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关于教学工作的一点感慨
从美国回来,到解除隔离,大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
2020年,只给本科生上了两个星期、8个学时的课。
课程名称《精细高分子材料》,上课的班级是应用化学本科毕业班之一。
这门课是开卷考试,我负责简答题部分(共7个小题)的评分。
今天判完试卷,有一点感慨。
这种专业课的开卷考试,懂的人都懂:
前面的5个小题基本是送分题,很容易直接找到答案。
后面的两个小题相对难一点,需要一些分析和归纳能力,考察一下学生对这门课相关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
当然,相关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在讲课的时候都是反复强调过的,甚至都在黑板上板书过。只是没有在复习资料中给出现成的答案而已。
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后面两道题的平均分/总分分别是37.04%和40.00%
得分良好率:15.56%和20.00%
单题零分率:20.00%和22.22%
双题零分率:11.11%
说是意料之外,有两个原因:
这是一门新课,自己扎扎实实备了课;在讲课的时候,课堂效果也不错,没有学生反映听不懂或跟不上;
私下以为,经过了2020年上半年的网上授课,学生们对于面对面授课会珍视一点,学习效果应该比以往会好一些。
事实证明:我对形势的估计,有点过于理想主义了。
说是情理之中,回想一下,这不过是近年来本科教学过程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因为出国的原因,我离开讲台的时间有点久,少见多怪而已。
这一届的学生,既没有我期待中的那么优秀,也没有比往届更差,新常态罢了。
仅就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而言,十年来本科教育大抵都是如此:
20%左右可以达到良好以上水平;20%左右不具备基本专业知识;其中一半(10%左右),从专业培养角度来看,已经无药可救;
平均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稳步而坚定地下滑ing……
其实,这不是仅仅从一门专业课程的考试得到的结论,而是很长一段时间观察、思考和讨论的结果。
中国的发展需要更多高层次的人才,然而,目前的教育模式下,能够培养的高级人才已经接近理论极限。
从我接触到的学生(也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和亲友的孩子)来看:
目前的教育模式下,按照现有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凡是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基本都可以做到;至少最近十年,我没有再听说过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上学的情况。
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相当的比例(不低于30%)对自己的专业完全没有兴趣;对于这部分学生,最大的纠结是既学不进去,又不愿放弃。
自制力好一点的,能坚持到毕业,然后改变人生的道路;差一点的,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多起学生跳楼等极端案例,都能找到这方面的原因。
02 教育的初心:脚下有根,眼里有光
2021年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对我最有感触一句话是:教育的本质是让人脚下有根,眼里有光。
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奇心,这就是他们眼中的光。
眼中有光的人,才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在”眼里的光“的指引下,如果资源允许,一个人就可以学会解决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这就是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脚下的根“。
学校和教师,就是整个过程所需资源的一部分。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通过参与做事来学习知识和技能,与现在的教育模式有几点不同:
学到”活“的知识。
我们常说,课堂上教过的知识,学生毕业三年内就把80%以上都还给老师了。
实际情况可能更不乐观。
大三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点,到了大四专业课上进行提问,全班能够基本正确回答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学习过程,大概也差不多: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经历了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才会真的理解很多知识点;反复经历这种过程,才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乐趣的学习不觉得辛苦。
学习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乐在其中的人,才不会觉得特别艰难。
那些通宵开黑、玩游戏直到出现腱鞘炎的人,在旁观者看来也是极辛苦的,只是当局者并不觉得罢了。
比较的目标是自己,心态容易平衡。
人们学习做事的过程,眼睛是向内的,更愿意和自己比较。
通常,只要”get“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开心的,而不会太在意自己是不是第一个学会的;只要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能力获得了提升,即使事情并不顺利,或者结局并不完美,也更容易接受。
教育的初心,不应该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帮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我们为了培养学生”脚下的根“,而熄灭了他们”眼里的光“,到最后,可能很多人会变成“三和大神”和”丧文化“一族:既没有生长出脚下的根,也失去了眼里的光。
也许,可以做点努力和尝试,重新点燃一些学生眼中的光。
03 创新创业:一种教育模式的试验
若要点亮别人眼里的光,则需我们自己眼里先有光。
走过2020,看淡了许多事;走进2021,想做点不一样的事。
作为一个专业课教师,最容易想到的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可惜的是,那些已经丧失了对本专业好奇心的学生,对于这些”高大上“的科研项目根本不感冒,其他的就更谈不上了。
还是罗振宇跨年演讲中九渡河小学的例子,他们最好的教育项目是做豆腐、做灯笼的、养蜜蜂这些农家谋生的日常活动。
只有这些接地气的事情,才会让小学生有兴趣、有能力真正参与进来。
然后,才可能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各种“活的”知识。
反思之余,我也给自己的创新创业试验确定了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应该是我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先点亮自己眼里的光
其次,参加的门槛不能太高——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贡献者
最后,真的做完一件事——不计较功利,只重视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加,能够让自己眼前一亮、发自内心想要去完成的事情已经不多了。
还好,至少找到了一件:做一款好酒,为自己,也为别人。
这将会是一款有新都特色的酒,也将会是一项完全从化学视角对酒进行认知和研究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它完全符合我对创新创业试验的期待:
首先,我是爱酒之人。
多年来,在冬日夜晚小酌两杯,差不多是唯一坚持下来的嗜好。
遵从内心对酒的理解和直觉,结合多年来化学配方研究的专业训练,我所调合出的特色酒至少已经做到了愉悦自己和惊艳他人。
一直以来,这不过是我的业余爱好而已;
有生之年,有机会把爱好变成一项正式的创新创业试验,把直觉变成科研项目,不亦快哉!
其次, 这是一项参与门槛很低,但是值得深入研究和长期投入的事业起点。
这是一个任何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与的项目:
如我一般,把酒当作爱好和品位,当然没有问题;事实上,任何对酒不反感、不排斥的人都可以参加这个试验项目的策划和研发工作。
欢迎对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有兴趣的人 ,对“化学知识” 如何在白酒制造中“应用”好奇的人 。
也期待对自媒体内容生产及营销有兴趣的人 ,对项目的策划及组织管理有兴趣的人。
最后,立一个Flag:将会把这件事完整的做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
按照创新创业计划,我将会在2021年完成产品的策划、研发、初产和营销工作。
我以为,对于酒和化学,自己都算得上是专家水平,因此,完成这件事不存在无法克服的技术障碍。
项目执行所必须的基本资源也不是问题。
在四川这样一个白酒生产第一大省,当我准备把未来15-20年的酒钱(5千-1万/年)拿出来作为启动经费的时候,我相信做出一、两千斤好酒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至于我最不熟悉的营销领域,在目前阶段并没那么重要。
享受做事的过程、探讨不同的教育模式才是这个创新创业项目的真正目的。
至于那些将会生产出来的”小众“酒,我一点也不担心它们的“命运”。
它们可以成为别人酒桌的佳酿,也可以是自己未来日常啜饮的老酒,甚至可以是传之子孙的遗产。
2021,新的一年,疫情之下,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不亦乐乎!
能够邀请到同样有兴趣的人,共同做点事情,幸甚幸甚!
欢迎留言联络、探讨。
这个系列后面应该还有两篇,我将会继续聊一聊我对中国白酒江湖的认知和一个”化学人“对酒的理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