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全国第一所革命的新闻专业学校

已有 2479 次阅读 2023-8-14 09:11 |个人分类:回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全国第一所革命的新闻专业学校

叶  明

在父亲遗物中有一本奇特的小册子,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封面上标明:《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纪念册(1950)》(图1),扉页上盖有我父亲的藏书印章(图2),然后依此是苏南新闻专科学校的正副校长的照片(图3)。                                                      

图1华中新专纪念册pg.jpg

图1华中新专纪念册(1950)

图2.父亲的藏书章jpg.jpg

图2 父亲的藏书印章

图3 苏南新专政府校长.jpg

图3 苏南新专正副校长  

我十分奇怪,我父亲什么时候上过大学?即使是大专,从来没有听他说过,在他的各种文字资料中,从未显示过这个学历?纪念册为我们打开了尘封70年的迷雾。

纪念册中有一篇《校史简述》(图4),介绍了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源流:

图4华中新专校史简述jpg.jpg

图4纪念册里的华中新专校史简述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为满足向解放区输送新闻干部的需要,在1946年初,范长江创建了“全国第一所革命的新闻专业学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以抗大的办学形式,于当年2月9日在淮阴开学。校长范长江,时任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及《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兼总编辑。

范长江(1909-1970年),1932年初,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以《大公报》社旅行记者的名义,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考察采访,第一次以写实的笔法公开、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踪迹,采写了震惊中外的《中国的西北角》等经典作品。他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先后担任新华社总编辑、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务。

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第一期学员大多数是从华中建设大学(华中解放区四所大学之一,校址初设在盱眙旧铺)毕业生中选取的,其中编通科80人,经理科(发行)30人,电务科22人。

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第一期的课程,首先由恽逸群讲授四整天《新闻学概论》,讲稿连续刊载于《新华日报》(华中版)的“新闻工作”专刊,后整理成《新闻学讲话》出版。范长江开设专题讲座《论人民的报纸》,包括人民与报纸、报纸发展的道路、人民报纸的基本问题、报纸的作风问题、干部与修养问题等几个部分。其它课程有《文艺政策》《国内外新闻事业概况》《解放区新闻事业概况》等,还邀请华中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开设国际问题、国际形势等讲座。这些课程注重对学员理论修养和新闻观的塑造和培养,体现了为党和人民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核心要求。

1946年5月,范长江奉调南京担任中共和平谈判代表团新闻发言人,恽逸群接任《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兼华中新专校长。因战事紧张未续办二期。

恽逸群(1905-1978年),理论家、文化新闻学者、出版家。 1921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1932年,他投身新闻界,先后在上海《立报》、香港《生活日报》、上海《导报》、《译报》任编辑、总编辑等。建国后任上海《解放日报》社长、总编辑兼华东新闻出版局局长,著有《新闻学讲话》、《外蒙问题考察》《抗战国际知识》等著作。

一九四八年春,《新华日报》(华中版)恢复,华中新闻专科学校亦告复校,校长为中共华中工委宣传部长俞铭璜。四月招生,六月底在射阳河边的千秋港居心开学式。

俞铭璜(1916~1963年),著名文艺理论家。解放后,曾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著有《俞铭璜文集》等。

1948年12月,华中工委和《新华日报》(华中版)迁至两淮地区。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由射阳合德镇迁址到淮阴、淮安之间的板闸镇西街两侧。

1949年1月,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第二期(复校后第一期)110名学员全部结业,分配至《新华日报》(华中版)、新华社华中分社,或是赴新解放区创办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等。

1948年12月1949年1月,《新华日报》(华中版)在报眼刊登了华中大学新闻系招生广告。后恢复原校名,即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第三期的校长仍为俞铭璜。学员大多数来自国统区和新解放的城市,一部分由华中大学、华中党校转入,另一部分招收的是知识青年,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的爱国青年纷纷穿越封锁线,来到苏北解放区和当地的青年一道进入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学习,入学者达120人。专业课程《报纸的大众化》《时事报道》《采访和通联工作》等全部由《新华日报》(华中版)报社的同志讲授。

配合渡江战役,1949年4月上旬,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迁往泰州城外西冯庄,有三批学生分别调往上海、南京以及在当地参加《苏北日报》的相关工作。同年4月25日,学校的其他师生渡江至无锡。6月,第三期学员毕业。

我父亲是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第三期(复校后第二期)学员(图5)。1948年11月,奉上级党组织之名,我父亲撤出上海,转移到华中根据地,在华中党校十四队,以后转入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学习。1949年5月毕业后去苏南区党委秘书处工作,秘书处负责人是王为良,他后来做过江苏省省级机关总党委书记;当时的苏南区党委书记是陈丕显,后来担任过上海市委书记。

图5.jpg

图5 右下角最后一位就是我的父亲

在同期学员有一个人很特别,那就是范荣康。范荣康 (1930一2001年),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毕业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1948年12月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去重庆,担任《新华日报》记者,1952年到在《人民日报》工作,历任记者、编辑、评论部主任、副总编辑。著有《新闻评论学》。

八十年代,一篇小说《人到中年》(《收获》1980年第1期)后拍成电影,风靡全国。父亲当时无不得意告诉我,作者谌容的丈夫是他的同学,不过我没有敢问谌容的丈夫究竟在那里和他同学。我不明白,我父亲何德何能有一个同学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现在终于有答案了。

