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ruansiy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aruansiyu

博文

学位论文写作需要加强集体把关和问题诊断 精选

已有 4701 次阅读 2024-6-20 14:4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位论文写作需要加强集体把关和问题诊断

阮思余

 

今晚的论文汇报,来得非常及时而且效果非常明显。今晚做主题汇报的四位同学陈琳静、谢锦虹、朱巧玲和郑海芹在参加完本学期开学初的预答辩之后,一直在修改论文。论文修改进展如何?成效如何?今晚就是对大家前期论文修改成果的全面诊断和集体把关。论文汇报,既是同学们与老师们的学术交流,又是一场小型学术研讨会。四位同学把他们最新的修改成果做了详细汇报,老师们针对他们的汇报做了非常专业而且详尽的评论。

学术传承是一项崇高而深远的事业,它承载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致力于指导、提携和帮助青年人成长。感谢万晓宏副院长、王捷老师和彭显耿老师!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对四位同学的论文做了全方位的诊断、解构、批判和建议。实事求是地说,在我们的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这种集体把关和严格诊断确实显得相对匮乏,往往都是到了预答辩、正式答辩的紧要关头,才得到这种宝贵的集体把关和指导。今晚这种形式类似于答辩,但是又比答辩讨论得更加充分、更为详细。更多是老师们集体把关、指导、诊断和建议,体现了老师们的集体智慧与努力。我也收获不少。就此而言,我想就如下六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学位论文写作关键还是要端正态度

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是学术成果的最高体现。北京大学哲学系叶朗教授在谈到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时,首先就建议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学位论文,决不能对此掉以轻心。认知决定行动。正如叶朗所言:“有的同学学位论文写得不好,主要原因是他下工夫不够,下工夫不够,又是因为他对学位论文不重视,掉以轻心。这些同学不了解,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是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学术水平、创造性和学风的集中体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显示一个人在学术上有多大的发展前途。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应该成为他的治学道路和人生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都应该全力以赴,用尽心血,把学位论文写好,使它达到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叶朗:《谈读书和学位论文的写作》,爱思想,2021-01-29,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8477.html)类似这样的观点,我们今天一点也不陌生。叶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学位论文写作首先是态度问题。当我们态度端正,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位论文的重要性和学术严谨性时,论文就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础。当然,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也是最高的。因为这是学位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二、有质量的交流讨论能够廓清思想迷雾

刚刚老师们在评论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这些意见可以直接转化为论文修改完善的具体方案和思路。大家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讨论和修改,因为每一次的改进都会使论文更加完善。今晚的讨论是比较集中的,希望今晚的讨论能够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交流与互动非常重要。我们创办“南粤政治学论坛”的目的,就是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努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今晚的主题“学位论文写作与专业能力提升”,正是这一目的的集中体现。通过交流互动,不仅可以提升论文质量,还能激发灵感和创意。如果没有这样的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只是与导师交流,这样就难以获得广泛的指导和建议。当然,与同门和导师的深入交流对于学位论文的撰写至关重要,但仅仅局限于这一小范围的交流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我们应当积极拓宽视野,广泛地向其他同学和更多的师者请教学习,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

 

三、学位论文写作需要加强集体指导

老师们的指导和鼓励对于同学们来说,总是有必要的。今天参会的老师们,牺牲了周末的时间,专门抽时间出来为同学们提供专业指导和学术建议,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和对大家的悉心指点,都是大家学术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可以说,老师们的指导对于同学们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他们不仅提供了宝贵的修改完善意见,还给予了同学们关心和鼓励,不断增强同学们论文写作的自信心和方向感。尤其是今晚有幸邀请到我们学院不同系的老师参与讨论,包括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万晓宏、阮思余)、行政管理系(彭显耿)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系(王捷)的专家。这种跨学科的交流使得我们能够从不同专业、多个角度审视问题。这就是专业之间的互补互促互进。可以说,这种专业之间的互补互促互进特别需要,可以为大家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和帮助。

 

