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陆续收到的审稿邀请中都有特别说明:你愿意公开姓名和同行评议意见吗?
依然处在旧石器时代的我,已然发现当今国际出版业不仅仅进入了开放获取(Open access)时代,更是进入了开放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年代。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日渐普及和开放获取期刊数量的与日俱增,各位看官对开放获取了解得已经比较透彻,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开放同行评议。
为何要开展同行评议?
一句话解释:因为同行评议是保证科学研究质量和完整性的核心环节,是推动期刊学术质量的基石。而同行评议制度的公信力依赖于良好的学术环境与公正的科学家。目前,国际期刊出版界采取的同行评审方式有单盲、双盲、开放同行评审等形式,还有F1000Res推出的发表后同行评审。虽然评审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其用意都是在验证科学并确保研究发表后具有国际影响力。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同行评议都是客观、公平、公正的。但是,因为是匿名评审,所以不能排除一些不公平甚至是恶意的同行评议。
“任何一篇论文,接受只需要一个理由;而拒绝,可以找一万个理由。”在一个本来就不大的学术圈子里,同行评议专家可以通过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基于既往研究的了解判断出论文作者;而事实上,目前至少有一半期刊并没有做到双盲同行评议。同一领域的竞争、既往的纠纷甚至国别偏见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同行评议专家的判断和决定。这些同行评议专家就像一个匿名法官,在幕后做出裁定,而作者几乎没有机会为自己申辩。即使偶尔有提出申诉(Appeal),多数会被拒绝。而开放同行评议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同行评议过程中的不透明等弊端。
开放同行评议是开放科学(Open science)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开放同行评议人身份、开放同行评议报告和开放参与评审3种模式。
目前,PLOS、BioMed Central、Frontiers、PeerJ、F1000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EMBO等组织、出版社和期刊都启动了开放同行评议行动。BMC infectious Diseases将同行评议人姓名和单位、同行评议报告、作者回复等全部信息在论文接受发表后,全部在网上公布,整个同行评议过程和期刊发表过程极其透明。
相较于传统同行评议,开放同行评审有诸多好处,如:
出版同行评审历史展示了一部分科学幕后工作,有助于验证科学论点。
同行评审历史可以揭示重要的观点和决策,为读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
有助于将同行评审过程作为一种学术成果,认可评审专家的劳动成果。
同行评审历史可以作为教学和向公众科普同行评审材料。
同行评审历史可供机读,方便深入分析和讨论。
那开放同行评议只有利,就没有弊了吗?因为透明化的评议机制,着实会让人紧张。
在阿旺看来,首先同行评议专家第一个会紧张。再也不能躲在匿名这扇暗门的背后,不能随便找个理由把别人稿件拒掉;认真审稿太费时间,存在电脑上常用和稀泥式审稿意见模版也不能用了;更不能大胆地塞几篇自己的论文让作者引用……
期刊主编、副主编、编辑、专栏编辑甚至编委也会紧张。再也不能随便根据一个人的同行评议意见就随便给出裁定了。想要这篇文章判松一些,那篇判紧一些,怕是不太好操作了;有争议的稿件不敢轻易做决定啊,得吃吃透每个审稿意见,并且尽量多搜集几份审稿意见做背书。
编辑与审稿人都紧张、更加认真、更加细致了,那作者岂不是应该高兴?别急,愿意给你审稿的人少了。稿件送到了你的以往合作者、导师、同门及关系比较好的小同行时,他们应当回避,送到与你有竞争关系的小同行时,conflict of interest,还是得回避。编委们满世界找审稿人,且还想着多收集几份意见做背书呢。
OpenAIRE(欧洲开放获取基础设施研究)在2017年5月2日发布了一项题为“开放同行评议”的调查结果。该调查表明,在3062名被访者中,88.2%的调查对象支持开放同行评议,76.2%的调查对象曾经有作为编辑、作者或审稿人的开放同行评议经历。
但也有人认为,开放同行评议模式并非最公平的评价机制,因为“它阻止了同行评议专家完全坦白”。
你会选择公开你的同行评议报告或者公开你作为稿件评阅人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