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海外媒体“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报道,一项针对学术研究人员的在线调查,要求参与者对过去一周看到或读到的研究报告和其他研究成果的可信度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显示, 37%的人认为其中只有一半或更少的研究是可信的。
Cavan Images / Alamy
25%的人表示,夸大的调查结果、细节的缺乏以及结论的唐突使得这些研究结果不可信。“总有人想蒙蔽你的眼睛。在你自己的领域里,这很容易被发现,但是遇到与你不太熟悉的细分学科时,就不那么确定了。” 英国的一位材料科学家告诉调查人员。
其他影响可信度的因素包括:缺乏严格的同行评审、方法论问题比如研究设计缺陷和不可重复性或缺乏可适性和同行评审过程中的偏见,资助基金的来源和发表论文的压力。
这项调查是Elsevier与来自英国的Sense About Science公司合作进行。2019年5月,他们对来自世界各地的3133名研究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平均而言,科学家每周花在检索研究论文上的时间略多于4个小时,花在阅读研究论文上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研究人员平均每周阅读五到六篇文章,认为其中一半是有用的。
当被问及普通大众对研究结果的信心时,49%的受访者表示,媒体、政策制定者或公众讨论对研究结果的误读是一个大问题。41%的人表示,越来越多的低质量研究是一个大问题,而33%的人表示,研究人员或他们的所在机构故意歪曲研究结果是一个主要问题。28%的受访者表示,公众可获得的信息太多。
也许有人要问,大家对科研产出都存疑,本项调研结果凭什么就一定是可信的呢?
这里放出爱思唯尔今年开展的另一份调研,关注了“科研人员究竟花了多少时间来搜集和阅读论文”的问题。
针对搜索和发现活动的调研:
参考文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