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提升期刊表现:可视化摘要带来新启示

已有 1370 次阅读 2024-9-19 18:4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作者:Andrew M Ibrahim

编者注:

本文简要介绍了可视化摘要的兴起及其在研究传播中的重要性。作者总结了可视化摘要的设计原则、推广经验及对期刊传播策略的启示,强调了高质量内容和设计支持在提高文章影响力中的关键作用。

科学期刊正面临着吸引高质量文章、策划文章和确保文章传播方面的巨大压力。在期刊尝试新策略以优化自身表现的过程中,如加快处理流程、在线出版、开放获取、视频摘要、透明评审、出预印本、同步发布、投资社交媒体等,可视化摘要为期刊和编辑们提供了若干经验教训,使他们即将开展的工作更为有效。

期刊长期以来一直使用图像来吸引读者关注文章。例如,中心插图是为文章创建的视觉入口,提供了一个总结性的关键图像。

同样,图形摘要也为研究文章提供了视觉概括。可视化摘要是笔者在2016年进行的一种后续开发,它为研究论文的可视化概括带来了显著特征:

· 可复制的模板化布局,量身定制的研究设计和结果

· 剪影式的实体图标

· 使用单色背景搭配黑色文本

Figure 1. Visual abstract templates and examples. Examples provided by Andrew M Ibrahim MD, MSc; templates from initial visual abstract prototyping and subsequent application.

这些模板自2016年开源以来,已被100多家期刊和机构采用,展示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期刊中。虽然各期刊添加了品牌风格,但普遍遵循相同的模板布局。可视化摘要不仅美观,多项前瞻性随机试验也表明其传播效果优于文本或其他图片。例如,可视化摘要使文章阅读量增加了近三倍。虽然关于可视化摘要的讨论已相当广泛(包括在学术研究传播外更广泛的应用,如直接临床护理),但它也为期刊编辑提供了许多启示,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点。

  • 好创意应该共享

  • 可视化摘要代表了一种新颖的研究传播策略,最新版本已扩展至50多页,由12名作者共同编写。毫无疑问,如果仅靠笔者一人的话,其他人所描述的几项创新(例如,切尔西-哈里斯博士的 “方法栏”)大概率不会被发现。

  •  期刊需关注设计支持

  • 当可视化摘要流行后,期刊普遍要求作者提交可视化摘要,但许多作者缺乏设计感,导致设计质量参差不齐。最近一项研究评估了采用可视化摘要的25家学术期刊,发现其设计质量差异显著。因此,笔者们呼吁期刊为作者提供设计支持,避免强制要求。

  • 质量把控至关重要

一些期刊开始设立可视化摘要编辑职位,聘请内部设计师,确保可视化摘要的质量。这种投入带来了三大好处:增加编辑委员会多样性、确保最低质量标准以及减少作者的抵触情绪。尽管许多作者自学了可视化摘要的制作技巧,期刊仍需要提供指导和审核流程,以保证可视化摘要与文章内容的一致性。

  • 优秀内容无可替代

可视化摘要能提升文章的传播效果,但无法替代优秀的写作。如果文章写作质量差,缺乏严谨性,即使有可视化摘要也无法弥补。因此,成功传播的基础仍是写作出色、严谨的研究文章。

  • 明确目标需求

可视化摘要之所以成功,源于它满足了现代读者的需求。首先,读者注意力持续时间更短,更倾向于视觉化的内容。可视化摘要可以在不到10秒内传达关键信息,而传统文字摘要则需要约75秒。其次,可视化摘要能够在如今信息过载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以简洁、清晰的形式吸引读者。此外,可视化摘要还能作为研究者展示其工作的“现成幻灯片”,满足读者的日常需求。

  • 受众比预期更广

可视化摘要超出了传统学术界的受众群体,广泛传播至非英语地区和媒体,帮助研究者与更广泛的受众交流。其简洁的形式使记者和媒体能够快速了解研究内容,从而推动了研究文章在主流媒体中的传播。可视化摘要很可能会持续发展,为期刊提供有效的研究传播策略。更重要的是,它的成功为期刊如何利用未来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框架和经验。

参考文献:

https://www.csescienceeditor.org/article/improving-the-performance-of-research-journals/

翻译整理:Wend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451807.html

上一篇:垃圾内容泛滥: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科学出版
下一篇:NISO 发布《关于撤稿、删稿和表达关切(CREC)的传达规范建议》
收藏 IP: 117.81.7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