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ruansiy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aruansiyu

博文

警惕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思维茧房陷阱 精选

已有 4582 次阅读 2024-6-7 16:1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警惕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思维茧房陷阱

 

 

   一个普遍的事实就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问题当然不会越来越少。需要思考的是,人工智能时代,会对人类带来哪些问题?我们必须承认,科技在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在飞速发展,人类遇到的问题也随之大量产生。人工智能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也带来了诸多全新的挑战和问题,最为典型的一点就是,人工智能时代制造了普遍的人类思维茧房陷阱。人工智能在逐渐替代人的思维,控制人的思维,塑造人的思维。随着信息茧房的发展,人的思维也逐渐进入“思维茧房”。因此,我们必须警惕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思维茧房陷阱。这是人工智能时代全新的课题,值得引起广泛关注和深思。

   一是被控制的思维。原本人类可以自己思维。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政治学》所言,正是人类具有独特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所以人不同于动物,人与动物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的思维已经严重被控制。被谁控制了?被机器人控制了,被大数据控制了。于是我们不需要思维,有计算机替我思维。而且,计算机思维出来的产品,我们都认为是正确无误的。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是找计算机,于是我们就这样“被你征服”、就这样心甘情愿“被你控制”了。人的思维不再具有主体性,而是被严重控制了的思维。

   二是单向度的思维。所谓单向度的思维,指的是人对机器人和大数据的单向度依赖。我们在思维方式上,主要依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查找相关资料、文献,人依赖机器的结果就是对机器的单向度的依赖。有问题,找计算机;有问题,找度娘(百度)。连不识字的老农民(文盲)都知道,有任何问题,可以上网查查,看看网上怎么说,然后就怎么做。这就是单向度思维。我们的单向度思维,还体现在思维内容上,我们要查抄的相关内容,计算机和相关数据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如果要写作同一个主题的文章,不同作者去查阅相关文献,最后写出来的内容往往是大同小异的。如果我们要查阅关于某个问题的信息,最后也差不多可以获得相同或者相近的答案。这就是单向度的思维带来的思维趋同的严重问题。

    三是没有思想的思维。思维本身是要产生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的。可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由于思维被计算机所控制,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不需要思想。因为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去找计算机。计算机可以给我们提供我们想要的信息,可以帮我们查询我们需要的任何信息。于是,我们就在这些信息的支配之下,形成了某些观念,获得了某个问题的认知。这些观念和认知并不是我们自己思考的结果,是计算机提供给我们的相关信息,我们就把它当做是我们的认知。其实,它压根就不是我们思考的产物,而是信息检索的产物。思维的平面化,思维的同质化,也就越来越严重。因为我们不需要去思考,其结果就是我们的思维是没有思想的思维。

四是没有对话的思维。人工智能时代,人与人之间很少对话,特别是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这种现象越来越少。同学们之间遇到问题,也不需要深入研讨,只要去查找相关信息即可。遇到相关理论问题,不需要见面交流,只需要查询相关论著即可。这就是查询思维,而不是对话思维。同一个宿舍,大家都被困在信息茧房里,不需要进行任何对话和交流。所以,大家之间交流很少,彼此不了解。当然,查询也是一种交流,不过这种交流不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及时的思想碰撞基础上的交流,而是单方面的信息检索,以及“信息投喂”的结果。因此,难以产生及时的思想火花和拍手叫绝的惊人发现。

总之,人工智能时代,人类逐渐进入了一个思维茧房。在这个思维茧房里,人们越来越依靠计算机提供的信息,而不是人们自己主动去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社会调查去获取相关信息。正是这种单向度获得信息、依靠信息,导致人们出现了严重的计算机信息依赖,这种单向度的计算机信息依赖,让我们越来越丧失思维的自觉、思想的自觉、思辨的自觉。人们日益沉浸在这种单向度的信息依赖之中,越来越不用思想,越来越不会思想,越来越远离思想;越来越不需要与他人交流,越来越不需要与他人进行对话,于是产生了大量的“社交恐惧症”、“自我屏蔽症”。

警惕人工智能时代的思维茧房陷阱,这是人工智能时代对我们提出来的严厉忠告。如果青少年长期掉入思维茧房陷阱,如何去厚植我们的家国情怀?如何去体察乡村振兴的真实状况?如何去感受社会经济生活的真实面目?如何去拓展我们的社交网络?如何彰显我们的思维深度?如何去与他人进行深度交流?这样说来,当人类在为人工智能沾沾自喜的同时,也要警惕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思维茧房陷阱。我们需要网络,需要计算机,但是我们不能被计算机所控制和支配,我们也需要计算机之外的世界和思维。我们需要计算机提供信息,但是我们也需要借助这些信息形成我们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记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类具有特有的思维及其深度,人类不能放弃或者忘记这个优势。否则,机器人取代自然人将不再是神话。

希望本文所反思的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思维茧房陷阱问题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们真实的遭遇。相信人类可以走出这样的思维茧房陷阱,因为人类总是有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革新的能力。

   

此文为“晚安华师”约稿,2024年高考下水文,详见晚安华师(公号),2024-06-07。此为完整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7820-1437261.html

上一篇:我将来能够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何种专业人才?
收藏 IP: 183.63.97.*| 热度|

6 郑永军 王从彦 周忠浩 汪运山 冯兆东 白龙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