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rong07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rong0718

博文

披荆斩棘的唐朝考生《罗隐:十上不第》(3)

已有 961 次阅读 2024-5-25 21:4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罗隐的诗作中,有一首题为《省试秋风生桂枝》,省试,即隶属于尚书省的礼部举办的进士考试。无从查找这是哪一年的考试题目,只从内容来看,应该是屡次落第后的某次考试的考场诗,所以有一种秋夜的凄凉、悲酸的祈望:

凉吹从何起,中宵景象清。漫随云叶动,高傍桂枝生。

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远吹斜汉转,低拂白榆轻。

寥泬工夫大,乾坤岁序更。因悲远归客,长望一枝荣。

秋日的凉风不知从何处吹来,夜色已深,景象清寒。夜空中的云彩与高处的树叶随风而动,桂枝仿佛生在那夜空之中,高不可攀。四望空阔,无边无垠,夜风萧萧,秋声瑟瑟。遥远夜空里的银河,似乎被秋风吹得缓缓转动,屋檐下的白榆树则似乎要被秋风吹得飘然而飞。那空虚寂静的夜空,似有无限奥妙;这天地之间,正在节气变更。怅望遥想的远行客,悲从中来,长久地凝视着那高高的桂枝,不知道何时才能够蟾宫折桂、衣锦还乡。

《全唐诗》里还收录了一首无名氏的《秋风生桂枝》,这一卷收录的大多是考场诗,这一首的标题里虽然没有“省试”二字,大概率也是考场诗,而不是考场外的仿写诗:

寒桂秋风动,萧萧自一枝。方将击林变,不假舞松移。

散翠幽花落,摇青密叶离。哀猿惊助褭,花露滴争垂。

遗韵连波聚,流音万木随。常闻小山里,逋客最先知。

寒凉的秋风吹拂着那傲然独放的一枝桂花。这一枝寒桂,气势凌人,似乎正要迎击秋风劲吹如欲进袭的树林,哪怕松树都被吹得在风中乱舞,它也屹然不惧。秋风中,花瓣轻落,幽香阵阵,青青桂叶摇曳飘飞。山林里猿啼凄厉,夜色中清露争坠。露水滴在水面,波纹荡漾,猿声传遍山林,与秋声一样悠长。《招隐士·淮南小山赋》以“桂树丛生兮山之幽”一句开篇,那些山间隐士、异乡旅人,能够最早领会到这萧瑟秋风中的一枝丹桂的真意。

两首诗对比一下,这位无名氏的考场诗,很显然有一种不同于罗隐的凌厉锐气,写景状物意境开阔、遒劲有力,结尾一句,又引经据典提升全篇。

 

罗隐还有两首诗,分别写考前和考后的情形,应该也是多次落第后的某次考试时所作。

一首是《逼试投所知》:

桃在仙翁旧苑傍,暖烟轻霭扑人香。十年此地频偷眼,二月春风最断肠。

曾恨梦中无好事,也知囊里有仙方。寻思仙骨终难得,始与回头问玉皇。

那一枝仙桃,种在仙翁的旧日禁苑之旁,烟霭轻暖,香气扑人。来往长安十年,每次经过此地,都要艳羡地偷偷张望,因为从未攀得仙桃,每到二月放榜之日,只能独自在春风里悲伤,如欲断肠。哪怕在梦里,也怨恨未能遇到好事,明明知道仙翁的行囊中就有仙方,却无从得到。回头寻思,成仙终究太难了,不如去问问玉皇,还有何路可登仙途。

唐人常以“成名”、“成仙”指代考中进士。但是仙途渺渺,攀登无望。

罗隐这是失败太多次后,还没开始考,就焦虑沮丧起来,临开考了,才急着投诗拜谒,希望得到有力的推荐。临阵抱佛脚,不管灵不灵,先有个心理安慰吧。

很典型的考前综合症。

另一首是《出试后投所知》:

此日蓬壶两日程,当时消息甚分明。桃须曼倩催方熟,橘待洪崖遣始行。

岛外音书应有意,眼前尘土渐无情。莫教更似山西鼠,啮破愁肠恨一生。

  关在考场里两天,一出场就迫不及待地再次投诗拜谒。仙桃要成熟,需得东方曼倩(东方朔)一力催促;仙橘虽可采,也得先等到洪崖仙师的差遣。我以为,你的回复应该是有意相助吧,但看着眼前的尘土,又觉得你似无相助之意。还请你伸出怜悯之手,莫要让我像山西的老鼠那样,在焦虑中啃噬自己的愁肠,苦恨一生。

唔,这个有考完后急切对答案估分数的即视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5606-1435605.html

上一篇:披荆斩棘的唐朝考生《罗隐:十上不第》(2)
下一篇:披荆斩棘的唐朝考生《罗隐:十上不第》(4)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3 张晓良 尤明庆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