓬勃地向前发展。
照片来自《微波,多源,发展多学科交叉的大遥感科学_访遥感信息专家金亚秋教授_王景》
附1:http://www.escience.cn/people/jinyaqiu/index.html
金亚秋,电磁波物理与空间遥感信息科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IEEE会士.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光华科技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三次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IEEE GRSS教育奖等.
......
工作经历
1985 Research Scientist, AER (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c.), Cambridge, USA
1986 -1987 Research Associate, Dept. of Physics, CityCollege of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SA
1988 -current The Te-Pin Professor of Fudan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Director of Key Laboratory of Wave Scatt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Shanghai, China
1993 -1994 Visiting Professor, Dept. Electronics, University of York, UK. Sponsored by UK Royal Society
1996-`1996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ship, NOAA/NESIDIS, Maryland, USA,
Awarded by USA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1999 -2000 Visiting Professor, Dept. Electronics, City Universityof Hong Kong
2005 Visiting Professor, Tohoku University, Sendai, Japan
教育背景
1965-197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物理学,本科(学士),
1978-1979 中国科学院北京研究生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
1980-198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
科学硕士(1982), 电气工程师(1983), 博士(1985)
1965-1970 Atmospheric Physics, Peking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B.S. (1970)
1978-1979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duate student for study abroad
1980-1984 Massachusett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t. of EECS, Cambridge, Mass, USA
M.S.(1982), E.E.(1983), Ph.D. (1985)
附2:http://tech.hexun.com/2013-02-08/151060922.html
《中国科学报》 (2013-02-08 第13版 文化周刊)
附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sRr_cOE2hwH2Dlt2-R7UxRvbnSodcdGFzh-6fXoulIxzi4UtnDn0CSRIES5xOH7fvbMhg5wP8pFqYM2hNNeUa
2010年7月26日,金亚秋教授荣获IEEE GRSS Education Award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IGARSS2010 in Honolulu, Hawaii,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中国科学家在国际GRSS领域获此殊荣。
附4: 上海遥感技术规划应该是世界性的
东方早报/2014 年/12 月/30 日/第 010 版
遥感数据图像的积累已形成城市遥感、多时相变化等专门的科技领域,国际上也形成专门的学术会议,定期研讨这些领域的发展。上海市曾在 2007 年召开过国际城市遥感大会。但是我国尚未有一个以城市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为名义的代表在国际上展示,各方面的工作还显得零碎。
城市遥感信息对于城市信息掌控、城镇化环境规划发展、区域性气候、水文、环境变化等都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如加拿大空间局对加拿大每个城市都有多类遥感信息资料的研究与多年储备积累。新加坡土地面积很小,比上海要小得多,但也有相当活跃的国家遥感中心,有完备的卫星数据接收站。我曾问过:新加坡的遥感技术有什么用?他们回答他们旨在服务于整个东南亚,其服务范围可以涵盖到中国的海南岛。同样比上海市要小的中国香港,也有完善的遥感卫星接收站和相应的技术服务机构。我想上海面临广袤的东海,有海洋、有岛屿、有港口,还有广大的内地延伸,长江三角洲和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无论地域需求,还是发展需求,对遥感信息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和产业也应该有类似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做法。今天,上海正在热议要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应该有更高更宽的视角来规划上海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规划应是动态的、世界性的。
