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Zoonoses 最新文章:寨卡病毒的传播、起源、致病机制、动物模型和诊断方法

已有 3789 次阅读 2021-12-10 15:13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Zoonoses 最新文章

Zika Virus Overview: Transmission, Origin, Pathogenesis, Animal Model and Diagnosis

寨卡病毒的传播、起源、致病机制、动物模型和诊断方法

作者:Dallas Vue和Qiyi Tang教授

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一种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感染孕妇后会导致胎儿先天性神经发育缺陷和新生儿严重的小头畸形(俗称“小头症”),感染成人后导致格林-巴利综合症。2015年,南美地区暴发的寨卡病毒流行造成超过150万人感染,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寨卡病毒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获批上市。

2021年12月7日,《Zoonoses》发表了美国霍华德大学医学院唐七义教授撰写的综述文章 “Zika Virus Overview: Transmission, Origin, Pathogenesis, Animal Model and Diagnosis”,系统性回顾了寨卡病毒的传播、起源和致病机制,总结现有寨卡病毒动物模型和诊断方法。

1947年,英国科学家在非洲乌干达发现并鉴定寨卡病毒。此后,南亚、东南亚、南美和北美出现寨卡病毒暴发流行(图1)。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蚊虫叮咬、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等。埃及伊蚊是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宿主(中间储主)。寨卡病毒能够在伊蚊的上皮细胞内复制,并在其血液和唾液内循环,通过交叉叮咬的方式实现广泛传播。寨卡病毒能够感染睾丸并存在于精液内,是目前已知的蚊媒病毒中唯一能够在哺乳类宿主中通过性接触方式传播的。寨卡病毒母婴传播主要通过垂直传播和母乳传播两种形式实现,是造成新生儿”小头症”的主要原因。Ⅰ型干扰素通路是宿主防御寨卡病毒的关键,若被阻断,将增加寨卡病毒突破胎盘屏障的概率。寨卡病毒感染免疫健全成年小鼠后迅速激活Ⅰ型干扰素通路主导的先天免疫应答,病毒迅速被清除。因此,A129/AG129等具备Ⅰ型干扰素通路上下游基因敲除的免疫缺陷小鼠常常被用于寨卡病毒和致病研究。

近期研究显示,寨卡病毒能够在先天免疫应答功能发育不成熟的新生免疫健全小鼠中建立感染,并可能导致心脏损伤和猝死。

此外,恒河猴等非人灵长类动物也能够支持寨卡病毒感染。由于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精准的临床诊断对于判断寨卡病毒感染状态和及时开展对症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寨卡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MAC-ELISA、RT-PCR以及空斑中和实验(PRNT)等方法,受实验设施、检测时长、试剂储存和熟练操作人员的限制较大。因此,发展针对寨卡病毒的便携式即时检测方法(point-of-care testing, POCT)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研究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动物模型和诊断方法对于明确寨卡病毒的危害性、科学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以及预防治疗新生儿”小头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个人简介

Qiyi Tang教授

Qiyi Tang教授现为美国霍华德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终身教授,1997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获得病毒学与免疫学系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新泽西医学院和Wistar研究所接受博士后训练,随后正式入职Wistar研究所。在Wistar研究所工作期间,曾在ND10之父、著名科学家Gerd Maul教授指导下开展ND10与DNA病毒相互作用研究。Tang教授主要从事病毒与宿主互作及病毒感染致病机制研究。主持R01等课题10余项,在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Vir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本篇中文述评来自Zoonoses 青委,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袁伦志博士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ZOONOSES-2021-0001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316017.html

上一篇:【科普】化学领域有哪些知名的学术期刊杂志?
下一篇:别错过报名截止日期,2022年SSP第44届年会明年6月举行!
收藏 IP: 114.219.2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