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O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POP

博文

心理学与生物学的统一性:力学逻辑

已有 506 次阅读 2024-6-13 12:50 |个人分类:脑研究|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人作为物质载体,承担了物理性、生物性、精神性、社会性、信息性5个属性。这就意味在人的物质载体上,上述5性必须合体,而构成对人的自身的解释。这需要一个逻辑。即把人体简化出来的数理逻辑,实现对人的机制的统一。这就需要几个有趣的分解问题。(1)精神性是否具有统一性质?(2)生物性是否具有统一性质?(3)人文与社会性是否具有统一性质;(4)信息性是否具有统一性质。从分解的功能到整合的功能的路线,已经成为一个探索的方向。且这些知识体系是超越当代构建的知识体系,而伸向更久远体系。这类渴求,在心理、生物及其交叉的分支领域:认知、神经、脑科学中暴露明显。整合、涌现、过往瓶颈反思开始慢慢涌现。这需要一个在人体上的串联的逻辑。在信息学,广义信息向人的信息本质探索的渴求同样明显。

米勒路线是一个方案,但并未得到蓬勃所期。与以往的任何阶段性过往一样,遭遇了瓶颈。缺一个“对象物”的前进路线逻辑。“信息与信息加工”并未完全破题。这需要更换路线。

对“人”为对象物的研究,尝试去做“动力学”体系构建。回到“力学”的一般性构建的路线图上。则人的各级层次的机制,就是各层次的“动力学”机制。

mill program.jpg  miller data.jpg

SOR是人的基本响应模式,在低级、高级、各类信号层,均满足这一方式。这是由人进化的反馈控制性所决定。则在功能上的基本机理(这里强调功能):就会简化为三类基本问题

(1)SORS的功能:即与物质世界,基于“动机”(精神力)的“动力学机制”,需要一个整体的“功能的因果律”,也就是“精神因果律”。它是以“价值”为根本的驱动动力。(见图)。

人体统一性.png

数理心理学动力学路径

(2)SOR的信号功能:即精神运作建立在“主客观信号”之上。认知的信号的制备、信号加工、信息动力驱动人的信号系统,构成了“认知信号”的动力学。也就是:认知因果律。物理信号、心物信号、精神符号、运作、信息动力等的动力学关系。

上述2构成了精神功能活动的内核。

(3)S-O心物功能。心物映射关系,建立在神经作为信息载体的信号调制、编码、传输、解调之上。人的认知信号搭载其上。心物的认知神经表征,就构成S-O中“-”的揭示的关键。这一领域是神经、心物、官能等共同活跃的领域。确立物理量的搭载、神经表征等的信息力学,也就构成了“心物神经表征信息力学”。并和语义信息、语义动力等,共同构成了“认知-神经”统一的动力学问题。

(4)O-R心身功能。人体构成了人的关键系统之一“供能系统”、行为运动系统。心身问题解决的关键是确立“人的生理动力”的“动力学”机制。并和“心理量”之间达成协同。神经、内分泌构成了两个协同的信号系统,共同控制“人体热机”,也就是:电控、油料控制。情绪、生理学、热力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成为破题关键。

(5)人体热力系统谐振。人与自然的相处,是一个信息与物质、能量发生谐振的系统。本质是信息、能量谐振的系统。谐振关系的动力学,是自然-人文破题的关键。蕴涵在古老的中国人文科学、人文哲学体系中。在中国科学体系中,可能对世界贡献了两个数理体系:中医整体论的人类生物学、热力学体系。人文谐振的易学体系。它构成破解人的动力学机制的又一关键。

人体统一性学科关系.png

人的动力学与学科关系

上述,可能植根于两个物理性约束:(1)物理约束;(2)信息-能量约束。它需要建立“广义信息学”来实现上述的“信息动力学”破题。

心理空间几何学.jpg    人类动力学.jpg   心物神经表征封面.png  mpop群.png

在人的物质对象上,构建“力学”体系,并坚持统一性,可能在各个关键节点,找到统一性的因果律,并会出现一个新的“统一性的窗口期”。且这个底层,最后由“信息动力学”来统领。这需要一个新探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8362-1438044.html

上一篇:心物神经机制——“认知神经”统一的切口
下一篇:心理学与生物学统一性:复杂性-简单性、多样性-普适性、信息性-力学性
收藏 IP: 218.199.207.*| 热度|

2 尤明庆 汪运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