四、专业研讨可以全面提升论文写作能力

由于我们MPA(公共管理硕士)同学大多是在党政机关或者国企事业单位工作,参加这样的研讨会的机会也不是太多。希望这样的学术交流会,能够对于大家的学术成长有所启发和提升。面对学习和研究中的挫折时,大家不必过于焦虑或沮丧。这些经历都是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刚刚彭显耿老师也说,他也是第二次答辩才通过的。很少人会是那么顺利的。大家不要过于在意现在有没有通过答辩,其实这也是给了我们更多的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如果大家都顺利通过了,也就没有今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了。这样想问题,我们就不会难过了。希望大家珍惜每一次的讨论和反馈,因为这些都是推动我们点滴进步和不断提高的巨大动力。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有目的地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和学术成长。总之,通过这种专业研讨,全方位提升论文写作能力,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

 

五、努力修改论文总是能够见到成效

虽然四位同学距离论文答辩还有一段距离,但他们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与今年(2024)3月份预答辩时相比,今晚的论文汇报较好地展示出了大家较为明显的修改和完善成果。同学们的努力还是能够有所体现的。论文下的功夫有多少,只要一查阅大家的论文马上就能够感受得到,老师们的眼光都是很犀利的。论文修改进展如何,越是改到后面,我们自己都知道,哪些地方改得不错,哪些地方还有完善的空间,哪些地方需要做较大的修改,哪些地方需要推倒重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形成自己的一本“帐”,对论文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全面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这种对论文的掌控感是我们在不断修改和打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真正进入论文修改状态,根据导师的指导,自己也会逐渐对论文能够有所把握和驾驭。这就是修改论文的价值和意义。当然,要想顺利完成论文答辩,大家仍需继续努力认真修改完善论文。

 

六、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也是一种人生体验

最后,学位论文写作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思想体验。我们经常说,每一件事都是一种人生体验。其实,学位论文写作又何尝不是?有论者指出,法学论文写作是人生的宝贵体验。“通过撰写论文,将使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人生的许多道理也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对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会有所改进和提升。法学知识是一种理性知识,它是一种讲道理的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到的知识,所以通过写法学论文获取法学知识,明白法律道理,对人生而言无疑是一种理性升华,人生的真谛由此更加集中地展示出来。”(汤维建:《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漫谈》,)2021-01-29,http://www.aisixiang.com/data/83366.html)法学如此,其他学科更是如此。

可以说,学习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确实能够为我们带来对人生、社会和国家更为深入的思想体验。对于公共事务的研究,不仅仅要从行为、制度去研究,往往还要从这些行为和制度的背后去揭示复杂的政治心理和行为动机。而人性往往又是复杂的、多元的、动态的。人文社会科学最难的就是洞悉复杂的人性,揭示公共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写作态度直接决定了我们人生体验的深浅。如果说人生需要修行,论文写作更是自我修行。要想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唯有认真写作论文,舍此无他。反过来说,也是如此。

  总之,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以上诸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是态度要端正。没有认真完成论文的态度,要提交满意的论文估计是不太可能的事。其次,要多多加强讨论和交流。不能一个人孤军奋战。讨论和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想清楚很多问题,避免个人思维的盲区。再次,论文写作还是需要集体攻关、集体把关、集体诊断。这样才能够更好把握论文的研究问题和写作思路,避免走弯路。第四,专业研讨是不可缺乏的。论文写作还是需要大家多多走出来,多多参与专业研讨,在专业研讨中不断提升论文写作质量。第五,好文章总是改出来的。有了上述努力之后,我们再来修改论文,应该说就可以看到我们努力的成效。论文也就会越改越好。最后,学位论文写作也是一场修行。要在论文写作中提升思想认识,增进对于国家、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认识。问题研究清楚了,我们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更加健全了。

 

(本文系作者2024年6月15日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十一期南粤政治学论坛上的发言,经作者充实与完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7820-1439006.html

上一篇:警惕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思维茧房陷阱
下一篇:如何从实习实践中提出一个专业研究问题?
收藏 IP: 183.63.97.*| 热度|

3 汪运山 崔锦华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