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人相轻在国内学界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国外是否有?不大清楚。
文人相轻现象在社会科学界存在,在自然科学界也相当普遍。根据我的日常观察,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随意贬低他人的学术水平。自己的研究成果,敝帚自珍,“瘌痢头儿子自己的好”,别人的成果不屑一顾,用放大镜去发现其中的缺点,至于其中的优点,对不起,没看见。对他人的评价,经常听到的是“此人的水平不怎么样”;
——无视国内同行的学术成果。可以连篇累牍地引述外国人的工作,至于国内同行的相关工作则视而不见,只字不提;要对小同行的工作由衷地夸上几句,没门!
——学术评审中时常有失公允。一旦有评审的机会,对于小圈子内人士的工作,不好的也好;对于“圈外人士”的工作,好的也不好,可谓“一叶障目”。
如此等等。
我老在想,文人相轻之风从何而来?在春秋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好像不大有文人相轻的现象,那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派多多,争辩激烈,似乎没见到对于持不同见解者恶语相向、刻意贬损的情况。是否如此,为何如此,这里求证于文科人士。
有一年我在香港,收看凤凰卫视中余秋雨的关于我国科举制度的系列节目,似乎有所感悟。余秋雨说,自打科举制度全面推行之后,“考状元”成了通向仕途的“独木桥”,中标率之低,远甚于现在的高考,“状元及第”成了众多文人(特别是下层文人)追求的目标(当然也有视功名如粪土的雅士,但那是少数),每次乡试、殿试,状元只有一个,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因此,文人相轻之风大兴,至今势头不减(以上不是余秋雨的原话,意思大致没有走样)。
因此,我体会到,文人相轻风之盛行,有文人个性方面的原因,更有其大环境方面的原因。应该说,现今的人才录用机制比科举时代要好得多了,但是,竞争中尚不能做到完全公平、公正,“千军万马上独木桥”的现象依然存在。
大环境的改变尚费时日。现在我们怎么办?跟着文人相轻吗?似乎不妥。我们还是应该做正直的学者,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赞扬别人的工作,努力公平地评审别人的成果,……。如果人人都能这样,世风会逐渐好转。我们不能指望文人相轻现象一朝一夕之内销声匿迹,自己往好的方向走,终究不会吃亏。
我这么说,会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到了我这个岁数,可以无所顾忌地“冷眼看世界”,但是,从心底里希望新一代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人人成为堂堂正正的学者,虽说做起来很难。
不知博友们有何高见?
写于2012年5月19日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