因此,上海的空间遥感信息技术与应用应站在全国各省市的前面。在民用卫星地面卫星接受站建设、遥感有效载荷与卫星技术研制、特别是服务于城市区域(包括邻海)遥感数据图像信息技术等有特别长足的发展,建设一个智慧型的城市。这不仅是一个学科与技术的发展,它同时会带动与此关联的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卫星与航天技术、电子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大气海洋环境的地球科学、空间科学技术等。这也标志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能力,有良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它产生的对科技、人文、环境的影响,不会像股票那样立时涨落,但会长期地影响一个创新型国家、一个创新型城市整体实力的提高。
上海市在气象、海洋、环境、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服务都有上乘的表现,在上述提及的相关科学技术都有良好的基础,应该可以在将上海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世界上高科技的发展是迅速的,要站在前列,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规划与发展。能做的先做,做成一件事就能增强信息和能力,但随时要调整与补全科技发展的结构,不要留下明显的短板。特别是上海市肩负国家发展创新型城市的重任,应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个全方位的规划与挺进计划。发展上海市的城市遥感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华东地区以至于全国的辐射影响也是可以预见的。
(以上内容选自由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院士讲坛之遥感信息与城市发展讲座)
附5: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58063.shtm
金亚秋院士:一辈子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作者:黄辛 陆洋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2-1-4
65岁的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我国著名空间遥感信息科学家金亚秋2011年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日,记者在复旦大学见到了金亚秋。他说:“成为院士后,我的生活不会有很大的改变,我会一直工作在科研的第一线,为中国的科技改革发展作出贡献。”
在他看来,院士并不是贵族,院士首先是一个科技工作者,承担着做科学家楷模的责任。
开拓我国星载遥感领域基础研究
1987年,怀揣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金亚秋,毅然回国,来到复旦大学。他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不想讲大道理,就是觉得应该回来。”
当时,我国在星载遥感领域的基础研究十分薄弱,他瞄准了星载遥感技术的前沿发展,为我国开拓了“电磁散射辐射传输与空间遥感”的基础研究领域。
20多年来,他的研究使我国在国际空间遥感领域的基础研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0年,他被任命为GRSS (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IEEE Fellow评选委员会主席; IEEE GRSS三十周年汇刊上作为IEEE GRSS全世界关键人物登载了他的照片。他在全极化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成像方面的专著被IEEE GRSS评论为:近10年里该领域重要的5部专著之一。
最近10年,随着我国在空间科学和空间遥感技术的长足进展,特别是在神舟四号、嫦娥一号中载有微波遥感器,金亚秋对此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小立志做科学家
金亚秋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1965年,他考取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后来“文革”发生,他半夜里冒着被批斗的危险,看书学习。
1970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西山沟里的化工厂做机械工人,他也没有放弃做科学家的梦想,从未间断过学习。
他利用厂里可以接触到一线机器设备的优势,整天泡在车间里,一边看机械原理,一边研究机器,可谓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由于他学过画画,会画机器的图纸。因此,他还为厂里搞了不少的设备技术革新,他说:“从图纸开始,到试制,到装配,这些工作我从头干到尾。”
1978年,“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金亚秋始终记得那一个早晨,下着蒙蒙细雨,他去食堂打饭,广播里播着“四人帮”倒了,中国科学院开始招研究生。“当时我感到热泪盈眶,现在回想起来也很激动,我考研究生的时刻终于到了。”
1978年,32岁的金亚秋作为中科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学习,1985年获博士学位。
现在,他常常会怀念在MIT读书的日子。他和学生们说,MIT的学生中心全天24小时都开着,我们在那里看书、学习,有时买杯咖啡或是一个饼,一直工作到半夜,晚上回宿舍时,踩着积雪,月光照着,那段日子真的很神圣。
他认为,做科研一定要有劲头,要有拼命的精神,做得满脸通红,这时候才会有领悟。真正的一流大学,实验室和图书馆是永远亮着的。
为中国崛起,立德立功立言
金亚秋的座右铭是:为中国崛起,立德立功立言。他一直在践行着这句话。
他说,现在国内的科研条件好了,就会互相攀比,比待遇。他觉得,比待遇没有出息,比谁有本事更有出息。他强调,在中国做科研志气很重要。
他想让年轻的科研人员知道,回国作研究,应该为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做出艰苦而任重道远的工作。
他回忆说,有一次,他在MIT听了一个关于美国的射电天文技术的讲座,一位十分年轻的美国学生提问:“美国和苏联在射电天文技术上谁先进?有多少差距?我们比苏联强在哪里?”当时他很感慨,心想,一个美国 年轻学生的脑海里就有美苏争霸的政治概念。中国学生的脑袋里有没有一个事情?
终于有一次,在复旦的课堂里,他和学生讲嫦娥二号放射的问题时,一个学生问道:“您给我排排,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上排第几?”他说:“你这个问题很好,我等了好多年了。”
他希望,青年工作者和学生们始终把对国家的责任放在心中。
附6:摘自《智慧之光为祖国闪耀_记复旦大学优秀中青年教授金亚秋》(齐全胜)