1949年4月,中共苏南区党委成立。华中新专更名为苏南新闻专科学校,由苏南区党委主办。中共苏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汪海粟任校长。校址设在无锡惠山北麓的云起楼。此时的学校相当于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第四期(苏南新闻专科学校第一期)。实际招收学员220人,设三个班、一个队(电讯队)

汪海粟(1912-1993),193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学院。建国以后,曾担任中共苏南区党委宣传部长兼秘书长、南京工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江苏省计委主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副省长等职。

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第四期学员中,最出名应该是高晓声。高晓声(1928—1999年),1948年考入上海法学院经济系。1949年入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次年毕业。先后在苏南文联、江苏省文化局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在《新华日报》文艺副刊任编辑。八十年代,高晓声以《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享誉文坛。

此外,还有梅汝凯、陈椿年比较出名。陈椿年,历任《苏南文艺》编辑,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雨花》杂志主编。梅汝凯,1949年毕业于上海商学院,后任《苏南日报》记者,江苏省第一批专业作家,译有《火与剑》《十字军骑士》等。

1957年6月江苏一批年轻作家陈椿年、高晓声、方之、陆文夫、梅汝恺等人在当时“双百方针”的鼓舞下,酝酿成立的一个同人文学社团,但在反右运动中,因为其刊物中有文学应该打破教条、大胆干预生活等内容,其成员均被打成右派分子。它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唯一的文学社团。文革结束后,他们在“重放的鲜花”中大放异彩。

有一位紧跟校长汪海粟的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第四期(苏南新闻专科学校第一期)学员黄一鸾,我和她还有一段恩怨。

1985年1月,我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评论《两个例子及其推论》,被具有高度新闻敏感性的黄一鸾,时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总支书记,立即觉察到阶级斗争新动向“究竟是哪个竞争对手想搞我们?”她调动了很多资源严查评论作者的背景与动机,“受什么人指使?”最后发现我不过是南工一个普通的研究生,与南工建筑系毫无源源,更无恩怨。

黄一鸾找到我的导师,已经卸任南京工学院院长、时任江苏省政协主席的钱钟韩,要求严加管束。钱先生礼貌地回击“我的学生写评论文章是他的权利,我无权干涉”。进一步反驳道:“他批评的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存在这种现象,如果符合实际,存在这种现象,那你们就应该去改正;如果批评有偏差,你们担心什么呢,他又没有点名,怎么断定就是说你们。你们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

我告诉钱先生事情的原委,某天在学院研究生会同学的宿舍里,看到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打印稿,我大为赞扬。但研究生会该同学无不惋惜地说:“论文作者是前两届的研究生,导师一直不同意答辩,留级到我们这届,还是不能毕业”。我一时气愤不平,去图书馆挥笔写下《两个例子及其推论》,立即投书《光明日报》。后来,我先生跟我讲了他们的对话,提醒我以后给报刊写批评文章要慎重,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我才知道学新闻的人才应该具有的敏锐素养。

1950年上半年,新闻总署决定同意举办新闻干部训练的开始,决定本学期后将不在续办。一共举办了四期,共580人,学制为1年,课程大多为哲学和新闻业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后来曾经还使用过江苏省新闻专科学校等校名,融入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现已发展为这两个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

从纪念册的文字资料与统计数据上看,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含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学校师资雄厚。教师中有范长江、包之静等既有丰富新闻实践经验、又有从教经验的记者,也有恽逸群等理论素养较高、从业时间较长的新闻人,还有罗列等科班出身的报人。曾任学校两届教育长的罗列,毕业自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中国新闻教育家和著名记者顾执中在上海创办的私立新闻学校)。1941至1948年,他曾在《江淮日报》《淮海报》《滨海报》《苏中报》等报当过记者,解放后曾先后供职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教研室主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

----学生来源丰富。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其一是来自各地的党政干部,并被推荐、有望成为宣传干部;其二是知识青年,其中部分是来自于此前已经投奔延安的部分知识青年,也有那些在解放过程中逐渐进入革命团队的本地知识青年。而在无锡期间,大多是由进步大学生组成,部分为高中毕业生,甚至有少数人是大学毕业生,生源质量相对较高。

----毕业去向多元。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向为新华社各分社,其中,主力供给新华社华中分社和新华社南京分社。学生在毕业后、有的甚至尚未结业就投身党的新闻事业。1948年11月,一部分充实到了《新华日报(华中版)》,一部分则赴安徽新解放区办报。而到了无锡以后,该校学生毕业后,部分学生加入《苏南日报》参加工作,部分学生则加入了与《苏南日报》同时期的苏南工作团,参加苏南农村土改等工作,少数学生还被分配参加了苏南地区其他文化、宣传工作。

合上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纪念册(1950),心中无限感慨,我那可悲的父亲,曾十分幸运地进入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受训,但是一生从未从事过新闻工作,在新闻方面也丝毫没有培养出相应的才华,倒是被枯燥乏味的公文消耗了一生。或许是因为解放以后历次政治运动所吓破了胆,惶惶不可终日,根本就早已放弃了“肩负道义 胸怀天下”的理想信念,安心昏谔做一个物价行业的专业干部。

“我们年轻时候的光华哪儿去了?”(郭沫若《女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423-1398951.html

上一篇:劫后余生的大学同学聚会
下一篇:谢谢你,给我的爱
收藏 IP: 180.109.43.*| 热度|

2 武夷山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