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我活着走出了答辩室!” 精选

已有 5853 次阅读 2022-6-19 07:56 |个人分类:科学家研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活着走出了答辩室!”----追随先生*四十载(4)

在先生“机电结合”的模型启发下,我从技术本质概观的三维度出发,提出了技术的形态模型,构建了技术的结构模型,并设计了技术转移的使用模型。可是,答辩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致命打击,遭到了评委的严厉质疑与轮番抨击:有全盘否定结论,有根本否定立论基础的,有质疑论证推理逻辑的,有怀疑技术路线的,就是没有一个评委表示肯定的意思。当然,还有不少负面的意见:引证材料的不充分,论证逻辑不严密,论文前后观点不一致,等等。具体地,有的评委全盘否定我的论文把技术和技能联系起来、认为技能是技术的本质体现的主要论点;有的评委不同意我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提出的技术的形态模型;还有的评委依据日本学者星野芳郎的技术进步模式理论指出我构造的技术结构模型的严重缺陷。

由于我的论文原本有二三万字,经过两位导师的从不同角度的多伦删改,定稿时只剩下八九千字。很多地方有相互冲突,漏洞难免。所以答辩时,遭到了评委的狂轰滥炸,先生也没有出手帮我解围。如同当年胡适(1891.12.17—1962.2.24)在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答辩时,大名鼎鼎的导师杜威(John Dewey,1859.10.20-1952.6.1日))只是冷眼旁观,对面如死灰的胡适视而不见,任其就地倒毙不起,甚而见死不救。当时,我就是这个感觉。在“面如土色,大汗淋漓”场面中,不过我没有像胡适那样,不敢反抗,而是强烈抱怨评委没有人理解我的文章,甚至都没有看懂;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我,无所顾忌、锋芒毕露地舌战群儒:我据理力争,一条一条驳斥,甚至指责了他们哪里没有看清,大有冒犯评委的意思。前后持续了几个小时,一个下午几乎是我一个人申辩。

我认为仅仅从科学是对自然的认识作用、技术是自然的能动作用,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多维角度来透视,才能全面深刻滴把握技术的本质。我对技术做出本质概观的三个维度:作为生产劳动技技术,作为变革自然手段的技术,作为人与物交互作用的技术。在劳动技能的维度上,构造了“思维技能”与“动作技能”和谐匹配、完善统一的整体形态。其基本特征和谐完整,综合感知,自动调节,汉语中的“心灵手巧”就是最生动的概括提炼。

在变革自然的维度上,提出了技术的形态模型:技术是技术是人类企图改变或利用环境的方法和活动,人对自然的能动过程;而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位一体的完整世界:物质为人类上提供生产材料,能量为人类社会提供生产材料,能量为人类社会提供生产劳动力,而信息奉献的则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变化的知识。这个过程贯穿于整个技术发展过程中,并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从而体现了技术的社会特征.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一方面可以在整个社会的技术活动中的地位最为突出.它的发展代表了技术发展某一阶段的主流和趋势,并深刻地影响到其他方面技术的发展,构成社会生产力增长的主要技术基础--主导技术。主导技术是历史地为整个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产生的综合趋势所决定的。无论是先导技术,还是主导技术,大致上都是按照物质材料→能源动力→信息控制的历史序列变更的,它们交替带动着技术体系的更迭。这既是技术的历史形态,也是技术的逻辑结构。

在交互作用的维度上,构建了技术的结构模型。它是在对技术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动态综合,从而在更深和更广的意义上把握技术的本质。在技术的结构模型中包含着三个基本的变换过程,其中,“主体-手段-客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表现为物质和能量变换过程,有操作功能与动力功能两种功能;而目的与结果之间的信息变换则是技术活动中的有效调节方式,有目的确定(信息、逻辑、监控等)和目的执行(工作、动力和传动等)两种功能。不管哪个变换过程被阻塞、中断,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整个技术活动的破坏和失衡。技术形态的变化就是首先将操作功能与动力功能逐步转移出去交给手工工具、机器去完成,其次将目的执行任务进而目的确定任务转移给集工作机、动力机、传输机与控制机于一身的机器人去完成。

回答完评委的质疑,当然也包括“刁难”后,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死亡恐惧,还是怕自己一时失言,得罪答辩的评委,使几年的努力就毁于一旦了。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我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出来,认真做一项自认为有创见的独立研究,怎能不坚决地捍卫?

答辩结束后,先生告诉我:他不出手,就是为了训练我,不仅学术论证严密,而且让别人能听懂,不误解,还要能够说服评委。先生要求,别人的质疑,你都需要虚心听取;你可以据理反驳,补充阐明自己的研究,但语气上似乎应该客气一点。你对某一问题做过深入研究,自己构造出一套理论与模型,评委他们在短时间里一时不能理解,在所难免。评委的曲解,不理解,误解是常有的事情。无论如何,你都需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心平气和地说服别人,这也是一种基本训练与教养。

结果,评委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同时,我也承认我写作表述的偏激与冲动。当先生握住我的手,祝贺通过答辩的时候,我如释负重,以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的考验都再也没有那样紧张过。因为有这样的答辩还有什么不能对付?答辩就是经历一场自我摧毁与重建的修行,并由此获得心智的成长。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我活着走出了答辩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423-1343573.html

上一篇:探幽采撷思想精华
下一篇:鼎力支持著书立说
收藏 IP: 180.111.228.*| 热度|

12 史晓雷 陈南晖 郭战胜 何应林 谢钢 晏成和 郑永军 武夷山 王安良 宁利中 檀成龙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