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ticDiseas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neticDisease

博文

【第七十五期】SPTBN1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神经发育综合征

已有 2535 次阅读 2022-3-12 09:26 |个人分类:遗传基因致病机制|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21年7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细胞生物与生理学系Damaris N. Lorenzo 等人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athogenic SPTBN1variants cause an autosomal dominant neurodevelopmental syndrom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SPTBN1基因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神经发育综合征。

血影蛋白(spectrin)是一种泛表达的长形多肽,可以结合膜脂和锚蛋白来排列质膜。血影蛋白网络是由α-血影蛋白和β-血影蛋白的异聚二聚体以反平行的方式侧对侧组装而成,然后形成头对头四聚体,交联f -肌动蛋白形成血影蛋白-肌动蛋白阵列。与锚蛋白一起,血影蛋白以显著的长程规律性和微米及纳米级特异性自组装,以精确定位和稳定细胞粘附分子、膜转运蛋白、离子通道和其他支架蛋白。血影蛋白缺陷是几种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例如,βIII-spectrin(SPTBN2)常染色体显性突变导致迟发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5型(SCA5),而新发突变与儿童早期共济失调、智力障碍和发育迟缓有关。同样,常染色体隐性SPTBN2突变与儿童共济失调有关,也可能与智力残疾和发育迟缓有关。

由SPTBN1编码的神经元βII-Spectrin是大脑中最丰富的β-Spectrin,并与αII-Spectrin形成四聚体,其嵌入F-actin环以构建亚膜周期性骨架(MPS),这种普遍表达的β-spectrin形成了与细胞膜相关的微米级网络。研究者之前报道过小鼠在所有神经祖细胞中缺乏βII-spectrin (Sptbn1 flox/ flox;Nestin-Cre;βII-Sp (βII-Sp KO)表现为出生后早期致死、皮层和小脑远程连接减少、自发性癫痫发作和运动障碍。

本研究通过遗传分析在来自28个家族的29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中发现28种SPTBN1突变。这些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神经系统综合征以及全面发育、语言和运动迟缓;轻度至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特征;癫痫发作;行为异常;张力减退和多种面部畸形(图1)。

1.png

图1 在神经发育障碍患者中发现SPTBN1变异

为了研究SPTBN1突变体的致病机制,研究者在GFP标记的人βII-spectrin (GFP-βIISp)中引入了这些突变体,并将其转染到HEK293T/17细胞中,并监测其对GFP-βIISp水平、定位和稳定性的影响(图2)。实验结果显示,SPTBN1变异会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破坏与关键蛋白伴侣的结合,并影响细胞骨架的组织和动力学。研究者进一步制备了βII-spectrin缺陷小鼠动物模型,组织学和行为学研究重现了SPTBN1变异个体的发育和行为表型(图3)。


2.png

图2 SPTBN1 突变改变与关键细胞骨架的相互作用

3.png

图3 βII-spectrin缺乏导致小鼠发育和行为缺陷

总之,该研究将SPTBN1变异定义为神经发育综合征的遗传基础,扩大了影响大脑的spectrinopathy的范围,并强调βII-spectrin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Cousin MA, Creighton BA, Breau KA, et al. Pathogenic SPTBN1 variants cause an autosomal dominant neurodevelopmental syndrome. Nat Genet. 2021;53(7):1006-1021. doi:10.1038/s41588-021-00886-z.


qrcode_for_gh_9c1dcb006eff_258.jpg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遗传咨询、基因检测和科研合作请联系QQ710334290


撰文:王桂华

编辑:刘振兴

审核:张贤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9614-1329073.html

上一篇:【第七十四期】过度鞘脂合成引起的儿童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下一篇:【第七十六期】Apollo遗传缺陷导致严重的骨髓衰竭和发育缺陷
收藏 IP: 211.67.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