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本人是很欣赏儒家思想的,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朴素思想(还没有被统治阶级利用)。先秦儒家讲“君子以修身为本”,如何修身?要通过“格物致知”来提升自我。为什么要“格物致知和修身”呢?是为了一个理想——自由。君子落落大方的形象就是自由最好的代言了。
世人有千万种理想欲望,做理论的人总是希望用一个概念来概括这千万种表象,我的概括便是自由。不自由有千万种表象。君王大多希望长生不老,因为有限的生命限制了他的自由;穷人都想要金山银山,因为贫困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土豪又喜欢附庸风雅,因为无知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中国传统的三大哲学流派佛、道、儒莫不都是以“自由”为最高理想,只是它们的说法略有不同。佛家说的是“自在”,道家说的是“逍遥”,儒家说的是“中和”。至于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崇高的理想,恐怕各家有各家的法门。不过窃以为佛、道之“悟”与“玄”太过虚无缥缈,其讲的“自在”和“逍遥”也太有些形而上了,其预设的这种“自在”和“逍遥”的理想自由状态可能是不存在的。而西方教所信仰的上帝,大家都喜欢称其“万能”,此处的万能也是自由,是对绝对自由的一种很好的诠释。
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有人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万能的上帝能否制造一块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想想‘万能’和‘绝对自由’吧。
儒家讲求通过“格物致知”以达到“中和”的境界。学习自然科学的我的理解是:观察、学习、掌握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并加以运用,最终达到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和谐自如、落落大方的“中和”的境界。不违背自然运行的规律,这样就能够乐天知命、因势利导、挥洒自如,这便是自由。
广义地说,中国的读书人莫不都是儒学的传人。这些知识分子有一种温文尔雅、不卑不亢、大义凛然的君子气质,他们懂得“过犹不及”、“刚柔并济”、“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他们修习品性、崇尚高雅、心怀天下。本来这样浩然正气的君子形象应该成为世界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道风景,如今华夏文化势微,险些难以立足世界民族之林,实在让人感到惋惜!
中国知识分子讲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合乎自然而不突兀的品性,这句虽出在《老子》,但和《中庸》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和”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千年之前孔圣就曾说过“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果然直至千年之后的今天还是鲜有人能把握“中和”之道。
中庸难以把握的原因孔圣也指了出来“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后人谨记了这个告诫,却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即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了“夫唯不争”中的“不争”,而不去争取不求主动不愿积极导致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给人一种“被动”的感觉。然而这绝不是“中和”的本质,用现在哲学的概念来讲,“中和”应该是一种“度”的概念,它追求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境界,即该主动时主动,该放弃时放弃,自由洒脱。“君子中庸”、洞察天机,主动的时机到来,他会比任何人都主动,因为他明白这时正是主动的时机;放弃的时机来到,他们比任何人放弃地都决绝,因为他们知晓天命如此,放不下只能徒增悲伤。
“中和”即进退随天机而动,首先就是要明晓天机——自然的运行规律。
2017/03/07
于南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