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日本学者近期在研究狂犬病减毒活疫苗方面取得的一项进展,此为发表在《Vaccine(疫苗)》杂志上的论文摘要的译文。)
已知狂犬病毒G蛋白333位氨基酸的替换可以决定其致病性:颅内接种该位点是Arg或Lys的毒株后成年鼠死亡,而该位点是其他氨基酸的毒株则不会造成致死性感染。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获得了狂犬病毒减毒株并用于主要针对野生动物的口服疫苗。然而,考虑到毒株有回复突变成致命表型毒株的可能性,对某个毒株不仅在G蛋白上,还在病毒的其他蛋白上进行多重突变来减毒,更有希望获得安全的活疫苗。我们以前曾证明,狂犬病固定毒Ni-CE株主要通过突变N、P、M蛋白减毒,减毒后的毒株颅内注射成年鼠只引起短暂的体重减轻,该毒株G蛋白的333位还是强毒型的Arg。在本研究中,为了通过多重突变减毒来获得活疫苗株,我们制备了Ni-CE突变株Ni-CE(G333Glu)株(其G蛋白333位的Arg突变为Glu),并验证该毒株的病原性和免疫原性。我们发现,与Ni-CE株相比,Ni-CE(G333Glu)株颅内注射后不会引起成年鼠短暂的体重减轻。减毒的Ni-CE(G333Glu)株通过乳鼠脑内传代10次也没有发生表型性状的改变。我们也证明了注射Ni-CE(G333Glu)株后,被免疫的鼠产生的病毒中和抗体能够保护小鼠对抗致死性攻击。这些结果表明,Ni-CE(G333Glu)株是研发有高度安全性的狂犬病活疫苗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Vaccine 30(2012): 3610-3617 黄思佳译 严家新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