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保证数学理论的确定性和无矛盾性,在同一数学思维过程中必须要遵循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同一律。如果用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去代替原有概念进行假设、推理或证明,就会违反同一律,出现“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破坏数学理论的逻辑完备性和客观真理性,导致得出的结论在逻辑上不能自洽,或与经验事实不符。如果是有意识地、自觉地偷换概念,就是诡辩。
一、研究对象
牛顿《微积分》:确定性运动数量关系。
《随机过程》:随机性运动数量关系。
二、基本概念
牛顿《微积分》:函数。
《随机过程》:样本函数、随机变量。
三、数学抽象
牛顿《微积分》:质点在t时刻的位移x(t)——时间函数。
《随机过程》:质点在t时刻的位移x(t)——样本函数。
四、逻辑错误
牛顿《微积分》:没有保持增量∆x的同一性,用∆x=0偷偷替换∆x≠0,违反同一律,产生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随机过程》:没有保持样本函数x(t)的同一性,用随机变量x(t)偷偷替换样本函数x(t),违反同一律,产生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五、逻辑错误对逻辑完备性和客观真理性的影响
牛顿《微积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改变的是增量∆x,没有改变函数x(t)的内涵与外延,只破坏了《微积分》理论的逻辑完备性,但没有破坏《微积分》理论的客观真理性,《微积分》理论与经验事实相符。
《随机过程》“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直接改变了样本函数x(t)的内涵与外延,无形中将研究对象从单个质点改变为质点集合,即破坏了《随机过程》理论的逻辑完备性,也破坏了《随机过程》理论的客观真理性。《随机过程》理论不仅在逻辑上不能自洽,而且与《物理学》实验结果不符,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提供了错误的理论、方法及工具。
六、逻辑错误对数学创新发展的影响
牛顿《微积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引发了一场持续150多年的“第二次数学危机”,英国大主教贝克莱(Berkeley)强烈批评牛顿《微积分》是“分明的诡辩”,《微积分》理论险被推翻。但是,牛顿《微积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却促成了极限理论的诞生和分析理论的完善,在推动数学取得突破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机过程》“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即将引发了一场持续多年的数学危机,《随机过程》教科书知识体系将发生重大范式转换,使人类对随机现象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引发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革命。
表1 牛顿《微积分》与《随机过程》“偷换概念”逻辑错误对比
参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0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