1978年,中国科学院向全国招收首批研究生,金亚秋选择了微波遥感专业,并在考试中名列前茅,被中科院选拔为首批100名公派出国留学的研究生。1980年,金亚秋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去重续少年时代做一名科学家的梦想。
......金亚秋所从事的定量理论遥感研究是个前沿性的交叉课题,国内目前还比较薄弱。通俗地讲,他所研究的就是电磁波与各种复杂的物质、系统相互作用的原理,这是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基础性课题。在回国后的短短几年里,金亚秋在随机介质中极化电磁波散射、矢量辐射传输理论,以及复杂环境、地表、大气、海洋的主被动定量遥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开拓了学科的新方向,先后发表论文85篇,其中多数刊登在国外一流刊物上,他还出版了中英文专著三本,向全世界发行。国外一些著名学者评价说,金亚秋博士“毫无疑问是随机介质波传播和散射领域内的一流理论家之一”,“是微波与生物圈相互作用的首批专家之一”。国内许多专家也公认金亚秋的工作属国际领先水平,并称赞他的贡献具有“民族性”,即“他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在中华大地上独立完成的。”
附7: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8-06/26/content_47781.htm
身为龙源国际集团总裁的汤潮,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谈起1978年奔赴加拿大留学的经历,他激动地说:“当时我得知自己被公派留学的消息后,简直跟范进中举差不多。据说当时中国一万个农民才能养活一个留学生,我就暗下决心,学成归来一定要努力报效祖国!”如今,他正在实践着自己的决心。
附8:http://edu.qq.com/a/20090923/000009.htm
改革开放首批赴美留学生:开拓人生的新天地
(2009年09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复派的第一批赴美留学生里,吴如山是唯一经教育部批准、结束了一年半访问学习后继续留美攻读博士、博士后的学者。吴如山的语气里充满感恩:“留学拓开了我的学术乃至人生天地。”
苦练外语,获得宝贵出国机会
吴如山1938年出生于河南荥阳农村,从设在村龙王庙的小学,走进荥阳中学,接着在1957年跨入西北大学校门。“在中学时,我对各种物理现象就分外着迷。”在西北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吴如山学习了5年。
“大学头几年,政治运动挤占了大块的学习时间,我只能抓住吃饭、歇工的间隙背外语单词。”一开始是俄语,接着是英语(论坛)、德语,1960年在夜校学习了法语和日语。“坚持不懈地学外语,不只是为了看懂国外的理论文献,更是我的兴趣和不涉功利的喜好。”
毕业后,吴如山被分配到北京,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时称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工作。1975年进全息成像研究组出了成果,使他成为较早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幸运儿。1977年,他赴加拿大参加“勘探77”会议。“但在加拿大,我说的英语人家听不懂,他们说的英语我也听不懂。”尴尬的经历使吴如山下定决心要学好口语。回国后他从所里借了3辑灵格风英语唱片,反复地练习听说。
1978年初,研究所通知远在新疆油田做地球物理实验的吴如山等人,回北京参加赴美留学的选拔考试。吴如山记忆尤深:“多亏了那3张灵格风,我考了全院第一名,口语拿到了A-,把握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幸遇丁肇中,求学路上多方相助
1979年春节晚会上遇到丁肇中先生前,吴如山想去斯坦福大学进修,但为斯坦福大学可能会收费而忧心。“丁肇中听说后,要走了我的简历,把我介绍到他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那里免费,地球物理专业的实力也很强。”吴如山觉得:“我会多门外语让他很感兴趣。”结束了在华盛顿乔治城大学3个月的语言培训,吴如山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师从地震学界元老安芸敬一做研究。“下了飞机,大数学家林家翘亲自开车接我们到麻省理工学院,还帮我们安排在校的生活。”
“进修快结束时,导师肯定了我的研究能力,推荐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博士学位,承诺提供全额奖学金。”读博是吴如山的夙愿,他向教育部申请但未获批准。丁肇中特地写信给教育部,希望批准吴如山继续深造。“他的热心帮忙,让我顺利地继续留美读博,这在我们这批人中是仅有的。”
回忆留学经历,吴如山说:“我的导师安芸敬一来自日本,他常常鼓励我,他质朴的话催我在科研道路上奋进。”此外,在华盛顿接受语言培训时,美籍华人Diane Ing Wang是他的英语语伴,“在与她的交流中,我的英语飞速进步,为此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开始他被分在C班,培训结束时他已跻身A班,还考过第一名。吴如山的感谢发自肺腑:“正是朋友们的关心照顾,使我的留学路走得平坦,没有磕绊。”
亲人和祖国,心底永远的牵挂
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做研究,吴如山始终不忘临出国前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嘱托:“好好学,回来为改革开放效力。”吴如山在美国拼命学习,成天钻在实验室里,在最后毕业论文的冲刺阶段,平均每天只睡2-3个小时。对亲人的挂念只好压在心底,“花在写信上的时间都很少,身边很多美国人对此感到惊讶。”
1982年读博前,吴如山回过一趟家,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年迈的母亲,几个月后母亲就去世了。每忆及此,吴如山都很伤心:“母亲不识字,给我写信都是她口述,我弟弟执笔。她过世后,为了不影响我学习,弟弟模仿母亲的口吻继续和我通信,直到两年后我才知道这个消息。”在美国每月25美元的生活费以及后来读研究生(论坛) 拿的奖学金,他舍不得花存起来,原本是想让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享享福,没想到未尽孝道,母亲却与他永别了。后来,吴如山以父母的名义,在西北大学设立了“贞仁吴氏”奖学金,“贞取自母亲的名字,仁取自父亲的名字,除鼓励学子之外,我以此纪念我的父母。”吴如山深情地说。
长年在加州大学教书,吴如山的家里、办公室里都放着几把二胡,他说:“拉拉二胡能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身心,也能解解我的思乡之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